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志》求取 ⇩

目录1

概述1

大事记8

第二节 境域43

第一节 隶属43

卷一 建置43

第一章 隶属 境域43

第一节 唐至清行政区划44

第二章 行政区划44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4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7年行政区划46

第四节 石狮建市后行政区划47

第一节 镇50

第三章 镇 街道50

第二节 街道52

第一节 地质54

第一章 地质 地貌54

卷二 自然环境 人口54

第二节 地貌58

第一节 气候61

第二章 气候 水文61

第二节 水文67

第一节 土壤69

第三章 土壤 植被 动物69

第二节 植被70

第三节 动物71

第一节 旱灾72

第四章 自然灾害72

第三节 风灾73

第二节 水灾73

第一节 人口规模74

第五章 人口74

第二节 人口变动77

第三节 人口构成79

第四节 人口控制88

第一节 隋至清时期经济92

第一章 经济发展92

卷三 经济总情92

第二节 民国时期经济9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建市经济94

第四节 建市十年经济95

第一节 土地改革98

第二章 经济体制98

第二节 农业互助合作99

第四节 人民公社101

第三节 工商业改造101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103

第一节 社会生产结构104

第三章 经济结构104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105

第三节 农业内部结构107

第四节 工业内部结构109

第五节 第三产业结构113

第六节 区域经济结构115

第七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116

第一节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117

第四章 人民生活117

第二节 扶贫工程119

第三节 小康工程121

第一节 私营、联营商业130

第一章 经营体制130

卷四 国内贸易130

第二节 集体商业132

第三节 国营商业133

第一节 网点136

第二章 市场136

第二节 集市交易137

第三节 商品展销141

第二节 针纺织品145

第一节 服装145

第三章 商品购销145

第三节 百货146

第五节 卷烟147

第四节 五金 交电 化工147

第六节 糖 酒 盐148

第八节 华侨特需供应149

第七节 药械149

第九节 粮油购销153

第十节 农副产品收购156

第十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158

第十三节 煤炭 石油160

第十二节 建筑材料160

第十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161

第一节 饮食业162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162

第二节 服务业163

第三节 娱乐业164

第一节 出口商品167

第一章 进出口贸易167

卷五 对外对台经济贸易167

第二节 进口商品170

第一节 来料加工装配172

第二章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172

第二节 劳务输出175

第一节 投资环境177

第三章 外资、港台资引进177

第三节 技术、设备引进177

第二节 招商引资181

第三节 投资的企业和地区183

第四节 经营效益1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195

第四章 管理195

第二节 海关管理197

第三节 商品检验200

第四节 卫生检疫201

第五节 企业监管203

第一节 生产条件206

第一章 农业206

卷六 农业 林业 水利206

第二节 农作物212

第三节 农技农艺218

第四节 农业基地228

第一节 畜禽饲养230

第二章 饲养业230

第二节 疫病防治232

第三节 饲养专业户233

第一节 森林资源234

第三章 林业234

第二节 林木营造236

第三节 林木保护237

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239

第四章 水利239

第二节 水土保持247

第三节 管理248

第一节 水产资源252

第一章 生产基本条件252

卷七 渔业252

第二节 渔港253

第三节 渔业劳力254

第四节 生产工具与设备255

第二章 渔业生产261

第一节 海洋捕捞261

第二节 海水养殖266

第三节 淡水养殖272

第二节 水产品加工274

第一节 水产品保鲜274

第三章 加工与购销274

第三节 水产品购销279

第四节 渔需物资供应280

第一节 渔业体制281

第四章 体制与管理281

第二节 渔政管理282

第三节 渔港监督283

第一节 个体、私营工业285

第一章 工业体制285

卷八 工业285

第三节 国有工业286

第二节 公私合营工业286

第四节 集体工业287

第五节 “三资”工业289

第六节 联营、股份制工业290

第一节 服装制造业293

第二章 工业门类293

第二节 制鞋工业297

第三节 纺织、印染工业299

第四节 食品工业300

第五节 电力工业305

第六节 金属制品业309

第七节 电子工业310

第八节 塑料制品业311

第九节 化学工业312

第十节 其他工业314

第一节 企业选介318

第三章 企业与产品选介318

第二节 产品选介3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332

第四章 管理332

第二节 规划管理333

第三节 质量管理334

第四节 财务管理335

第一节 陆路337

第一章 路线与设施337

卷九 交通337

第二节 水路340

第三节 设施341

第一节 运输工具346

第二章 陆运346

第二节 运输与维修企业350

第三节 营运359

第四节 搬运装卸362

第二节 运输与维修企业363

第一节 运输工具363

第三章 水运363

第三节 营运368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9

第四章 管理369

第二节 运输管理370

第三节 路政管理372

第四节 交通安全管理373

第五节 港口管理375

第二节 邮政(邮电)局379

第一节 民信局379

卷十 邮电379

第一章 机构379

第一节 邮路380

第二章 邮政380

第二节 业务381

第一节 电话387

第三章 电信387

第三节 设备387

第二节 移动通信391

第三节 数据通信392

第四节 电报393

第一节 质量管理395

第四章 管理395

第二节 财务与物资管理396

第三节 经营管理397

第一节 市区规划401

第一章 市区建设401

卷十一 城镇建设401

第二节 街道建设402

第三节 房屋建设404

第四节 公用事业建设411

第一节 蚶江镇415

第二章 集镇建设415

第二节 祥芝镇418

第三节 永宁镇422

第一节 建筑队伍425

第三章 建筑业425

第二节 建筑企业426

第三节 建筑设计428

第一节 土地管理429

第四章 国土建设管理429

第三节 建筑管理434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434

第四节 城镇建设监察437

第一节 污染源439

第五章 环境保护439

第二节 综合治理440

第一节 财政体制442

第一章 体制442

卷十二 财政 税务442

第二节 税务体制443

第二章 财政收入444

第三节 企业收入445

第二节 农业税收入445

第一节 工商税收入445

第六节 预算外收入446

第五节 上级补助收入446

第四节 专项及其他收入446

第一节 经济建设费支出447

第三章 财政支出447

第二节 社会事业费支出448

第三节 行政管理与政法支出449

第四节 专项及其他支出450

第六节 预算外支出451

第五节 上解支出451

第一节 工商各税453

第四章 税收453

第二节 农业各税457

第三节 其他税金45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61

第五章 管理461

第二节 财政管理462

第三节 税务管理465

第四节 审计监督469

第一节 当铺 钱庄 侨批471

第一章 机构471

卷十三 金融471

第二节 银行473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475

第三节 保险公司475

第五节 其他金融机构477

第一节 金属货币478

第二章 货币478

第二节 纸币479

第二节 企业存款481

第一节 财政性存款481

第三章 存款481

第三节 储蓄存款482

第四节 其他存款483

第一节 工业贷款484

第四章 贷款484

第二节 农业贷款485

第四节 基本建设贷款486

第三节 商业贷款486

第五节 信托委托贷款487

第二节 转帐结算489

第一节 现金结算489

第五章 结算489

第二节 基建拨款491

第一节 农业拨款491

第六章 拨款491

第二节 外币贷款492

第一节 外币存款492

第七章 外汇492

第四节 侨汇493

第三节 贸易外汇493

第一节 外汇调剂市场494

第八章 金融市场494

第五节 外汇兑换券494

第三节 证券市场495

第二节 资金拆借市场495

第二节 理赔496

第一节 险种496

第九章 保险496

第二节 代理发行公债497

第一节 代理财政金库497

第十章 代理业务497

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498

第十一章 金融管理498

第三节 代理发行国库券498

第二节 现金管理499

第三节 外汇管理500

第五节 打击金融领域违法活动501

第四节 金融机构管理501

第一节 计划管理503

第一章 计划与统计管理503

卷十四 经济管理503

第二节 统计管理5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507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507

第二节 市场管理508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514

第四节 工商企业管理521

第五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527

第六节 经济违法查处531

第一节 物价变动533

第三章 物价管理533

第二节 商品比价536

第三节 物价监督537

第一节 计量管理538

第四章 技术监督538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540

第三节 质量监督541

第一节 建市前党组织54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石狮市地方组织545

卷十五 党派 群团545

第二节 中共石狮市委员会548

第三节 历次代表大会550

第四节 主要领导活动551

第五节 组织建设556

第六节 宣传教育559

第七节 统战工作562

第八节 纪律检查563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石狮市支部567

第二章 民主党派567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石狮市支部568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石狮市支部569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石狮市支部570

第六节 中国致公党石狮市支部571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石狮市支部571

第七节 九三学社石狮市支社572

第一节 工人团体573

第三章 群众团体573

第八节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石狮市支部573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576

第三节 妇女团体579

第四节 归侨团体580

第五节 工商业者团体583

第六节 其他团体585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591

卷十六 人大 政府 政协591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592

第一节 人大代表选举592

第四节 主要活动595

第三节 市人大常委会595

第一节 市人民政府600

第二章 人民政府600

第二节 镇人民政府601

第四节 政务纪要603

第三节 街道办事处603

第一节 历届全体委员会议612

第三章 人民政协612

第三节 主要活动615

第二节 工作机构615

第一节 机构621

第一章 公安621

卷十七 公安司法621

第三节 治安管理622

第二节 剿匪 打击反革命罪犯622

第四节 刑事侦查625

第五节 预审 监所管理626

第六节 户籍管理627

第七节 城镇消防628

第八节 边防管理629

第一节 机构631

第二章 检察631

第九节 出入境管理631

第三节 经济检察632

第二节 刑事检察632

第四节 法纪检察633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634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634

第五节 监所检察634

第二节 刑事审判635

第一节 机构635

第三章 审判635

第三节 民事审判636

第四节 经济审判637

第六节 告诉申诉638

第五节 行政审判638

第一节 机构639

第四章 司法行政639

第七节 执行工作639

第二节 法制宣传640

第三节 民事调解641

第四节 公证工作642

第五节 律师事务644

第二节 “严打”645

第一节 组织领导645

第五章 综合治理645

第三节 “扫黄打丑”646

第四节 查处经济诈骗活动647

第六节 外来人口管理648

第五节 查处走私犯罪活动648

第七节 群防群治649

第一节 驻军652

第一章 驻军与防御设施652

卷十八 军事652

第二节 防御设施653

第一节 地方武装654

第二章 地方武装和军事机关654

第二节 军事机关657

第二节 世兵制658

第一节 募兵制658

第三章 兵役制658

第三节 征兵制659

第五节 义务兵役制660

第四节 志愿兵役制660

第一节 组织建设661

第四章 民兵661

第六节 预备役制661

第二节 政治教育665

第三节 军事训练666

第四节 民兵装备668

第五节 重要活动669

第一节 抗击毗舍耶侵扰671

第五章 兵事671

第三节 抗倭斗争672

第二节 抗元活动672

第四节 抗清活动673

第七节 抗击日本侵略者674

第六节 反抗靖浙联军横征暴敛674

第五节 抗击英舰入侵674

第九节 参加炮击金门677

第八节 攻打永宁镇和石狮镇677

第二节 爱民678

第一节 拥政678

第六章 拥政爱民678

第一节 拥军680

第一章 拥军 优抚 安置680

卷十九 民政680

第二节 优待682

第三节 抚恤683

第四节 复退军人安置684

第二节 福利企业686

第一节 社会福利设施686

第二章 福利事业686

第三节 残疾人事业687

第四节 社会养老保险688

第一节 灾害救济689

第三章 救济 扶贫689

第二节 困难救济690

第一节 婚姻登记691

第四章 其他民政事务691

第三节 “五保”户供养691

第四节 支援贫困地区691

第三节 社团管理692

第二节 民族事务692

第四节 地名管理695

第五节 殡葬改革699

第六节 收容遣送700

第一节 劳动就业702

第一章 就业录用702

卷二十 劳动人事702

第二节 干部录(聘)用705

第三节 市长公开选拔709

第一节 工资制度710

第二章 工资福利710

第二节 工资调整712

第三节 福利715

第四节 劳动保护716

第一节 编制管理721

第三章 管理721

第二节 干部管理722

第三节 工人管理725

第四节 工资基金管理728

第五节 离(退)休管理729

第一节 塾学732

第一章 旧式教育732

卷二十一 教育732

第一节 幼儿教育733

第二章 普通教育733

第二节 卫学 书院 社学733

第二节 初等教育736

第三节 中等教育740

第一节 中等专业教育745

第三章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745

第二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746

第一节 农民教育747

第四章 成人教育747

第二节 职工教育749

第一节 队伍750

第五章 教师750

第三节 干部教育750

第四节 老年教育750

第二节 待遇752

第三节 教研 培训754

第一节 财政拨款756

第六章 教育经费756

第二节 “三胞”捐款757

第三节 群众集资758

第四节 勤工俭学759

第二节 管理机构760

第一节 管理体制760

第七章 管理体制与机构760

第二节 民办科研机构763

第一节 管理机构763

卷二十二 科学技术763

第一章 机构 队伍763

第三节 科技团体766

第一节 科技开发767

第二章 科技开发与成果767

第四节 科技队伍767

第二节 科技成果771

第三章 科技普及774

第一节 科普宣传774

第二节 科技推广775

第三节 技术培训776

第四节 学术交流777

第五节 咨询服务777

第四章 科技专项建设778

第一节 科技示范镇建设778

第二节 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779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779

第四节 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781

第五节 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781

第五章 科技管理782

第一节 计划管理782

第二节 科技政策783

第三节 经费管理784

第一节 机构786

第一章 群众文化786

第二节 文化团体786

卷二十三 文化786

第三节 文艺创作789

第四节 民间文化活动801

第五节 对外文化交流803

第二章 报刊 图书804

第一节 报纸804

第二节 刊物805

第三节 图书806

第三章 广播 影视 音像807

第一节 广播807

第二节 电影808

第三节 电视809

第四节 音像809

第四章 文物810

第一节 古遗址810

第二节 古墓葬811

第三节 古建筑811

第四节 古石刻814

第五节 现代纪念性建筑物815

第六节 文物保护815

第一节 管理机构817

第二节 “扫黄打丑”817

第五章 文化市场管理817

第三节 宣传教育818

第一章 医药卫生820

第一节 卫生防疫820

卷二十四 卫生 体育820

第二节 妇幼保健824

第三节 医疗机构 队伍827

第四节 医疗技术829

第五节 药材 药品830

第六节 管理831

第一节 机构833

第二节 传统体育833

第二章 体育833

第三节 群众体育835

第四节 学校体育836

第五节 体育竞赛838

第六节 体育人才852

第七节 体育交往854

第八节 设施 经费855

第一章 风俗858

第一节 生产经商习俗858

卷二十五 风俗 宗教858

第二节 生活习俗860

第三节 人生习俗861

第四节 岁时习俗864

第五节 侨胞习俗866

第六节 民间信仰868

第七节 淳风新俗868

第二章 宗教870

第一节 道教870

第二节 佛教873

第三节 基督教876

第一章 移居881

第一节 出国881

卷二十六 华侨881

第二节 华侨分布882

第二章 在侨居地884

第一节 华侨从业884

第二节 经济活动885

第三节 兴办文教卫生事业886

第四节 社会活动889

第五节 社会团体891

第三章 爱国爱乡898

第一节 支援祖国革命898

第二节 支援家乡建设900

第一节 侨乡分布905

第二节 侨乡建设905

第四章 侨乡905

第五章 华侨事务907

第一节 侨务 机构907

第二节 保护华侨侨眷权益908

第三节 接待 安置909

第一章 旅居香港、澳门913

第一节 移居 从业913

卷二十七 与港澳台关系913

第二节 社会团体914

第三节 港澳同胞业绩916

第二章 与台湾关系920

第一节 两地迁徙920

第四节 联谊 接待920

第二节 台胞业绩922

第三节 经贸往来925

第四节 文化交流928

第五节 寻根谒祖932

第六节 联络 接待934

卷二十八 人物936

第一章 人物传936

第二章 人物表977

第一节 进士、举人名表977

第二节 职官表982

第三节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表1000

第四节 先进人物表1013

第五节 烈士名表1019

附录1022

一、古代文献选录1022

二、石狮建市文件辑存1026

三、重要报告选录1039

编后记1096

1998《石狮市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石狮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何锦龙主编;黄源水,吴彦南副主编 1998 北京:方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