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求取 ⇩

绪论1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1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新课题20

第四节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27

第一章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及其科学的认识35

第一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35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36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6

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39

第二节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0

一、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40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41

第三节物质与运动43

一、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43

二、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45

三、运动形式的多样性47

第四节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49

一、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49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50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52

第五节物质与意识54

一、意识的产生54

二、意识的本质57

三、意识的能动性59

四、意识和思维模拟60

第二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63

第一节两种发展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63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交织在一起的63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67

三、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68

第二节普遍联系的多样性和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71

一、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多样性、条件性71

二、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74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77

一、原因和结果77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81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84

四、内容和形式89

五、现象和本质92

第四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95

一、对立统一规律96

二、质量互变规律100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05

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和规律112

第一节认识的主体和客体112

一、主体和客体112

二、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联系114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118

一、实践的科学涵义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118

二、从实践到认识120

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22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122

第三节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123

一、归纳和演绎124

二、分析和综合126

三、抽象和具体127

四、创造性的思维方式128

第四节真理和价值130

一、真理的客观性130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34

三、真理的检验137

四、真理与价值141

第四章社会和人149

第一节社会历史前提和社会结构149

一、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150

二、人类社会是庞大的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152

三、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154

四、社会意识的根源、作用和特点156

五、社会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性158

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规律159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59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60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61

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63

五、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167

六、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168

第三节人的社会和杜会的人169

一、人的社会本质170

二、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173

三、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175

四、人的价值176

第四节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179

一、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179

二、社会进步是历史的趋势181

三、人类的历史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历史183

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186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186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186

二、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前提189

三、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198

四、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208

五、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12

第二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垄断阶段215

一、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215

二、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221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223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223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227

三、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实质229

四、资产阶级政治的演变趋势233

第四节资产阶级意识形态237

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性质237

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演变趋势239

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241

第六章资本主义的现今形式245

第一节战后科技革命及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影响245

一、战后科技革命的标志和特点246

二、战后新的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250

第二节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256

一、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发展的必然性256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259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261

第三节战后资本主义剥削的新形式、新特点265

一、“资本民主化”与垄断资本实力的加强266

二、“管理民主化”与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267

三、工人劳动日的缩短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268

四、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国家”与工人阶级的状况269

第四节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272

一、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及其变化特点272

二、评资产阶级关于阶级结构的“新理论”274

第五节战后国际垄断的新发展276

一、国际垄断同盟277

二、国际垄断的新形式——跨国公司280

第七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288

第一节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评价288

一、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88

二、资本主义创造了比以住更高的文化艺术291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293

第二节资本主义制度转化为更高社会形态的历史必然性293

一、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表现294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日益尖锐化,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298

三、垄断的统治决定了帝国主义的腐朽性,过渡性或垂死性300

第三节资本主义制度转化为更高社会形态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304

一、资产阶级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305

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决定了革命条件的成熟也是不平衡的307

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斗争309

第八章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伟大飞跃313

第一节实现伟大社会变革的科学指南313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社会变革的理论武器313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315

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317

第二节实现杜会主义的历史必由之路319

一、共产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获得胜利的根本保证319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和道路324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前提328

第三节杜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331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发展331

二、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335

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36

第九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多种模式341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341

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341

二、从社会主义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343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345

一、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345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347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多种模式359

一、社会主义的不同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359

二、现实社会主义的多种模式363

三、社会主义模式是发展、变化的366

第十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未来发展369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69

一、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369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进和完善372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375

四、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浪潮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377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381

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个社会形态的两个阶段381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82

三、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想386

第三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为将来实现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388

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条件388

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389

1988《马克思主义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仲池等主编 1988 北京:春秋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