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

第一章 导言1

参考书1

第二章 重商主义3

第一编 古典学派经济学的背景3

一 重商主义当作一种国家政策3

二 英国的重商主义4

三 其他国家的重商主义12

四 重商主义的学说13

第三章 法国重商主义的反动24

一 泰恩对于当时情形的叙述24

二 思想界的革命28

三 重农主义者的精神上的先驱29

(甲)波雅吉尔伯29

(乙)服榜35

(丙)康第良37

第四章 重农主义41

一 重农主义的起源41

(甲)密拉波41

(乙)揆内42

二 重农学派的发展47

三 重农学派的学说49

四 重农学派的衰微53

第五章 英国重商主义的衰微55

一 干涉政策的推翻55

二 反重商主义的学说56

三 十八世纪58

第二编 古典学派经济学的发展61

第六章 亚丹斯密与原富的演进61

一 亚丹斯密生平66

二『原富』的演进66

(甲)本书的主旨与纲要69

一 分工与国富69

第七章 原富的分析69

(乙)劳力为国富的渊源70

(丙)分工的性质利益原因与结果71

(丁)分工的限度72

(戊)资本与分工73

二 资本与国富74

(甲)资本的功用74

(乙)资本的定义分类与渊源74

(丙)社会上的总收入与纯收入76

(丁)资本的各种使用的效果77

(戊)生产的与不生产的劳力81

(己)社会?的资本基金的数量82

三 政府与国富84

(庚)耐用的财货与不耐用的财货的费用比较84

(甲)自私与资本的用途85

(乙)政府干涉的影响86

(丙)贸易自由原则的例外89

第八章 从一七七六年到一八一五年90

一 经济状况与社会状况90

二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93

三 地租说97

四 资本生产说103

五 银行钞票的发行与价格的涨落107

第九章 大卫吕嘉图及其分配论109

一 吕嘉图的生平及其著作109

二 吕嘉图对于分配问题的概念及用以解决此问题的学说113

三 吕嘉图的价值说113

四 吕嘉图的地租说119

五 吕嘉图的工资说124

六 吕嘉图的利润说130

七 地主劳动??资本家的利益冲突133

一 经济状况134

第十章 从一八一五年到一八四八年134

二 改革运动135

三 马尔萨斯对于吕嘉图的地租说的批评140

四 理查琼斯144

五 施尼尔的节约说150

六 施尼尔的独占说154

七 工资基金说157

八 利息的使?说165

第十一章 约翰斯图亚特弥尔168

一 弥尔的准备和他对于这种工作的合格169

二 弥尔的经济学原理的题旨的组织172

三 生产173

四 分配183

五 交易192

六 社会进步对于生产和分配的影响197

七 政府的影响206

第三编 古典学派经济学的早期批评家211

第十二章 国家主义派211

一 小引211

二 劳德岱212

(甲)公私财富的区别212

(乙)对于斯密的节约说的批评214

(丙)调剂资本的数量以适合国家的需要215

三 亚当亨里米勒216

四 雷梦220

五 李斯脱225

六 国家主义派的著作的意义237

第十三章 旧历史学派240

一 历史的背景240

二 罗希尔242

三 希德布兰250

四 克尼思255

五 历史学派的特征260

第十四章 乐观派264

一 小引264

二 卡里265

三 巴师夏276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者285

一 近世社会主义运动285

二 薛斯梦迪286

第十六章 集产主义与组合主义297

一 圣西蒙与集产主义297

二 圣西蒙之徒301

三 组合主义派302

(甲)奥文303

(乙)傅立叶306

(丙)白朗克310

(丁)蒲鲁东312

第十七章 科学的社会主义317

一 罗培图斯318

二 马克思326

一 开恩斯333

第四编 经济学的改造333

第十八章 经济学在十九世纪后期初叶的状况333

二 工资基金说的争辩339

(甲)价值学说341

三 古典学派的主要学说的弱点341

(乙)分配论345

(丙)资本论348

(丁)进步论351

四 方法的争论351

五 货币信用及价格352

(甲)货币的功用352

(乙)货币的价值353

(丙)信用357

(丁)缺点358

六 经济学范围的扩大及新方法361

第十九章 过去五十年中的特征362

一 经济状况的变迁362

(甲)技术362

(乙)信用制度的发展363

(丙)商业经济364

(丁)调剂变化的状况的困难365

二 世界大战367

三 思想界的变迁368

四 经济学的发展369

一 孟琦的著作370

第二十章 孟琦及奥国学派的发轫期370

二 经济的科学371

三 孟琦及薛穆勒371

四 经济学大纲的分析373

(甲)需要373

(乙)货物374

(丙)需要及货物的数量方面376

(丁)经济及经济货物378

(戊)财产382

(己)价值383

(庚)交换388

(辛)商品390

(壬)货币391

第二十一章 魏沙393

一 生产货物的估价394

二 补充货物的估价396

三 归与价值的定律397

四 利息问题及魏沙的解释398

五 魏沙的成本说399

六 其他成本学说402

第二十二章 贲巴卫408

一 利息问题409

二 生产力说410

三 使用说413

四 节约说416

五 劳力说418

六 褫夺说419

七 折衷说423

八 资本的性质来源及功用425

九 贲巴卫对于价值说的贡献430

十 将来货物的估价433

十一 利息的方式436

十二 『生产手段』的市场439

十三 利率442

第二十三章 奥国学派学说的应用及重述445

一 公共财政及公共行政446

二 魏克斯梯的『政治经济学常识』448

第二十四章 奥国学派学说的批评463

一 边际效用价值说463

(甲)心理根据的缺点463

(乙)边际效用说的无用468

(丙)边际成本对边际效用472

(丁)过偏抽象及循环推论474

二 贲巴卫的利息论476

第二十五章 克拉克485

一 经济学说的分部485

二 财富的普遍现象及定律486

三 社会的静态经济489

(甲)交换是生产的社会要素489

(乙)社会生产包括价值及分配490

(丙)自然的价格、工资及利息491

(丁)劳力及资本得其所生产的492

四 社会的动态经济513

第二十六章 马夏尔517

一 经济学原理的目标519

二 主要的原则519

(甲)继续的原则519

(乙)边际增加的原则522

三 供需学说的适用522

四 分配问题529

五 马夏尔的著作的评价532

第二十七章 经济学说的其他进展534

一 社会价值说534

二 利润说542

(甲)华尔克的理论543

(乙)麦佛兰的理论547

(丙)剩余要求者的理论550

三 分配的边际生产力说550

四 货币与信用的理论551

(甲)货币数量说的重说与批评552

(乙)价格的其他说明562

(丙)银行论564

(丁)价格的稳定566

第二十八章 过去五十年中对于正统派经济学的反抗569

一 新历史学派569

(甲)希谟勒569

(乙)赖斯里575

(丙)殷格兰580

(丁)亚希里584

二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586

三 统计学派的经济学589

1936《经济思想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寒冰主编;WILLIAM A.SCOTT著;李炳焕 黄澹哉 1936 黎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经济思想史(1940 PDF版)
经济思想史
1940 商务印书馆
西洋经济思想史(1979年02月第1版 PDF版)
西洋经济思想史
1979年02月第1版
经济思想史(1938 PDF版)
经济思想史
1938
经济思想小史(1932 PDF版)
经济思想小史
1932
经济思想史(1936 PDF版)
经济思想史
1936
经济思想史  下(1969 PDF版)
经济思想史 下
1969 正中书局
经济思想史(1999 PDF版)
经济思想史
199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名著经济  经济思想史(1975 PDF版)
名著经济 经济思想史
1975 北京:商务印书馆
经济思想小史(1950 PDF版)
经济思想小史
1950 海燕书店
经济思想史(1981 PDF版)
经济思想史
1981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经济思想史话(1986 PDF版)
经济思想史话
1986 北京:知识出版社
经济思想史  上(1982 PDF版)
经济思想史 上
1982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经济思想史  下(1982 PDF版)
经济思想史 下
1982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经济思想史概要(1983 PDF版)
经济思想史概要
1983 三民书局
经济思想史(1933 PDF版)
经济思想史
1933 世界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