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古代汉语 第2册》
作者 | 申小龙,宋永培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40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902889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6036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古代汉语词法1
第一节 实词1
一 名词1
二 动词、形容词4
三 数词、量词、类别词6
四 副词11
古汉语副词分类示例图17
第二节 指代词20
一 人称代词20
古汉语人称代词分类示例图20
二 指示代词24
三 疑问代词31
四 己称代词34
五 逐指代词35
六 任指代词36
七 不定代词36
八 否定代词37
九 宾称代词38
第三节 虚词39
一 虚词的来源39
二 虚词的功能41
古汉语介词标示功能分类示例图45
古汉语连词标示功能分类示例图46
古汉语助词标示功能分类示例图47
第二章 古代汉语句法53
第一节 古代汉语句法的基本特点53
一 意合性53
二 简约性54
三 同构性55
第二节 句法结构56
一 所字结构57
二 者字结构64
三 偏正化主谓结构67
四凝固结构70
第三节 句子成份73
一 句子成份的特殊顺序73
二 句子成份的省略77
第四节 句型80
一 句子的语气类型81
二 句子的职能类型84
三 句子的结构类型88
第三章 古代汉语词汇92
第一节 词汇的构成92
一 本语词与外来词92
二 单音词与复音词94
第二节 词义100
一 本义101
二 引伸义102
三 渗透义106
四 假借义107
六 古义与今义108
七 词义的训释方法110
第三节同义词、反义词112
一 同义词112
二 反义词114
一 同音词117
第四节 同音词、同形词117
二 同形词118
第五节 同源词119
第四章 古代汉字122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122
一 汉字起源的旧说122
二 汉字起源的蠡测125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126
一 汉字的结构类型128
第三节 汉字的发展演变149
一 汉字发展演变的阶段和主要字体149
二 汉字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154
第四节 文献用字分析156
一 古今字157
二 异体字159
三 繁简字161
四 通假字163
第五章训诂与古注167
第一节 训诂的含义和内容167
一 训诂的含义167
二 训诂的内容168
三 训诂的术语171
第二节 训诂的方法177
一 以形索义的方法178
二 因声求义的方法182
三 比较互证的方法186
第三节 训诂的功用189
一 训诂与古代汉语的阅读和教学189
二 训诂与古籍整理191
三 训诂与辞书的编纂和使用192
第四节 古注概况193
一 古注的类型193
二 古注的体例196
一 古代音韵与古籍理解200
第一节 音韵概说200
第六章 音韵与韵文200
二 汉语的音韵结构及其历史发展202
第二节 古籍特殊读音208
一 僻音208
二 破读音209
三 专名的习惯读音212
四 旧读215
五 联绵词的读音216
六 古籍中的注音方式217
第三节近代音和元曲219
一 近代汉语的语音系统220
二 元曲的格律224
第四节 中古音和诗词格律230
一 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231
二 诗的格律241
三 词的格律252
第五节 上古音和先秦两汉韵文256
一 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257
二 《诗经》的韵律260
三 先秦两汉其它韵文264
第七章 古代漠语的修辞270
第一节 修辞与古籍阅读、整理270
一 简约与凝练271
第二节 古汉语的修辞指向271
二 侧重与强调274
三 生动与形象279
四 整齐与变化284
五 显豁与含蓄293
第三节 修辞与题旨情境298
第四节 修辞的民族性与时代性299
第五节 修辞学的多学科性301
第八章古代汉语的文化特征305
第一节 古汉语结构的文化特征305
一 古汉语语言单位形式与功能的灵活性306
二 古汉语句子的流块建构312
第二节 古汉字结构的文化特征319
一 古汉字构形的主体思维319
二 古汉字构形的辩证思维333
第三节 古汉语修辞的文化特征346
一 古汉语修辞的语境通观346
二 古汉语修辞的阅读方略358
第九章 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学376
第一节 语言与文学的内在联系376
一 语言是文学的形式导引376
二 中国文学史的语言底蕴379
第二节 诗歌形式与语法演变382
一 原始语言的诗性特征与偶数字句诗体383
二 语法的发展与奇数字句诗体384
三 语法的发展与长短句式诗体387
第三节 诗歌格律与语音发展390
一 民族语音系统制约着民族诗律390
二 汉语语音特点与古典诗歌格律392
三 汉语语音演变与汉语诗律的演变397
第四节 诗歌音律形象与汉语音韵的人文理据401
一 古典诗歌的深层结构——音律形象401
二 汉语词音的以声象意402
三 汉语词汇的衍声象意408
四 诗歌音律形象与词音的象征功能410
第十章 古代文化典籍417
第一节 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417
一 金刻418
二 石刻418
二 简策421
四 缣帛423
五 雕版与活字424
第二节 古代文化典籍概览424
一 经学著作430
二 史学著作433
三 诸子百家439
四 诗文集442
五 类书446
六 丛书450
第十一章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使用455
第一节 古代汉语工具书概说455
一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作用455
二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种类455
三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使用方法456
第二节 常用古代汉语工具书简介457
一 字典类457
二 词典类461
三 类书类471
四 书目类474
第十二章 文言文的翻译与写作475
第一节 文言今译的意义与标准479
第二节 文言今译通向“信”“达”“雅”的途径484
一 译文之“信”所涉及的问题485
二 译文之“达”所涉及的问题486
三 译文之“雅”所涉及的问题487
第三节 文言文的写作488
一 语句的表达489
二 篇章组织490
1995《新文化古代汉语 第2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申小龙,宋永培主编 1995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古代汉语 第2册
- 199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第一册
- 1962
-
- 古代汉语 中册
- 1982
-
- 古代汉语 (上册)
- 1998
-
- 古代汉语 下册
- 1983
-
- 古代汉语(下册)
- 1983年06月第1版 北京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中册)
- 1983年06月第1版 北京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上册
- 1996.09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下册)
- 1997年 山东大学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上册)
- 1983年06月第1版 北京出版社
-
- 古代汉语辅导资料 第2册
- 华东师范大学业余教育处
-
- 现代汉语 第2册
- 1957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第2册
- 1981 北京:中华书局
-
- 古代汉语 下 第2分册
- 1964 北京:中华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