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求取 ⇩

一、中国“地质百慕大”——一个特殊的松潘—甘孜造山带1

第一章 概论1

二、研究思路及主要进展2

三、分工与鸣谢6

第二章 松潘—甘孜造山带的板块体制及“双向”变形构造体制7

一、古板块体制7

(一)古特提斯洋盆8

(二)冈瓦纳北界及羌塘—昌都地块的归属8

(三)几个板块的作用?9

二、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12

(一)造山带西部碰撞结合带15

(二)造山带主体15

三、“双向”造山极性及“双向”变形构造体制16

(三)造山带前陆16

第三章 造山带主体——“滑脱型”山链:高温深层韧性滑脱构造18

一、基本结构及特征18

二、滑脱-逆冲构造岩片19

(一)摩天岭逆冲-滑脱岩片19

(二)丹巴—汶川弧形滑脱-逆冲叠置岩片23

(三)木里弧形滑脱-逆冲叠置岩片25

(四)被动陆缘三叠系复理石楔岩片28

三、深层高温韧性滑脱构造30

(一)高温面理及线理30

(二)高温“A”型流动褶皱32

(三)剪切应变及运动学判断35

(四)与高温滑脱有关的动热变质作用35

(五)滑脱前缘的逆冲作用41

(六)滑脱后缘(根部)的同构造花岗岩及动态局部熔融45

(七)高温组构动力学47

(八)高温滑脱构造的显微变形机制48

(九)高温滑脱的动热物理化学52

第四章 西部碰撞结合带——古特提斯俯冲体系53

一、概述53

二、古特提斯俯冲杂岩53

(一)蛇绿混杂岩带——洋壳存在的证据53

(二)混杂堆积及俯冲作用58

(三)俯冲带的变质作用59

三、义敦岛弧带62

(一)岛弧岩浆建造序列62

(二)岛弧带的变形构造63

(三)岛弧的变质作用64

四、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楔65

(一)主动大陆边缘三叠纪沉积建造序列65

(二)增生楔的组成及变形66

五、中咱推覆体68

(一)推覆体的组成68

(二)推覆体的构造变形特征69

第五章 前陆薄皮逆冲楔及前陆盆地73

一、概述73

二、龙门山前陆逆冲-推覆构造及前陆盆地73

(一)龙门山深部岩石圈断面及前陆逆冲薄皮结构73

(二)龙门山前陆推覆体的组成74

(五)龙门山前陆盆地及前陆逆冲事件时限83

(四)平衡剖面的计算83

(三)龙门山前陆推覆体的类型及扩展序列83

(六)龙门山前陆逆冲楔形成的运动学——应力场定量分析84

三、盐源前陆逆冲-推覆构造及前陆盆地87

第六章 造山过程的“双向”收缩作用102

一、造山极性与收缩作用102

(一)山链造型、造山极性与收缩作用102

(二)“单向”收缩及“双向”收缩103

二、松潘—甘孜造山带典型地区的“双向收缩”应变分析104

(一)造山带西部三江地区收缩应变104

(二)造山带西部碰撞结合带的收缩应变106

(三)造山带主体的收缩应变107

(四)丹巴—汶川弧形构造带的收缩应变109

四、一种新的造山带褶皱类型——“西康式”褶皱及双向收缩作用111

三、松潘—甘孜造山带“双向”收缩应变的基本特征111

(一)“西康式”褶皱特征112

(二)“西康式”褶皱的变形机制113

(三)“西康式”褶皱的形成及双向收缩作用115

第七章 造山后期的伸展作用——热隆伸展及滞后伸展117

一、热隆伸展构造117

(一)浅层次热隆构造——“雅江热隆田”117

(二)深层次热隆构造——“丹巴热隆田”127

二、滞后伸展构造131

(一)后龙门山(灌县西)汶川韧性正剪切带131

(二)后龙门山(宝兴西)雅斯德变质体逆冲后缘的韧性正剪切带133

(三)康定杂岩逆冲推覆体后缘的滞后伸展134

二、鲜水河大型韧性平移剪切带137

一、概述137

第八章 造山过程的平移构造137

(一)折多山—贡嘎山的5条横剖面138

(二)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的剪切应变141

(三)鲜水河剪切带南段糜棱岩带142

(四)同构造“平移型”花岗岩142

(五)鲜水河韧性平移剪切带的组构动力学145

(六)鲜水河断裂带的脆性应变及应力场分析147

(七)鲜水河平移剪切带的类型及形成151

三、大渡河韧性平移剪切带154

四、岷江平移断层157

五、金沙江(中段)平移构造161

六、澜沧江(北段)韧性平移剪切带164

七、怒江(中段)平移构造167

八、平移剪切带的基本特征169

第九章 造山带的形成——“俯冲动力学”及“碰撞-会聚动力学”的讨论170

一、“俯冲动力学”问题170

二、韧性剪切带及板块动力学172

(一)大型韧性剪切带的厘定及类型172

(二)动力学意义174

三、“滑脱型”山链的特殊类型及“构造-热”模式175

四、收缩应变与伸展应变176

五、新特提斯造山事件及高原隆升机制178

(一)新特提斯阶段的构造事件178

(二)高原隆升及岩石圈缩短机制179

结语183

参考文献184

图版说明及图版189

1992《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许志琴,侯立玮,王宗秀等著 1992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