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精华》求取 ⇩

序 张岱年1

前言 刘培育1

题记 刘延寿1

·天道篇·1

一、引言1

(一)天人之学1

(二)天道之论4

二、天地本根论5

(一)天5

1.天者,诸神之君7

2.“制天命而用之”9

3.“天者,群物之祖”11

4.天人“交相胜”,“还相用”13

5.“天者,理也”15

(二)气19

1.“精气生物”20

2.“浩然之气”21

3.“通天下一气”22

4.元气“生物”23

5.元气“自然”24

6.元气本体24

7.元气“自动”25

8.“太虚即气”26

9.元气实体27

(三)物29

1.“和实生物”30

3.“合和”生物33

2.“物也者,大共名也”33

4.物本体无35

5.物“不真空”36

6.“物无孤立之理”37

7.“物犹理也”38

8.“物者,事也”39

(四)心41

1.“心之官则思”42

2.“虚者,心斋也”43

3.以“无”为心44

4.“三千在一念心”45

5.心“在天地前”47

7.“吾心即是宇宙”48

6.“心是理,理是心”48

8.心是“天地万物之主”49

三、天道本根论51

(一)道器51

1.“形上谓道”,“形下谓器”52

2.“器体道用”,“道体器用”53

3.“道器一体”,“道器统一”56

(二)有无59

1.“有生于无”60

2.“无生于有”61

3.“以无为本”62

4.“有无不二”64

5.有无“通一”65

6.有无“统一”67

7.“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69

(三)理气71

1.理本体论72

2.气本体论74

(四)体用77

1.“内体”“外用”78

2.体用“相即”78

3.即体即用80

4.“体用一源”81

5.体用“统一”84

四、天道属性论86

(一)阴阳86

1.阴阳的“失序”与“和谐”87

2.“一阴一阳之谓道”89

3.阴阳“生化”成物90

4.阴阳的“相交”与“相感”93

5.阴阳的“中和”与“主导”94

6.阴阳“实体”与“自动”95

(二)动静97

1.主静98

2.主动101

3.“自动”103

4.动静“互涵”104

5.动静“合一”105

6.“动动”与“静动”106

(三)变化108

1.“先化后变”与“先变后化”109

2.变“言其著”,化“言其渐”110

3.化为“渐化”,变为“顿变”111

4.变“自我变”,化“物自化”112

1.“一物两体”114

(四)二一114

2.“一分为二”116

3.“合二而一”118

4.“分一为二”与“合二以一”119

五、结语121

(一)天道本根论的类型121

(二)天道论的特点122

(三)天道论的成就与缺陷127

1.天道论的成就与意义127

2.天道论的缺陷与不足132

·知识篇·133

一、引言133

(一)“名非天造,必从其实”138

二、名与实138

(二)“名足以指实”,言可以“尽意”143

(三)“循于旧名”与“作于新名”147

三、心与物149

(一)“心处其道,九窍循理”150

(二)“心之官则思”153

(三)“心有征知”154

(四)“心弗论不得”157

(五)“人本无心,因物有心”158

(六)“心官至灵”159

(七)“物待我先”,“思有独效”161

(八)“理在事中,心通其则”163

四、格物致知164

(一)“惟格物可以尽理”165

(二)“穷理多端”,读书为要166

(三)“积习既多,脱然自有贯通处”167

(五)“合心与理而为一”170

(六)格致相济,学思兼功171

(七)“即物以穷理,惟质测为得之”172

(八)“物格而后知至”174

五、“见闻之知”与“心之征知”175

(一)“为学日益,闻道日损”175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76

(三)“三表法”177

(四)“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178

(五)“天官之知”与“心之征知”179

(六)“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180

(七)“不徒耳目,必开心意”181

(八)见闻、穷理、尽性182

(九)“自外入以成其内”与“自内出以成其外”184

(十)“内外相须”,“思见相会”186

(十一)“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188

(十二)感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189

六、知与行191

(一)“不行而知”192

(二)“行重于知”194

1.“知之不若行之”194

2.“言必责其用,行必求其功”195

(四)“格物穷理,可以类推”196

3.“行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196

4.“只向习行上做工夫”197

(三)知先行后198

1.“识在行之先”199

2.“论先后,知为先”201

(四)“知行合一”202

(五)“行先知后”204

1.“行而后知”204

2.知来自“习行”205

(六)“知行相资”206

1.知行“常相须”,“互相发”206

2.“知行相资以为用”208

七、结语210

·名辩篇·213

一、引言213

二、名223

(一)名、指、称224

1.“实立而名从”224

2.“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225

3.“名必有所分”225

4.名与指226

5.名与称226

(二)所为有名227

(三)审分229

1.“偏有偏无有”230

2.达、类、私231

3.共名与别名231

4.形貌之名与非形貌之名232

5.兼名与单名233

1.“白马非马”236

(四)从“白马非马”说起236

2.“号凡而略,名详而目”237

3.“推而共之”与“推而别之”238

(五)正名239

1.“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239

2.“制名枢要”241

3.“名逐物而迁”243

(六)“名实相悖”之谬误244

1.重名、过名、非名244

2.“三惑”说245

3.“离谓”说249

三、辞250

1.“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251

(一)辞、言、意251

2.“所谓”与“所以谓”252

3.辞与言253

4.辞与意254

(二)辞之种种255

1.尽与或256

2.小故与大故256

3.必与不必258

4.且与已259

5.“兼爱相若”260

(三)彼、此及其它261

1.“彼”与“此”261

2.“牛”与“马”等262

(四)辞之当263

3.“言者以谕意”264

2.辞实相符264

1.辞意相合264

(五)誖辞265

1.“以言为尽誖,誖”265

2.“非诽者,誖”266

3.“学无益,誖”266

4.“知知之否之足用也,誖”267

(六)若干辩题268

1.惠施的“历物之意”268

2.辩者的若干辩题269

四、说270

(一)“方不彰,说也”271

(二)“圣人何以不可欺”273

(三)推类274

1.明类275

2.同类相推,“异类不比”276

3.“类可推而不可必推”277

(四)辟278

1.“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278

2.“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280

3.“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281

4.“不知譬喻,则无以推明事”282

5.“比不应事,未可谓谕”283

6.“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284

7.“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285

8.小结287

(五)效与侔288

1.效288

2.侔290

1.援295

(六)援与推295

2.推296

(七)“以类度类”297

(八)“一节见而百节知”299

1.止299

2.“得事之所由”302

(九)连珠304

(十)“自下面做上去”与“自上面做下来”307

1.“自下面做上去”307

2.“自上面做下来”308

(十一)说之谬误309

1.“行而异,转而危,远而失,流而离本”310

2.“有所至而正”311

3.“多方,殊类,异故”315

4.对“类不可必推”的探索317

五、辩320

(一)辩、说、论321

1.“辩,争攸也”321

2.“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323

3.“论说辩然否”323

4.“分别事类而明处”323

5.“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而通之”324

6.“弥伦群言,而研精一理”325

(二)理辩与辞辩326

(三)“正真是”与“疾虚妄”328

(四)“八材”330

(五)“五诺”331

1.“辞以故生”332

(六)“三物”332

2.“辞以理长”333

3.“辞以类行”334

(七)“矛盾之说”334

(八)辩的具体要求339

1.“说而不难,莫知其由”339

2.“通意后对”339

3.贵有“效验”341

4.“当先求自然之理”344

5.“秦赵相让”的启示344

6.“偏是之议”,不能为是345

7.忌“气构”、“妄构”346

8.“辩言必约”,“理足而止”346

六、名辩史论348

9.“疾徐应节,不犯礼教”348

(一)对先秦名辩思想演变的描述349

(二)对先秦名辩论争的总结350

(三)研究名辩史的任务和方法352

七、结语354

·伦理篇·359

一、引言359

二、人性论379

(一)“天命之谓性”380

1.“性相近,习相远”382

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383

(二)人性善恶论384

1.性善论384

2.性恶论386

3.“性三品”说及其他387

(三)人性自然论388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88

2.“寄之人事,本在乎天”389

(四)人性二元论390

1.“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391

2.理性“至善”,而才气有“善”与“不善”392

(五)性气一元论392

1.“盈天地间止有气质之性”393

2.“非气质无以为性”394

3.欲、情、知,“血气心知之自然也”395

三、道义论396

(一)“五典”与“五伦”397

1.“仁者爱人”399

(二)仁与义399

2.“君子义以为上”400

3.“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401

4.“仁之法在爱人,义之法在正我”402

(三)“三纲”“五常”403

1.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04

2.批评“三纲”诸说408

3.“仁、义、礼、智、信”409

(四)无为411

1.“无为而无不为”411

2.“坐忘而至善”413

(五)兼爱414

1.“爱无差等”414

2.“兼以易别”415

3.“交相利”416

四、修道论418

(一)修身为本419

1.“天地之性人为贵”420

2.“心不得义不能乐”421

3.“善政”不如“善教”423

(二)极高明而道中庸424

1.“尽心”、“知性”、“知天”424

2.“引而不发”、“深造自得”426

3.士、君子、圣人427

(三)环境说428

1.“君子居必择乡”429

3.“必待师法然后正”430

2.“无友不如己者”430

4.“衣食足则知荣辱”431

(四)道问学433

1.“博学”433

2.“格物致知”434

3.“主敬”说436

(五)尊德性438

1.“诚意”、“正心”438

2.“致良知”439

(六)习行说443

五、结语448

·美学篇·461

一、引言461

中国古典美学发展概要461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461

(二)魏晋至唐中叶时期464

(三)唐中叶至明中叶时期466

(四)明中叶至戊戍变法时期468

二、美和艺术471

(一)礼乐说471

(二)中和之美说472

(三)文质说477

(四)文气说479

(五)文道说484

(六)自然说486

(七)形神论488

1.绘画美学领域中的形神论491

2.诗文美学领域中的形神论494

(八)虚实论497

1.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虚实转化问题498

2.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虚实相生问题500

3.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心态虚静问题502

(九)意象说503

(十)意境论510

1.意境论与中国古代道、玄、释哲学思想510

2.由唐至明清之际,诗画等门类艺术中有关意与境、思与境、情与景关系的讨论514

3.明清时期意境范畴的出现和运用516

(十一)境界说518

(十二)尽美尽善说521

(十三)善信美大圣神人格美六层次说522

(十四)气韵生动论523

1.气韵概念的孕育和产生524

2.谢赫“气韵生动”命题在美学史上的价值526

3.谢赫之后气韵概念的运用和发展527

(十五)芙蓉出水与错采镂金说529

(十六)阳刚阴柔说532

(十七)风格论540

1.艺术风格与艺术家自身条件这一主观因素的关系541

2.艺术风格与艺术家所处社会环境这一客观因素的关系542

3.众体共存,不主一格547

三、审美和创作550

(一)言志与缘情说550

1.诗言志说550

2.诗缘情说552

3.言志说与缘情说的贯通554

(二)比德说555

(五)神思说555

1.有称运用该手法创作之诗必具美刺讽谕特征者558

(三)比兴说558

2.有称比兴为融情意和物象于一体以创造艺术意象的艺术构思方式者559

3.有称比兴为运用该手法创作诗歌而有回味无尽审美效果者559

(四)言(象)意论561

(六)情理论569

1.情理论的发展脉络570

2.情理论的基本特点573

(七)滋味说579

(八)妙悟说582

(九)一画论583

(十)不似之似说588

(十一)法度论589

(十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594

(十三)逸神妙能四品说598

1.“妙”599

2.“神”600

3.“逸”601

四、结语605

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特征605

(一)强调美与善的统一607

(二)强调情与理的统一610

(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612

(四)强调无限与有限的统一,但偏重于无限615

(五)肯定认知与直觉的统一,但偏重于直觉619

·宗教篇·628

一、引言628

二、中国思想家们的宗教观629

(一)论天命629

1.“天命可知”630

2.“制天命而用之”631

3.天“与地同”632

(二)论鬼神632

1.“敬鬼神而远之”633

2.“无鬼神”634

3.“神道设教”638

4.鬼神迷信根源论639

(三)论佛教和道教641

1.“神灭论”641

2.释民“不知天命”、“妄意天性”643

3.“无有不生,生无不死”644

三、中国佛教哲学646

(一)佛教初传“三论”646

1.“不真空”论647

2.“因果报应”论649

3.“神不灭”论650

(二)“佛性”说和“顿悟”说652

1.“佛性”说652

2.“顿悟”说653

(三)天台宗的哲学思想653

1.“一念三千”说654

2.“三谛圆融”说655

3.“止观”论656

4.“无情有性”说658

(四)华严宗的哲学思想660

1.“一真法界观”660

2.“六相圆融”说662

1.“心外无理,理外无心”664

(五)禅宗的哲学思想664

2.“无相为体”665

3.“见性成佛”说667

4.禅宗的反传统作风668

四、中国道教哲学669

(一)道之“名为神”669

(二)宇宙生成论671

1.“混元”诸说671

2.创世纪说673

(三)“三十六天”说675

(四)长生不老说677

(五)善恶承负论678

(六)小结680

五、结语684

1992《中国古代哲学精华》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培育主编;王成儒等著 1992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