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包裹体研究实践指南》
作者 | (英)谢佛德(Shepherd,T.J.)等著;张恩世等译 编者 |
---|---|
出版 |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54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250449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8765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流体包裹体的性质、产状和地质意义1
1-1 引言1
1-1-1 产状和分布1
1-1-2 单个晶体中包裹体的分布和丰度2
1-1-3 矿物中包裹体的存在形式3
1-1-4 包裹体的形态3
1-2 共生分类3
1-3 索尔比在均匀和不均匀捕获方面的早期研究工作5
1-4 流体包裹体组成的变化7
1-5-1 总体渗漏8
1-5 作为地质流体代表部分的流体包裹体8
1-5-2 扩散渗漏9
1-5-3 代表性捕获9
1-6 捕获后的变化10
1-6-1 包裹体壁的再平衡和“颈缩”(卡脖子)10
1-6-2 热梯度下包裹体的移动11
1-7 流体包裹体的地质意义11
1-7-1 流体的成分11
1-7-2 地质温度计和地质压力计11
1-7-3 流体流动的方式11
1-7-6 其他方面的应用12
1-7-4 找矿勘探工作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12
1-7-5 石油勘探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12
1-8 小结13
第二章 显微镜鉴定的样品选择和制备14
2-1 引言14
2-2 研究所用之物质的选择14
2-2-1 热液矿脉14
2-2-4 沉积岩15
2-3-1 制备15
2-3 颗粒载片15
2-2-3 中—高级变质岩15
2-2-2 火成岩15
2-3-2 浸油16
2-3-3 颗粒的操作16
2-4 用于光学研究的解理碎片法17
2-5-1 步骤Ⅰ:切片和研磨17
2-5-2 步骤Ⅱ:抛光18
2-5-3 步骤Ⅲ:反面粘胶18
2-5-4 难以加工样品的处理19
2-5-5 样品的保存20
2-5-6 流体包裹体薄片制备的基本要求概述20
3-2 光学鉴定的要求22
第三章 光学鉴定22
3-1 引言22
3-3 流体包裹体的识别和定位23
3-4 包裹体中相的识别24
3-4-1 子矿物24
3-4-2 压缩气体27
3-4-3 碳氢化合物液体29
3-4-4 玻璃质30
3-5 颈缩(卡脖子)、泄漏和自然爆裂的识别30
3-5-1 不均匀捕获和亚稳态问题32
3-6 光学研究后的包裹体分类32
3-7 单个流体包裹体中的相比率33
3-7-1 充填度(F)及两相(L+V)水溶液包裹体总体密度的计算33
3-7-2 三相(L+V+S)水溶液包裹体盐度和总体密度的计算34
3-7-3 相比例的估算34
3-8 其他显微镜技术35
3-8-1 在显微镜下打开包裹体35
3-8-2 紫外(UV)显微技术37
3-8-3 红外(IR)显微技术38
3-8-4 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38
3-9 光学鉴定观察结果概述38
4-2-1 两相(L+V)水溶液包裹体中液-气相的均一作用39
4-1 引言39
第四章 测温分析的基本原理39
4-2 加热39
4-2-2 子矿物的溶解42
4-2-3 不混溶的H2O-CO2液体的均一作用42
4-3 冷冻44
4-3-1 H2O-盐水溶液体系45
4-3-2 非水溶液CO2-CH4-N2体系46
4-3-3 混合的H2O-盐-CO2体系47
5-1-2 Chaixmeca两用台49
5-1-1 引言49
5-1 有效性49
第五章 冷-热两用台49
5-1-3 Linkam TH600两用台51
5-1-4 Reynolds两用台52
5-1-5 其他问题52
5-2 安装与校准53
5-2-1 加热53
5-2-2 冷冻53
5-2-3 可供选择的致冷剂和设备54
5-2-4 两用台的校准55
6-1 引言59
6-2 冷冻59
第六章 测温分析的实践问题59
6-2-1 H2O-盐溶液包裹体60
6-2-2 非水溶液CO2-CH4-N2包裹体72
6-2-3 混合的H2O-NaCl-CO2包裹体76
6-3 加热79
6-3-1 液-气均一作用79
6-3-2 子矿物的溶解81
6-3-3 H2O-CO2包裹体的均一作用86
7-2-2 测试数据和表达方式92
7-2-1 准确性和精度92
7-2 单个包裹体测定结果评价92
7-1 引言92
第七章 测温数据的表示和解释92
7-3 尽可能全面的测定93
7-4 数据的表达方式94
7-5 数据的解释95
7-5-1 离散群组的识别95
7-5-2 连续变化96
7-5-3 关于沸腾、液体不混溶性和含石盐包裹体的进一步思考98
7-6 压力和捕获条件的估算99
7-6-1 根据流体包裹体资料计算流体压力的方法99
7-6-2 捕获深度的估算102
第八章 流体包裹体化学分析的理论问题104
8-1 引言104
8-2 破碎-浸出法106
8-2-1 引言106
8-2-2 阳离子分析107
8-2-3 阴离子分析108
8-2-4 其他方法108
8-3 挥发组分——总体分析109
8-5-2 X射线衍射112
8-5-1 引言112
8-5 固体相鉴定的X射线法112
8-4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CP)-热爆裂连接法112
8-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113
8-5-4 其他固体相113
8-6 单个包裹体的显微分析113
8-6-1 引言113
8-6-2 激光激发拉曼光谱法113
8-6-3 激光束消融115
8-6-4 其他方法115
8-7 中子活化分析116
8-8 同位素分析116
9-1 引言118
第九章 流体包裹体化学分析的实践问题118
9-2 无挥发组分样品的破碎-淋滤分析119
9-2-1 样品选择119
9-2-2 样品制备119
9-2-3 分析121
9-2-4 结果124
9-3 非挥发组分的爆裂和分析127
9-3-1 引言127
9-3-2 样品选择127
9-3-3 样品制备127
9-3-4 分析128
9-4-1 样品选择129
9-3-5 结果129
9-4 挥发组分的分析129
9-4-2 样品制备130
9-4-3 分析130
9-4-4 获得的数据133
9-5 稳定同位素分析133
9-5-1 样品选择133
9-5-2 样品制备133
9-5-3 分析134
9-5-4 结果135
9-6-1 样品制备136
9-6 扫描电镜和固相分析136
9-6-2 仪器操作137
2-5 测温分析所需抛光片的制备137
9-6-3 解释138
第十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发展趋势140
10-1 地壳中流体作用的重要性140
10-2 方法学的发展140
10-2-1 单个包裹体的分析140
10-4 应用前景141
10-4-2 沉积盆地中的流体及其成岩作用141
10-4-1 深部地壳作用141
10-3 关于流体的PVTX性质的理论研究141
10-2-2 几种包裹体组合的总体分析141
10-4-3 碳氢化合物及矿产的勘探142
10-4-4 构造学方面的问题142
10-5 结束语142
附录Ⅰ 提供制备流体包裹体光片所需的各种设备和消耗器材的某些英国厂商143
附录Ⅱ 两相包裹体中充填度(F)的标准示意图144
附录Ⅲ 光学仪器和冷-热两用台的主要制造者/供应厂商146
附录Ⅳ 冷-热两用台温度校正材料的某些供应厂商147
附录Ⅴ 用于常规破碎-淋滤分析的材料和设备147
参考文献148
1990《流体包裹体研究实践指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英)谢佛德(Shepherd,T.J.)等著;张恩世等译 199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多媒体实用指南
- 1996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流体实验
- 1983 徐氏基金会
-
- 矿产专辑 6 矽卡岩·包裹体
- 198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实践指南
- 1998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 多媒体实用指南
- 1994 北京:学苑出版社
-
- 流体包裹体在岩石学和矿床学中的应用
- 198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家用电脑多媒体
- 1997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40Ar-39Ar年代学与流体包裹体定年
- 1997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
- 1999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1995 辽宁出版社
-
- 矿物包裹体 地球化学
- 1981 河北地质学院
-
- 会计与审计研究实践指南
- 1994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团办实体指南
- 1992 北京:朝华出版社
-
- 北京高校群体工作研究与实践
- 199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