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作者 | 宋镇照著 编者 |
---|---|
出版 |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参考页数 | 720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78957111420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86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1章导论:社会学之本质1
第一节 社会学之缘起2
一、从历史面来加以解剖3
二、从知识面的认识论来看4
第二节 何谓社会学5
一、社会与社会学5
二、社会学的基本假设7
三、社会学的研究向度与性质8
四、社会学观点11
五、社会学的想像13
六、社会学三角形14
第三节 社会学与其他科学16
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16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18
三、社会学与常识21
四、对社会学的误解23
第四节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24
一、社会学是科学的研究吗?24
二、社会学研究之困境与限制27
三、社会学家的伦理28
四、社会学之实用性29
五、如何学习社会学?30
自我评量32
参考资料33
第2章社会学理论35
第一节 何谓理论35
第二节 古典社会学理论37
一、孔德:社会学之父38
二、史宾赛:社会有机论41
三、涂尔干:正统社会学的创始者44
四、马克斯:阶级斗争50
五、韦伯:社会行动与理性化54
六、齐穆尔:形式社会学59
第三节 当代社会学理论:四大理论61
一、结构功能理论:整合与均衡61
二、冲突理论:阶级与权力65
三、交换理论:交换与理性68
四、形象互动:观点与互动71
自我评量77
参考资料78
第3章社会学方法论81
第一节 何谓社会研究?82
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步骤86
一、科学性的研究过程与步骤87
二、研究策略89
三、社会研究的步骤91
四、撰写论文的格式95
第三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97
一、社会调查法97
二、观察法100
三、实验法103
四、档案探究法104
五、内容分析法106
第四节 机率与抽样107
一、机率概念107
二、母体与样本108
自我评量113
参考资料114
第4章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117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分析层次118
一、微观分析层次118
二、宏观分析层次123
第二节 社会关系124
一、何谓社会关系?125
二、社会互动关系的形式125
三、社会关系的型态128
第三节 社会互动128
一、何谓社会互动?128
二、印象管理/经营131
三、社会网络132
四、社会互动的面相133
五、社会互动的动力134
六、互动过程与阶段135
第四节 社会结构137
一、何谓社会结构?137
二、社会结构的影像138
第五节 社会角色和互动141
一、何谓社会角色?141
二、角色特征142
三、角色与印象管理143
四、角色行使144
五、角色冲突与紧张146
六、角色与情境定义149
自我评量151
参考资料152
第5章文化与个人155
第一节 何谓文化?155
一、文化的定义156
二、文化是社会互动的产物158
三、文化是个人第二本性158
四、文化的特性159
五、理想文化与实际文化160
第二节 文化的要素与功能161
一、文化的要素161
二、文化的功能165
第三节 文化的类型与变异168
一、文化普遍性168
二、文化相对性169
三、文化中心论171
四、主体(优势)文化172
五、次文化172
六、反抗文化174
七、文化震荡175
八、文化决定论178
九、文化类型178
第四节 文化的结构与内涵179
一、由小而大的分析179
二、由大而小的分析181
三、文化基础与遗产182
四、文化失调182
五、决定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183
自我评量187
参考资料188
第6章个人与社会化191
第一节 社会化:先天与后天192
一、何谓社会化?192
二、无社会化之案例192
三、人类需要社会化的原因197
第二节 自我与人格200
一、人格200
二、自我概念203
第三节 社会化理论205
一、顾里的镜中之我说205
二、米德的自我意识发展206
三、佛洛伊德的性意识与自我发展理论209
四、艾利克森的自我认同危机论211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14
第四节 社会化的机构:谁在塑造我?216
一、家庭或父母216
二、学校或老师217
三、同辈团体218
四、大众传播媒体219
五、工作场所221
第五节 社会化的类型222
一、主要社会化222
二、预期社会化222
三、再社会化223
自我评量226
参考资料227
第7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229
第一节 偏差行为之特性232
一、何谓偏差行为?232
二、偏差行为的迷思(神话或误解)234
三、偏差行为之前提235
四、传统上之偏差与偏差者之观点236
第二节 偏差行为之类型与功能237
一、偏差行为的类型237
二、偏差行为之正面功能238
三、偏差行为之反面功能241
第三节 偏差行为与标签242
一、何谓标签?242
二、偏差之过程243
第四节 偏差行为的重要理论246
一、生物学的解释246
二、心理学的解释249
三、社会学的解释250
第五节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257
一、偏差行为之社会控制257
二、犯罪行为恶化之原因262
自我评量265
参考资料266
第8章社会团体与动力269
第一节 何谓社会团体?270
一、社会团体之定义270
二、团体、羣体与类属271
三、团体过程与形式272
四、团体的结构与功能273
第二节 社会团体的种类275
一、先赋团体与成就团体275
二、初级团体与次级团体276
三、内团体与外团体277
四、参考团体与同辈团体280
第三节 社会团体的动力与运作282
一、团体人数282
二、社会顺从284
三、领导模式287
四、团体决策290
五、寡头铁律295
六、团体凝聚力296
七、团体关系网络297
自我评量299
参考资料300
第9章社会组织与科层制度303
第一节 社会组织304
一、何谓组织?304
二、组织结构内涵与特性306
三、社会组织的类型307
第二节 科层(官僚)组织309
一、科层组织之意义309
二、科层组织特征310
三、科层组织的弊端与缺陷312
四、科层组织的争论:发展或式微315
第三节 组织结构动力317
一、组织冲突317
二、组织沟通322
三、组织领导324
第四节 社会组织和管理研究观点328
一、古典观点328
二、人际关系观点329
三、结构观点333
自我评量337
参考资料338
第10章性别角色与关系343
第一节 性别差异与角色344
一、何谓性别角色与性别认同344
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346
三、性别角色与社会化349
第二节 性别差异356
一、生物现象差别356
二、心理现象差别357
三、历史现象差别359
四、文化差别361
第三节 两性关系363
一、性别角色与社会分工363
二、性别角色与不平等365
三、性别角色与成就动机370
第四节 两性角色理论371
一、生物学理论371
二、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论373
三、社会学习理论374
四、认知发展理论374
五、社会性阶层理论377
第五节 两性关系与性骚扰380
第六节 同性恋关系385
一、同性恋的定义385
二、同性恋发生的原因387
三、同性恋类型388
自我评量390
参考资料391
第11章婚姻与家庭395
第一节 婚姻与个人396
一、何谓婚姻?396
二、择偶理论399
三、婚姻市场401
四、理性婚姻与婚姻契约405
五、婚姻类型406
六、婚姻解组411
七、乱伦禁忌413
第二节 家庭制度功能与理论414
一、何谓家庭?414
二、家庭的功能416
三、家庭功能之变迁417
四、家庭结构与型态419
五、家庭理论421
第三节 家庭问题425
一、家庭危机与解组425
二、家庭暴力的类型426
三、家庭暴力理论429
四、离婚问题431
第四节 家庭、婚姻与社会433
自我评量437
参考资料438
第12章社会阶层与不平等441
第一节 社会阶层之定义与性质442
一、社会阶层之本质442
二、社会阶层产生之因素444
三、社会阶层之面相445
四、阶层体系的类型449
五、社会阶层之影响450
第二节社会阶层化理论452
一、冲突论452
二、功能论455
三、功能论与冲突论之比较459
第三节阶层研究方法460
一、主观探究法460
二、声望探究法461
三、客观探究法463
四、分析单位464
第四节社会流动464
一、社会流动之意义464
二、社会流动类型465
三、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466
四、社会流动因素与后遗症467
第五节社会不平等469
一、不平等、阶层化与阶级469
二、社会不平等与社会阶层470
三、中产阶级的兴起472
四、社会阶层的贫穷现象与理论473
自我评量477
参考资料478
第13章社会制度与功能481
第一节 社会制度481
一、制度的意义与概念481
二、制度的发展与功能484
第二节 政治制度488
一、政治制度之意义与功能489
二、政治与权力492
三、政治权力分配理论496
第三节 宗教制度498
一、宗教制度之意义498
二、宗教与社会504
三、宗教研究的社会学观点507
第四节 经济制度508
一、经济制度之意义与功能508
二、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511
三、经济与工作休闲513
四、社会经济问题516
五、泰勒主义与福特主义518
第五节 教育制度519
一、教育制度功能519
二、教育与机会520
三、教育问题与对策522
自我评量525
参考资料527
第14章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531
第一节 集体行动的概念532
一、集体行为与集体行动532
二、集体行为的意义532
第二节 集体行动的特征与类型537
一、集体行为的特征537
二、集体行为的条件538
三、集体行为的类型540
第三节 集体行动的理论观点544
一、社会心理面分析544
二、社会结构与面相之分析547
第四节 社会运动550
一、何谓社会运动?550
二、社会运动的形式、结果与方法551
三、社会运动的功能与周期552
第五节 社会运动的理论与原因554
一、社会网络理论554
二、相对剥夺理论555
三、资源动员论558
四、社会运动的理论发展:两大趋势560
自我评量563
参考资料564
第15章人口动力学567
第一节 人口学与人口研究568
一、人口与人口学568
二、生命统计与人口增长569
第二节 人口组合576
一、性比例576
二、年龄组合577
三、婚姻状况582
第三节 人口理论583
一、马尔萨斯人口理论583
二、适度人口理论584
三、人口转型理论585
四、社会文化观点之人口理论586
第四节 人口迁移587
一、人口迁移特征587
二、人口迁移理论589
第五节 人口成长问题与影响591
一、世界与台湾地区人口之成长591
二、人口成长之问题与影响594
第六节 人口政策与检讨596
一、人口政策定义596
二、人口政策订定原则598
自我评量600
参考资料601
第16章都市与乡村社区603
第一节 何谓社区?604
一、社区的定义与特征604
二、社区的类型606
三、乡村社区与都市社区608
第二节 都市社区与生活609
一、都市之兴起与发展609
二、都市生活与现象611
三、都市社会网络613
第三节 都市发展与问题614
一、都市化614
二、过度都市化616
三、首要都市617
四、郊区化618
五、都会区620
第四节 都市社区理论621
一、区位理论621
二、非区位理论625
第五节 乡村社区与生活628
一、乡村社区与发展628
二、乡村社区的特性629
第六节 乡村发展与理论631
一、乡村发展问题631
二、乡村发展与建设之对策633
三、乡村研究理论634
四、乡村与都市之关系636
自我评量639
参考资料640
第17章社会问题643
第一节 社会问题之意义644
一、何谓社会问题?644
二、社会问题之分类647
三、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与处理过程649
四、社会学研究与社会问题651
第二节 社会问题之特性与因素653
一、社会问题之误解653
二、社会问题之特性654
三、社会问题之因素656
第三节 社会问题研究观点658
一、社会病理观点658
二、社会解组观点659
三、标签行为观点660
四、偏差行为观点662
五、价值冲突观点663
六、制度观点664
第四节 目前台湾社会之问题研究665
一、当前台湾严重之社会问题666
二、当前台湾社会问题解决之原则与对策671
自我评量674
参考资料675
第18章社会变迁、发展与现代化679
第一节 社会变迁之意义680
一、社会变迁之概念680
二、社会变迁理论之类型681
第二节 社会变迁之动力与模式683
一、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683
二、小规模与大规模变迁684
三、社会变迁机制与法则685
四、社会变迁的反应688
第三节社会变迁之相关理论689
一、进化论689
二、冲突论691
三、功能论692
四、系统论693
五、社会心理论694
第四节发展、工业化、现代化695
一、发展之意义696
二、工业化之意义697
三、现代化之意义698
四、经济成长之意义699
第五节现代化、依赖与世界体系理论700
一、现代化与发展701
二、依赖和低度发展705
三、现代化和依赖理论之发展708
自我评量713
参考资料714
1997《社会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宋镇照著 1997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社会学
- 1991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社会学
- 1978.05 日本評論社
-
- 社会学
- 1959.03 青木書店
-
- 社会主义社会学
- 神州国光社
-
- 社会学
- 1994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社会学
- 1966 三民书局
-
- 社会学
-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社会学
- 1989 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
-
- 社会学
- 1991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社会学
- 1991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社会主义社会学
- 1991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
- 1985 工人出版社
-
- 社会学
- 1996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中外社会科学名著千种评要 中国哲学
- 1992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社会学
- 1993 合肥:黄山书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