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中国通史 隋·北宋》求取 ⇩

大河东去——隋(518年—618年)4

1、杨坚称帝建隋4

3、杨坚讦民出家6

2、隋文帝颁布均田令6

4、三省六部制的确立8

5、杨坚废除辟署制9

6、隋灭陈统一南北10

7、杨坚改革兵制11

9、隋《开皇律》成12

8、隋灭后梁12

11、隋修订雅乐13

10、隋筑新都大兴城13

14、杨素督造仁寿宫14

13、苏威受诬被免官14

12、隋更铸五铢钱14

15、隋大索貌阅户 施输籍之法15

17、李德林被贬16

16、隋平江南豪族叛乱16

19、隋死罪执行慎重18

18、冼夫人助平岭南18

20、史万岁平定羌人叛乱19

23、杨坚出征高丽20

22、隋代的赋役制度20

21、隋代禁毁纬书20

24、智顗圆寂22

26、杨素因专权遭疏忌23

25、太子杨勇被废23

28、营建东都24

27、杨广弑父24

29、高颎被杀26

28、杨广谋废蜀王26

32、大运河贯通南北28

31、刘焯修成《皇极历》28

30、王通献《太平十二策》28

33、隋炀帝巡游江都30

34、隋置仓窖31

35、科举制度正式确立32

37、日本遣使来华33

36、裴矩撰成《西域图记》33

39、《切韵》35

38、杨玄感在黎阳起兵35

40、隋炀帝三征高丽36

41、隋置西域四郡37

42、薛道衡被杀38

43、《诸病源候论》成书39

45、隋代的佛雕艺术40

44、李密设宴杀翟让40

46、杨广被突厥兵围于雁门42

49、建国门起事43

48、杜伏威智败陈棱43

47、王薄起义爆发43

50、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隋亡44

51、隋朝三大建筑家45

52、隋兴洛仓被克46

54、窦建德大破薛世雄47

53、亭阁式石塔出现47

55、隋代的绘画艺术48

56、世界上第一座大跨度敞肩拱石桥——赵州桥建成49

1、李渊建唐54

巍峨盛世——唐(618年—907年)54

3、薛仁杲降唐55

2、李密降唐55

4、杀李轨唐平河西56

6、秦王世民 洛阳显威 俘窦建德王世充降57

5、李世民大破刘武周57

7、少林寺僧助秦王58

8、刘黑闼起兵反唐59

10、唐颁行户籍法61

9、秦王开馆延士61

11、均田制与租庸调法62

12、唐行开元通宝钱63

13、唐廷厘定官制65

15、玄武门之变66

14、平定江南66

18、李世民建官修史制68

17、岭南酋长归附唐朝68

16、唐太宗裁并州县68

19、李世民增设相位69

20、杨文干兵反庆州70

21、房玄龄、杜如晦拜相71

22、唐代科举制度72

23、玄奘西行求法76

24、李靖破突厥80

25、长孙皇后卒81

27、李世民更改律令82

26、太宋整顿府兵制82

28、贞观之治83

30、李世民颁布《氏族志》84

29、唐律84

32、安西四镇85

31、姚思廉卒85

35、孔颖达撰定《五经正义》86

34、唐置安西都护府86

33、虞世南卒86

36、魏征卒87

37、文城公主入嫁吐蕃90

40、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94

39、欧阳询卒94

38、唐征高丽 劳而无功94

43、唐平定薛延陀96

42、颜师古卒96

41、李世民命画功臣像于凌烟阁96

44、“六条”巡察四方99

45、李世民去世100

48、松外“蛮”内附101

47、王玄策大破中天竺101

46、结骨入朝101

51、高阳公主谋反伏诛102

50、孙思邈著成《备急千金要方》102

49、唐置单于、瀚海都护府102

52、陈硕真起义103

53、《唐律疏仪》撰成104

54、李靖卒105

55、李治册立武则天为皇后106

56、苏定方大破西突厥107

59、唐改氏族志为姓氏录108

58、褚遂良卒108

57、唐置龟兹都督府108

61、武后杀长孙无忌109

60、唐廷禁世族自为婚姻109

62、昭陵六骏110

63、武后垂帘听政113

64、薛仁贵败铁勒于天山114

67、高宗武后封泰山禅社首115

66、刘仁轨击平百济115

65、译《老子》为梵文115

68、“麟德历”颁行117

69、唐军平定高丽 置安东都护府118

70、大非川唐军大败119

71、铨选法颁行120

73、唐改修国史121

72、阎立本卒121

76、太子弘暴毙122

75、唐行“南选法”122

74、诏行“十二条”122

78、王勃卒123

77、初唐四杰123

79、裴行俭智取西突厥124

81、武则天增置右肃政台125

80、裴行俭尽平突厥残部125

84、武后废中宗立睿宗128

83、薛仁贵卒128

82、李善感谏封五岳128

87、徐敬业起兵讨武?131

86、白铁余起事131

85、王方翼平定西突厥131

90、武则天撤防“登闻鼓”和“肺石”132

89、武则天斩杀裴炎132

88、武则天易东都名及官名132

91、武则天宠信僧人怀义136

93、垂拱格式颁行137

92、刘祎之赐死137

96、岭南俚户杀都督138

95、武则天置铜匦受密奏138

94、武则天任用酷吏138

98、魏玄同赐死141

97、诸王起兵欲匡复 武则天大杀宗室141

101、侯思止告密得官142

100、黑齿常之遭诬缢死142

99、武则天受宝加尊号142

103、酷吏周兴流放岭南143

102、武则天改唐为周143

105、颁行《大云经》145

104、狄仁杰拜相145

106、武承嗣罢相146

107、安金藏剖腹救主147

108、杨炯卒148

111、酷吏来俊臣伏诛149

110、天枢铸成149

109、武周讨伐东突厥默啜149

112、武懿宗诬杀名士150

113、九鼎151

114、摩尼教传入中国154

116、营州契丹起事156

115、万国俊滥杀岭南流人156

118、庐陵王复为皇太子157

117、突厥默啜入扰157

122、遣唐使来华159

121、官助病坊159

119、皇嗣李旦改封相王159

120、吐蕃内乱 大将来附159

124、郭元振任凉州都督161

123、狄仁杰谏勿造大佛像161

128、屠禁复开162

127、裴怀古抚定始安獠162

125、武则天初设武举162

126、吐蕃求和162

130、狄仁杰卒164

129、张昌仪卖官164

133、张柬之入相165

132、魏元忠遭贬165

131、突厥入扰165

135、武则天卒167

134、柬之政变 中宗复辟167

138、神秀卒170

137、韦后干政170

136、唐置北庭都护府170

139、《三教珠英》撰成171

141、武三思杀五王173

140、武三思权倾天下173

142、太子起兵诛三思174

143、百骑、千骑、万骑175

144、金城公主和蕃176

145、安乐公主请立己为皇太女177

147、斜封官178

146、韦后鸠夫 临朝摄政178

148、张仁愿筑三受降城179

149、突骑施娑葛被逼叛唐180

150、隆基起兵讨韦氏 相王旦即皇帝位181

151、谯王重福败死182

154、太子隆基监国184

153、始置节度使184

152、睿宗徙“万骑”罢“斜封官184

155、义净卒185

156、乾陵188

157、孙佺袭奚 全军覆灭190

158、李隆基受禅即位193

160、刘知己撰《史通》194

159、法藏卒194

162、姚元之拜相196

161、高力士授官196

164、唐大败吐蕃197

163、太平公主谋逆赐死197

165、唐置十道按察使198

166、慧能卒199

168、造金仙、玉真二观200

167、薛讷败于契丹200

171、姚崇捕蝗201

170、沙汰僧尼禁创佛寺201

169、靺鞨大祚荣为渤海郡王201

172、张孝嵩威震西域203

176、玄宗不私外戚204

175、玄宗始置侍读官204

173、唐设教坊204

174、置陇右节度大使204

178、编校群书205

177、玄宗亲试县令205

181、姚崇罢相宋璟继任206

180、默啜被杀 突厥内乱206

179、重修常平仓法206

184、敕禁恶钱208

183、宋璟请禁遗爱碑208

182、复置营州208

185、宇文融检括逃户209

188、宋璟、苏?罢相211

187、募兵充宿卫211

186、权楚璧西京作乱211

190、水运浑天仪212

189、僧一行测量子午线212

192、玄宗封禅213

191、玄宗置丽正书院213

193、张说上《大衍历》214

196、裴光庭改选法215

195、僚人起事215

194、安西都护杜暹入相215

198、契丹、奚叛降突厥217

197、征讨吐蕃217

201、《大唐开元礼》撰成219

200、唐赐吐蕃所求诗书219

199、高力士谮死王毛仲219

204、唐与吐蕃立分界碑220

203、信安王祎大破奚、契丹220

202、复申僧徒之禁220

205、玄宗亲注《老子》221

207、玄宗赦安禄山222

206、张守珪大破契丹222

209、裴耀卿请行新漕仓法224

208、吐蕃复绝朝贡224

211、张九龄罢相225

210、行和籴法于两畿225

214、追谥孔子为文宣王227

213、李林甫拜相227

212、韩休拜相227

216、唐蕃战事频繁228

215、公主实封加至千户228

218、册南诏皮逻阁为云南王229

217、《唐六典》229

219、盖嘉运平突骑施230

220、唐置十节度、经略使233

221、开元盛世234

222、玄宗册杨太真为贵妃236

224、王忠嗣兼四镇节度使237

223、安禄山兼御史大夫237

228、孟浩然卒238

227、李林甫主管制举无一人及第238

225、张九龄卒238

226、唐初置玄学博士238

230、府兵制大坏240

229、王鉷为京畿采访使240

231、高仙芝平小勃律241

232、王忠嗣遭贬242

235、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245

234、哥舒翰拔吐蕃石堡城245

233、玄宗率百官观左藏245

236、玄宗募兵平叛246

237、鉴真和尚东渡日本250

238、安禄山起兵反唐253

239、南诏起兵254

240、高仙芝兵败怛罗斯256

243、阿布思叛唐257

242、杨国忠拜相257

241、安禄山败于契丹257

244、颜杲卿起兵讨叛259

245、颜真卿起兵讨叛260

247、郭子仪、李光弼连战告捷262

246、李光弼败史思明于常山262

248、潼关失守263

250、孙孝哲陷长安264

249、霓裳羽衣乐舞成264

252、玄宗幸蜀268

251、郭子仪平河东268

254、安禄山大掠长安270

253、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270

256、永王李璘反271

255、房琯兵败陈涛斜271

258、安庆绪杀安禄山272

257、鲁炅坚守南阳以保江汉272

259、唐军收复西京273

261、张巡死守睢阳274

260、唐军收复洛阳274

263、史思明降唐276

262、玄宗返回长安276

264、肃宗大赏平叛功臣278

267、史思明反279

266、王昌龄被害279

265、唐置神武、英武军279

268、宁国公主下嫁回纥280

269、九节度使讨安庆绪281

272、李光弼邙山之败282

271、史思明陷洛阳282

270、史思明称帝282

273、刘展起兵乱江淮283

274、史朝义杀史思明284

276、王维卒286

275、段子璋起兵反286

278、郭子仪晋封汾阳王288

277、元载括江淮288

280、李辅国诛杀张皇后289

279、元载拜相289

282、代宗解除李辅国兵权291

281、刘晏复起理财291

283、回纥举兵援唐292

284、收复东京293

285、李白卒294

286、藩镇割据形成295

287、史朝义败死 安史之乱终296

289、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使297

288、代宗削程元振官爵297

291、李光弼卒300

290、吐蕃侵入长安300

292、仆固怀恩叛唐302

294、郭子仪单骑说回纥305

293、藩镇强横 不服朝命305

296、国子监招生复课306

295、蜀中大乱306

297、元载专权307

300、幽州军乱308

299、吐蕃入扰邠州、灵州308

298、鱼朝恩建章敬寺308

303、阿倍仲麻吕卒于长安309

302、岑参卒309

301、郭子仪悔杀张昙309

304、杜甫卒312

306、回纥和市 满载而归314

305、王翃平定岭南314

307、密宗高僧不空圆寂315

309、李灵曜作乱317

308、田承嗣叛唐317

310、元载被诛318

312、吐蕃频繁入扰319

311、杨绾拜相319

314、李适登基320

313、禁回纥商胡效华服320

316、刘文喜据泾州叛322

315、杨炎奏行两税法322

317、张光晟杀回纥使者323

319、诏借商钱以供军费324

318、李惟岳谋袭父位324

320、河北四镇结盟称王325

321、泾原兵变 朱泚称帝327

323、李希烈叛唐329

322、宦官复典禁军329

325、李怀光降而复叛332

324、颜真卿宣慰李希烈被害332

327、僧怀素卒333

326、李泌谏割安西北庭333

328、崔造奏罢钱谷诸使335

330、李泌败淮西防秋兵336

329、南诏王求归唐336

331、吐蕃劫盟338

333、李泌检括长安胡客339

332、李泌为相保功臣339

334、李泌请募兵屯田京西340

335、德宗以咸安公主妻回纥可汗341

337、李软奴谋反342

336、邠宁军乱342

338、韦皋破吐蕃343

341、安南土人起事344

340、安西、北庭失守344

339、王武俊、李纳争棣州344

342、德宗诏诫禁军守法345

344、宣武军乱346

343、宦官专军政346

345、南诏与唐结盟347

346、昭义军乱348

349、严绶进奉迁官349

348、河东军乱349

347、册渤海王349

352、神策军内乱350

351、张建封奏宫市之弊350

350、宣武节度之争350

354、吴少诚叛351

353、刘逸准平乱351

356、徐、泗、濠军乱352

355、义成监军肆虐352

359、韦皋大破吐蕃354

358、邠宁庆军叛乱354

357、杜佑撰成《通典》354

362、立广陵王淳为皇太子355

361、德宗病卒顺宗继立355

360、李实为京兆尹355

363、宪宗即皇帝位356

365、刘辟兵败被诛357

364、永贞革新失败357

366、罢进奉宫市五坊小儿358

369、宪宗策试贤良方正360

368、镇海节度使李琦反360

367、李吉甫上《元和国计簿》360

371、魏博镇归顺朝廷361

370、沙陀归唐361

372、王承宗抗朝命起兵362

373、义武军乱364

374、并省吏员365

376、韩愈谏迎佛骨366

375、李贺卒366

377、唐廷发兵讨伐李师道367

378、振武军乱368

379、沂州军乱369

381、刺史始领支郡兵马371

380、吴元济反371

383、宪宗暴死 李恒即位372

382、柳宗元卒372

384、牛李党争373

386、唐与吐蕃长庆会盟375

385、刘总弃官为僧375

387、幽州军士哗变376

388、成德军乱377

392、张韶之乱378

391、穆宗死 敬宗立378

389、两税改输实物378

390、牛僧孺拜相378

393、宦官杀敬宗379

394、南诏大掠成都380

396、李德裕镇西川381

395、魏博军乱易帅381

399、进士停试诗赋384

398、卢龙军乱384

397、李同捷为乱384

400、甘露之变385

403、李石辞相387

402、李德裕拜相387

401、李训、郑注杀王守澄387

406、回鹘诸部离散390

405、文宗卒 武宗继位390

404、国子监《石经》成390

407、刘禹锡卒391

409、贾岛卒392

408、仇士良卒392

411、武宗灭佛393

410、昭义事平393

412、白居易卒394

414、杜牧卒396

413、武宗卒 宣宗立396

415、李商隐卒397

418、西州回鹘王国创立399

417、南诏王世隆称帝立国399

416、懿宗即位399

419、柳公权卒400

422、懿宗往法门寺迎佛骨401

421、僖宗即位401

420、桂州戍兵起义401

423、王玠雕印《金刚经》403

424、王仙芝、黄巢起兵山东404

426、李克用复助唐407

425、李国昌父子叛唐407

429、僖宗奔凤翔408

428、秦宗权寇掠邻道408

427、李克用表讼朱全忠408

432、征讨李克用411

431、昭宗即位411

430、朱玫奉煴李称帝411

434、董昌称帝412

433、李克用进兵长安412

435、李茂贞攻长安414

438、宦官囚禁昭宗415

437、长安宫阙重新修葺415

436、韩建胁帝散亲兵415

440、昭宗还长安416

439、昭宗复位416

441、朱全忠迫帝迁都417

444、皮日休作《三羞诗》420

443、朱全忠弑昭宗420

442、朱全忠进爵梁王420

中原问鼎——五代十国(907年—960年)421

446、耶律阿保机为契丹主421

445、衰帝禅位 全忠篡唐421

2、钱镠建吴越国426

1、朱全忠代唐称帝建(后)梁426

3、王建称帝建前蜀427

4、晋王李存勖大破梁军429

6、朱全忠子友珪弑父即位430

5、五代的兵制430

8、卢龙内讧431

7、刘岩称帝南汉立431

10、吴越大兴水利432

9、(后)梁、晋大战于胡柳陂432

11、杨隆演建吴433

13、毋乙、董乙起兵反(后)梁434

12、吴败吴越于无锡434

14、李存勖称帝建(后)唐436

16、魏博、邢、沦等州兵变李嗣源嗣位振朝纲437

15、词的兴盛437

17、(后)唐灭(后)梁438

19、王延钧建闽国439

18、高季兴建南平国439

22、石敬瑭割地建(后)晋442

21、蒋承勋出使日本442

20、后蜀政权确立442

24、徐知诰称帝建南唐444

23、五代帝陵的建筑艺术特色444

26、三镇拒命叛(后)汉445

25、楚君病逝 马希广嗣位445

28、刘知远称帝建(后)汉446

27、刘崇晋阳称帝建北汉446

29、郭威起兵反(后)汉447

30、郭威黄袍加身(后)周政权建立448

32、南唐举兵灭楚449

31、(后)周革除旧弊449

34、(后)周施行计亩税牛皮制450

33、行书大家杨凝式与其书作《韭花帖》450

36、郭威令停废营田除租牛课451

35、南唐设科举451

37、(后)周《九经》版成452

39、郭威罢枢密使王峻官453

38、郭威亲祀孔子453

40、郭威病逝(郭)柴荣即位454

42、(后)周北汉高平之战 北汉兵大败455

41、柴荣简选禁军455

43、五朝元老长乐老冯道去世458

44、王朴献平边之策459

47、(后)周扩建开封外城460

46、柴荣掀起抑佛运动460

45、“儿皇帝”刘钧即位460

48、(后)周疏浚河渠 以通漕运461

49、湖南兵变(后)周将王逵败死462

50、异彩纷呈的人物画466

52、《花间集》成467

51、花鸟画黄徐两大流派467

53、(后)周取秦、成、阶、凤四州469

54、柴荣三次亲征南唐 南唐去帝号称臣470

56、柴荣率军亲攻契丹473

55、柴荣敕立监采铜铸钱473

58、李谷修固河堤474

57、柴荣下令均定田租474

59、南北山水画四大家475

1、陈桥兵变赵匡胤建宋482

东京梦华——北宋(960年—1127年)482

2、治四渠通漕运484

5、宋代枢密院486

4、废宰相坐议政事制486

3、立更戍法486

6、赵匡胤杯酒释兵权487

8、初设转运使488

7、设榷货务负责茶叶专卖488

11、赵匡胤亲征北汉489

10、赵匡胤设封桩库存金帛以备非常之用489

9、《重定刑统》问世489

13、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490

12、国子监始聚生徒讲学490

14、设诸州通判492

15、竹纸推广 纸品种大增493

16、宋立算学494

17、宋画院成立496

18、京师设置便钱务497

19、初行殿试498

21、宋科举始行特奏名500

20、宋代科举500

23、广州设置市舶司501

22、赵匡胤命潘美出兵平南汉501

24、魏丕改进床子弩502

26、第一座跨江浮桥完工503

25、赵匡胤下诏建大悲阁及观音菩萨铜像503

27、宋发兵10万灭南唐504

28、建崇文院以储图书506

29、宋太宗求贤508

31、北宋都城开封510

30、赵匡胤去世赵光义继位510

33、转运司为常设机构511

32、铜版印刷出现511

34、宋平北汉 五代十国结束512

35、造船业的日益进步514

37、郭忠恕编《汗简》516

36、宋军大败辽军于满城516

38、北宋四大部类书517

39、喇嘛教形成519

40、四大刻书中心形成521

41、宋政府官修本草522

42、行团发展526

43、秧歌出现527

44、郭熙王诜山水画528

45、范宽山水画派529

46、李成山水画532

48、赵普上书金匮之盟533

47、初置发运使533

49、官庶崇尚的佛教534

50、杨继业大败辽军于雁门关536

52、宋代赋税537

51、分三司为三部537

54、设置三班院539

53、设译经院539

56、石守信去世541

55、陈抟作“坐功”、《无极图》、《先天图》541

57、日本僧人奝然访宋542

59、宋辽交战于岐沟关544

58、杨继业失援兵败不食三日而死544

60、《太平寰宇记》书成545

61、纺织技术的提高546

62、宋缎成熟547

63、丝织业重心南移548

64、开宝寺塔建成549

65、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550

66、刺绣瑶台跨鹤图551

68、观赏性刺绣发展成熟552

67、缂丝凤穿牡丹图552

69、蜀锦宋锦交相辉映555

70、王怀远编成《太平圣惠方》556

71、设置路提点557

72、赵普辞世558

75、设置审刑院559

74、初行糊名考校法559

73、设常平仓559

77、王小波、李顺揭竿起义562

76、铸淳化元宝钱562

78、设磨勘院563

79、何承矩筑水田种稻565

82、诏建定州开元寺塔566

81、《太宗实录》编成566

80、赵光义去世 太子恒即位566

83、王禹偁病逝567

85、分天下为十五路569

84、设群牧司管理马政569

87、宋真宗诏购逸书571

86、宋代火药火器的发展与应用571

89、《广韵》编成572

88、宋始置经略使572

90、宋代科举取士众多574

92、宋辽缔结澶渊之盟575

91、置登闻鼓院、登闻检院575

94、赵恒汾阴祭后土576

93、建立泉州清净寺576

95、宋代诸神逐渐定形578

96、赵恒东封泰山祭天580

97、升应天府为南京581

98、宋代商税582

100、应天府书院583

99、宋设置礼仪院583

101、黄河水肆虐 众州邑遭殃584

102、宋恩荫开始585

103、北宋四大书院586

104、白鹿洞书院587

105、岳麓书院588

106、嵩阳书院589

107、黄庭坚开书法新风593

109、苏门六君子595

108、宋抄校馆阁书籍595

111、秦观作《淮海集》596

110、宋改漕运596

114、宋枢密院修《时政记》598

113、玉清昭应宫成598

112、宋迁安化蛮598

115、宋建保国寺大殿599

117、宋荣王元俨宫失火600

116、姚铉编《文粹》600

118、寇准病逝雷州602

120、赐诸州学田604

119、煤的开采604

122、诏建晋祠圣母殿606

121、宋瓦市勾栏流行606

123、范仲淹等筑海堰607

125、张君平论治河608

124、王惟一铸针灸铜人、著针灸图经608

126、林逋妻梅子鹤610

128、宋制举恢复611

127、画院人物画611

130、北宋人物画613

129、天台埽治河工程完成613

131、李公麟白描人物画614

132、初设谏院618

133、行解盐通商制度619

134、置提点坑冶铸钱公事621

136、《集韵》编成623

135、北宋发达的矿冶业623

137、范仲淹欧阳修被贬625

138、海印国师服法626

139、宋颁布锁厅举人取解之法627

140、宋祁上三冗三费疏628

141、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629

142、宋辽再议和630

143、沂州军士王伦起事631

144、宋筑大顺城632

145、赵祯命造纸甲633

146、范祥改行钞盐法634

147、《武经总要》成书635

148、宋推行庆历新政636

150、商州铸大钱638

149、商州饥民千余人起义638

151、宋夏达成庆历和议640

152、宋编修《唐书》641

154、宋诏立州县学645

153、宋代的专卖645

155、《庆历编敕》成647

158、设立四门学649

157、欧阳修贬滁州649

156、欧阳修《朋党论》649

161、范仲淹去世650

160、王则建国号安阳650

159、《庆历善救方》颁布650

162、侬智高起事652

165、一代名将狄青病逝653

164、狄青大败侬智高653

163、宋校正医书653

168、初置广惠仓655

167、胡瑗管勾太学655

170、包拯权知开封府656

169、柳永善写长调656

172、教育家胡瑗辞世658

171、泉州洛阳桥竣工658

173、王安石上万言书660

175、宋绝和市私市661

174、宋医官考试法661

178、镇市草市墟市662

177、宋赐夏《大藏经》662

176、修灵渠以通舟楫662

180、宋凿永济河663

179、欧阳修弹劾包拯663

181、包拯去世666

182、欧阳修知亳州667

184、复制武举669

183、宋铸玉泉寺佛牙舍利塔669

185、司马光撰《通志》670

187、宋改革江西盐法671

186、王安石与司马光论理财671

189、宋诏三岁一贡举672

188、濮议之争672

190、蔡襄去世673

193、群臣议治河之道引发回河之争674

192、设制置三司条例司674

191、王韶进呈《平戎策》674

194、熙宁置义仓676

196、颁行农田水利法677

195、推行均输法677

198、颁行青苗法678

197、设提举常平司678

199、变法遭旧臣反对679

201、宋置律学680

200、制定保甲法680

203、立三舍法更学制681

204、改革科举制度684

206、熙宁合并兵营685

205、募役法颁行全国685

207、推行置将法686

208、熙宁置武学687

211、宁实施新科明法制度688

210、设置军器监688

209、宋裁厢兵以减冗费688

212、蔡挺设勤武堂689

214、始行免行钱691

213、中书制定市易法691

215、方田均税法颁行692

216、宋筑广州城693

218、韩琦去世696

217、立试刑法详刑官696

220、郭逵征讨交趾697

219、欧阳修辞世697

221、保甲养马法698

222、周敦颐去世700

223、颁行《三经新义》701

224、乌台诗案702

226、沈括上三仪703

225、宋设置医学703

227、宋神宗撰修《两朝国史》705

229、赵顼改革官制706

228、宋辽以黄嵬山为界706

230、北宋花鸟画707

231、崔白花鸟画708

232、画院花鸟画711

233、唐慎微著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712

235、秧马问世713

234、议设十科取士法713

238、文学家曾巩病逝江宁716

237、沈括命名“石油”716

236、《元丰九域志》编成716

239、山水画家郭熙去世717

240、司马光等掀起“元祐更化”720

241、设置诉理所721

243、《元祐编敕》颁布722

242、赵顼饮恨而逝722

244、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723

245、宋罢募役法724

246、永乐城之战725

248、司马光等撰成《资治通鉴》727

247、杨柳岸晓风残月727

250、司马光去世728

249、苏轼治理杭州728

251、保宋派党争爆发729

252、赵煦立孟氏为后732

253、新党反击旧党733

254、赵煦改元“绍圣”734

256、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735

255、宋筑平夏城735

257、诏设宏词科738

258、宋予夏米脂等四寨739

259、指南针广泛应用740

261、科学家沈括去世742

260、苏轼贬儋州742

262、苏颂撰《新仪象法要》745

263、同文馆之狱746

264、变法遭打击747

266、蔡京专擅朝政748

265、置讲议司748

268、设苏杭应奉局749

267、《营造法式》编成749

269、赵佶改元“崇宁”750

271、书画家皇帝赵佶751

270、收复湟、鄯诸州751

273、设立元祐党籍碑752

272、扩增州县学子弟752

275、诗文书画家苏轼754

274、书画家米芾去世754

276、苏轼书画独辟蹊径755

277、苏轼开拓宋词“豪放派”词风756

278、赵佶受册为“教主道君皇帝”758

279、宋江梁山泊起义759

280、宋金明池开放761

281、方腊举兵反宋763

283、童贯被赐死764

282、《宣和博古图》成书764

284、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765

285、宋风俗画成就突出766

286、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768

287、靖康之变北宋灭亡771

288、陈东上书请诛六贼772

289、蔡京病死潭州772

290、宋三镇军民反割地斗争772

291、贺铸作《东山词》773

292、李纲力守京城774

1999《图文中国通史 隋·北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向标,刘松岭,张满弓主编 1999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