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南掌故札记》

目录1

总序1

1

源远流长话晋江1

晋江是千人进士县3

我国古代军事科学的“晋江三杰”4

陈嘏作《霓裳羽衣曲赋》6

洪迈与君谟帖语8

童子山出土“诗盘”上的诗11

林外传世“墙头诗”13

清诗不薄丁炜名16

黄虞稷诗悼董小宛20

《百哀诗》成国已非22

女诗人邱应仪与《听月》诗25

千古至文《童心说》27

“天下言易,皆推晋江”29

张端图书画可避火31

吴鲁珍藏岳飞砚34

无能祠联话36

真武庙、竺世庵联话38

清客曾传御前奏40

《斑枝记》杂剧搬演韩琦事42

李九我禁戏43

台湾戏曲与南音45

“掌中弄巧”李家班48

晋江“嘉礼”及其新流派——锡坑“嘉礼”50

“福庆成班”与洪金乞52

古代晋江艺苑摭言54

高甲戏神“相公爷”雷海青57

晋江状元榜59

晋江榜眼、探花知多少61

晋江宰相录63

晋江尚书谱65

曾会一门六进士67

三世进士——赵恒、丁自申68

晋江古代的学校69

安海育婴堂开泉郡育婴之风71

侨办峻山阅书报社73

闽学开宗圣地——石井书院75

吟啸桥上寻欧子77

玉髻峰罗隐画马79

林治读书处——望江书室81

陈紫峰与小丹邱、古元室83

借问金粟路何向85

紫帽山名人墓葬何其多87

关锁塔上姑嫂泪89

百字心与释道儒91

晋江昔经御辇过93

林銮渡口说林銮95

摩尼浮海入晋江96

再借曾樱更立亭98

无名“三公”永垂名100

许夫人宫史事101

安海龙山寺分灵台湾与南洋102

“对渡碑”凝海峡情104

东石古战场寻踪106

东石郑成功遗迹108

“双石井”与“两安平”111

黄秀烺与古檗山庄113

立碑永志“七·一六”115

悯农忧民王十朋117

吕惠卿是王安石变法第二号人物120

李公蕴、陈日照曾为安南王122

高家46名进士何罪不入志124

名医蒋际酋把死人变活人127

潘和五抗暴与吕宋岛之役129

李五首制“凤池糖”131

最早徙居台湾的晋江人133

安平儒者亦趋利135

壮气犹堪吞倭猲137

顺天命邱娘娘举义抗清140

青阳“一门”有来历141

不堪回首话“迁界”142

郑成功师从何人144

报恩寺郑成功拒清招抚148

郑藩忠骨归故乡150

以德报怨说施琅152

康熙闻复台喜赋《赐施琅诗》154

“范志神曲”的研制者吴亦飞156

弘一法师与草庵157

弘一法师结缘福林寺160

“铁罗汉”与“老农禅”162

“华僧大尊长”宏船法师164

王彬与王彬街166

李清泉为华侨争权益168

沉东京新旧说170

深沪湾海底古森林之谜173

一万七千年的牡蛎海滩岩175

“象山”是否有过象176

古代晋江最大的水利建设——六里陂177

“破金鸡,灌晋南”179

晋江僧人造桥多181

以龙为名的山川湖海183

海岸长桥在何处186

晋江的“二海湾八港口”188

“粘厝埔”与“粘厝庄”两地同源190

“七星坠埭”与“万丁”192

安海旧城——卢侯城194

安海历代几易名196

村名故事钩沉197

晋江镇名小考199

晋江何时有汽车路205

“普渡”与盂兰盆会207

驱邪辟秽话“采莲”209

漫说龙湖鳗与鲈210

蚵生东石为上品211

陈埭特产“陈埭蛏”212

安海珍品“土钻冻”213

1998《泉南掌故札记》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灿煌编著 1998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