《延安大学校史》
作者 | 王云风主编 编者 |
---|---|
出版 |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12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195935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3045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章 延安大学的创建(1938—1941)14
第一节 延安干部高等教育的勃兴14
一 全国大批爱国知识分子涌向延安14
二 延安干部高等教育的兴起18
第二节 三大院校合并 延安大学成立20
一 陕北公学20
二 中国女子大学28
三 泽东青年干部学校32
四 延安大学的成立35
第二章 初创时期的延安大学(1941.9—1942.2)40
第一节 延安干部高等教育的新纪元40
一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其理论基础40
二 《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42
第二节 延大向新型正规化的方向发展46
一 院系设置与组织机构47
二 办学方针与培养目标47
三 学制与课程、教材与教员49
四 教学与学术活动50
五 民主管理52
六 活跃的文体生活53
第三节 第一任校长——吴玉章55
第三章 整风时期的延安大学(1942.2——1943.4)65
第一节 结合实际开展整风运动65
一 整风运动的开展68
二 整顿三风70
第二节 整风运动中的审干83
一 学校的合并与调整83
二 审干运动89
三 教育改革后的实践活动99
第三节 响应党的号召,投入大生产运动104
一 一面学习,一面生产105
二 在劳动的日子里106
三 劳动熔炉育新人111
第四章 实现正规化教育的延安大学(1943.4—1945.8)115
第一节 组织机构和行政体制115
一 延安大学在整风运动中的调整与教学概况115
二 延大、行政学院合并118
三 行政体制121
四 组织机构123
五 教员与学员126
六 鲁艺、自然科学院、行政学院的历史沿革131
第二节 教育方针与教学制度141
一 教育方针141
二 学制与课程设置142
三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148
四 考试制度151
五 教材、图书、经费、仪器设备、校舍设备154
第三节 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159
一 自然科学院的情况161
二 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情况164
三 行政学院的情况169
第四节 有益的社会活动和文体活动170
一 社会活动170
二 文体活动181
第五节 政治思想教育与民主管理183
一 政治思想教育183
二 民主管理191
三 第二任校长——周扬195
第六节 小结198
第五章 抗战胜利后的延安大学(1945.8——1948.10)202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延安大学的变迁和教育活动202
一 鲁艺、自然科学院、行政学院奉命东调202
二 适应形势需要,提出新的办学方针206
三 组织机构与民主管理208
四 教员、学员及教学活动210
五 社会实践活动及文娱活动214
六 第三任校长——江隆基218
第二节 转战陕甘晋,实施战时教育223
一 战备教育和战时教育方案的制定223
二 战时的行军生活与学习226
三 吴家湾扩校和“三查”整风运动231
四 千里救灾运粮235
五 参加土地改革运动238
第三节 光复延安后的恢复工作240
一 恢复教学秩序和《延大改进意见》的制定240
二 军训、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246
第六章 迎接全国解放的延安大学(1948.10—1949.7)249
第一节 制定建校新方针,恢复新型正规教育249
一 四系的建立与发展249
二 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255
三 教员、学员及教学活动255
四 研究室及其活动263
五 民主自由、朝气蓬勃的新生活264
第二节 延安大学分校267
一 分校的建立及其发展267
二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270
三 分校学生来源及其特点273
四 卓有成效的思想改造277
第三节 党团组织与校长负责制282
一 党的组织系统及其活动282
二 青年团的组织系统及其活动288
三 校长负责制与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291
四 第四任校长——李敷仁294
第四节 延安大学附属单位301
一 延安大学附属中学301
二 延安大学的生产单位308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延安大学(1958.9——1993.12)311
第一节 重建和初步发展时期(1958.9——1966.5)311
一 延安大学的恢复重建311
二 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及组织机构312
三 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314
四 中央领导对延大的关怀及外事活动318
第二节 十年动乱时期(1966.5——1976.10)322
一 教学、工作秩序遭受严重破坏323
二 停办、合并、隶属关系的多变及校党委的恢复326
三 在艰难曲折的环境中,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327
第三节 拨乱反正,走向健康发展的时期(1976.10——1988.9)329
一 揭批“四人帮”,落实知识分子政策329
二 确立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建立正常的工作、教学秩序331
三 专业发展、师资建设和科研工作337
四 思想政治工作340
五 基本建设和办学条件的改善343
六 上级领导及老校友的关怀鼓励345
七 开始建立国际间校际关系350
第四节 全面发展与繁荣时期(1988.9——1993.12)351
一 承前启后的历史盛会351
二 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重点扶持355
三 制订事业发展规划,实施重点工程360
四 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368
五 教学、科研成绩斐然,师资队伍发生新变化369
六 党建工作和学校领导任职情况376
七 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系统化379
八 方兴未艾,再展宏图381
附录1388
附录2398
编后记410
1994《延安大学校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云风主编 1994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延安《解放日报》史
- 1998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从延安到北京北京育才学校校史资料选
- 1983 北京育才学校
-
- 延安大生产运动
- 1986.8 文物出版社
-
- 别延安
- 1955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从延安到北京 北京育才学校校史资料选
- 1983 北京育才学校
-
- 延安一月
- 1946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延安人
- 1984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当代河南的科技事业 1949-1990
- 1994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 延安求学记
- 1959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延边大学校史大事记 1949.4-1985.12
- 1987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
- 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
- 1986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
-
- 延安史话
- 1988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延安抗大
- 1985 北京:文物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