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石油天然气储层及储层地质学的概念1

一、储集岩与储层的概念1

二、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的概念1

第二节 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及内容2

一、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的研究意义2

二、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

一、中国石油天然气储层研究简史3

第三节 石油天然气储层研究现状3

二、国外石油天然气储层研究近况5

第二章 沉积成因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分类6

第一节 碎屑岩的岩石学特征6

一、颜色6

二、砂岩的物质组成6

三、碎屑岩的结构11

四、碎屑岩的构造13

五、碎屑岩的粒级分类20

六、砂岩的成分分类20

一、火山碎屑岩的主要岩石学特征22

第二节 火山碎屑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分类22

二、火山碎屑岩的分类23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分类25

一、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25

二、碳酸盐岩的结构25

三、碳酸盐岩的特殊构造28

四、碳酸盐岩的分类29

第一节 沉积环境的识别标志及沉积环境分类31

一、沉积环境的识别标志31

第三章 沉积环境分类及碎屑岩储层沉积环境31

二、沉积环境分类32

第二节 沙漠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32

一、沙漠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特征33

二、沙漠环境沉积层序34

三、沙漠环境储集岩体特征34

第三节 冲积扇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35

一、冲积扇环境及其沉积特征36

二、冲积扇环境沉积层序36

三、冲积扇沉积模式37

第四节 河流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38

四、冲积扇环境储集岩体特征38

一、河流环境及其沉积特征39

二、河流环境沉积层序40

三、河流环境储集岩体特征43

第五节 湖泊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46

一、湖泊沉积亚环境及其沉积特征46

二、湖泊沉积模式47

三、湖泊环境储集(砂、砾)岩体特征49

四、湖泊中与砂岩发育有关的各类沉积环境的沉积层序49

二、滨岸环境的沉积层序59

三、滨岸环境储集岩体特征59

第六节 滨岸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59

一、滨岸亚环境及其沉积特征59

第七节 障壁滨岸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60

一、障壁岛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60

二、泻湖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61

三、潮坪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63

四、潮汐通道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64

五、潮汐三角洲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64

六、河口湾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66

第八节 海洋三角洲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67

一、海洋三角洲的主要类型68

二、河控三角洲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68

三、浪控三角洲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71

四、潮控三角洲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72

第九节 扇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沉积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73

一、毯状砂岩沉积及储集岩体特征75

二、沙波砂岩沉积及储集岩体特征75

第十节 浅海陆棚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75

三、线形砂岩沉积及储集岩体特征76

四、潮下席状砂岩沉积及储集岩体特征79

第十一节 海洋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82

一、海底扇浊流沉积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82

二、非扇浊流沉积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84

第四章 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环境87

第一节 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分类87

第二节 陆棚(连陆)、孤立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及沉积亚环境划分87

一、陆棚(连陆)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及沉积亚环境划分87

二、中国南方上古生界陆棚(连陆)碳酸盐台地、孤立碳酸盐台地综合沉积模式及沉积亚环境的划分89

第三节 碳酸盐潮坪环境及储集岩发育特征93

一、超咸潮坪—萨勃哈潮坪环境及储集岩发育特征93

二、正常海洋潮坪环境及储集岩发育特征95

第四节 碳酸盐浅滩环境及储集岩发育特征95

一、碳酸盐浅滩亚环境特征及沉积模式95

二、碳酸盐浅滩的沉积层序及储集岩发育特征97

第五节 生物礁环境及其储集岩发育特征99

一、生物礁沉积亚环境及成礁模式99

二、生物礁的沉积层序及储集岩发育特征100

第六节 海洋深水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储集岩发育特征103

一、孤立碳酸盐台地台缘斜坡和台间海槽沉积亚环境及储集岩发育特征103

二、陆棚(连陆)碳酸盐台地前缘斜坡、海槽亚环境及储集岩发育特征106

三、碳酸盐缓坡沉积亚环境及储集岩发育特征107

第七节 湖泊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其储集岩发育特征110

一、湖泊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分布及其沉积模式110

二、藻礁沉积环境及其储集岩发育特征111

三、湖泊碳酸盐滩、坝沉积环境及其储集岩发育特征113

四、湖泊藻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114

第五章 储层的主要物理性质115

第一节 孔隙度115

一、孔隙度的概念及类型115

二、裂隙度116

三、孔隙度的影响因素116

第二节 渗透率118

一、渗透率的概念及类型118

三、渗透率的影响因素119

二、碳酸盐岩的渗透率119

四、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120

第三节 饱和度120

一、饱和度的概念120

二、原始含油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或含水饱和度121

三、残余(剩余)油饱和度与自由水饱和度121

第四节 岩石的比表面122

一、岩石比表面的概念122

二、岩石比表面的计算122

第二节 砂岩储集岩的孔隙与喉道类型以及孔隙结构特征124

一、砂岩储集岩的孔隙类型124

第一节 孔隙结构的基本概念124

第六章 储层孔隙结构124

二、砂岩储集岩中次生孔隙的鉴定标志128

三、砂岩储集岩的喉道类型129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岩的孔隙与喉道类型以及孔隙结构特征130

一、碳酸盐岩储集岩的孔隙分类130

二、碳酸盐岩储集岩的主要孔隙类型132

三、碳酸盐岩储集岩的喉道类型134

四、碳酸盐岩储集岩中的孔隙结构135

第四节 毛细管压力法研究储集岩孔隙结构136

一、压泵法研究孔隙结构的基本原理137

二、毛细管压力曲线的解释与应用138

三、应用毛管压力—饱和度曲线确定孔隙、喉道大小和分布140

第五节 孔隙结构参数140

一、反映喉道大小的参数140

二、反映喉道分选程度的参数141

三、反映孔喉连通性及控制流体运动特征的参数143

第一节 碎屑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145

一、主要成岩作用对碎屑岩孔隙发育的影响145

第七章 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145

二、有机成岩作用与无机成岩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砂岩储层次生孔隙152

形成的影响152

三、砂岩次生孔隙发育带预测155

四、重要成岩事件对砂岩储层孔隙形成与演化的影响157

五、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及其标志159

第二节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161

一、主要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161

二、碳酸盐岩成岩阶段划分及其标志166

二、加拿大彭比纳油田的储层非均质性分类168

三、裘亦楠的分类(1987,1989)168

第一节 储层非均质性分类168

一、韦伯的分类168

第八章 储层非均质性168

第二节 层内非均质性170

一、沉积构造171

二、层内不连续薄夹层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175

第三节 平面非均质性176

一、砂岩体几何形态及各向连续性176

二、砂岩体的连通性178

三、砂岩体内渗透率、孔隙度在平面上的非均质性178

第四节 层间非均质性180

第一节 母岩性质及物源供应对储层发育的影响181

一、母岩组合特征影响碎屑岩的成分及岩石类型181

二、物源供应影响碎屑岩储层及其孔隙的发育181

三、母岩组分的稳定性影响碎屑岩储层的储集性181

第二节 岩石组分、结构与构造对储层发育的影响181

一、岩石的组分影响孔隙发育181

第九章 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181

第三节 构造地质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182

一、区域构造背景与储集岩的发育182

二、岩石组构(结构、构造)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182

二、构造变动、断裂活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183

第四节 气候对储层发育的影响184

一、气候影响风化产物的性质及储集岩的成因类型184

二、气候影响储集岩岩石类型184

第五节 沉积环境控制储层发育184

一、碳酸盐台地台内礁储集岩体的发育特征184

二、碳酸盐台地台内滩、台坪滩储集岩的发育特征185

三、碳酸盐台地边缘礁储集岩体的发育特征186

四、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滩储集岩的发育特征186

一、压实作用187

第六节 成岩作用对储集岩及其孔隙发育的影响187

二、胶结作用188

三、压溶作用对储层储渗性的影响189

四、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储渗性的影响190

五、溶蚀作用对储层储渗性的影响190

第十章 岩浆岩、变质岩、泥岩储层193

第一节 概述193

第二节 火山岩储层193

一、概述193

二、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194

三、火山岩相198

四、火山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及孔隙组合类型199

五、火山岩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气性201

六、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类型203

第三节 侵入岩储层203

一、概述203

二、侵入岩储层的孔隙类型203

二、断块型块状油气藏204

一、岩浆岩潜山油气藏204

第四节 岩浆岩油气藏的类型204

三、侵入岩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气性204

三、断块型层状油气藏206

四、断块、岩性油气藏206

五、浅成侵入岩岩性油气藏208

六、与岩浆岩有关的油气藏208

七、火山岩储层评价208

第五节 变质岩储层209

一、变质岩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及组构特征210

二、变质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210

三、古潜山变质岩储集岩体的分带214

四、变质岩储集带、储集空间组合、物性与含油气性及与油气产能的关系215

五、变质岩储层的非均质性216

六、变质岩古潜山油气藏216

七、变质岩储层评价217

第六节 泥岩储层218

一、泥岩储层概述218

二、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泥岩裂缝性储层218

三、俄罗斯泥岩裂缝性储层219

一、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技术——沉积旋回划分法221

第十一章 储层综合研究方法及其描述技术概述221

第一节 储层描述的地质技术221

二、储层划分与对比222

第二节 储层沉积环境或沉积相分析222

一、地震相分析222

二、测井相分析226

第三节 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在物性参数计算方面的应用228

一、利用测井数据计算储层孔隙度228

二、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渗透率229

三、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含油气饱和度230

第四节 储层横向预测的地震技术232

一、波阻抗反演法(合成声波测井法)232

二、波形振幅分析法232

三、三维地震技术232

四、VSP技术233

五、一维和二维地震模型技术233

六、频率分析技术233

二、储层概念模型234

一、概述234

第五节 储层地质模型234

三、储层静态模型235

四、储层预测模型238

第十二章 实验测试技术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239

第一节 概述239

第二节 储层实验测试技术239

一、岩心观察239

二、薄片鉴定240

三、储层物性测定241

四、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242

五、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244

六、矿物中包裹体测温245

七、X射线衍射分析246

八、电子探针波谱及能谱分析247

九、同位素分析247

十、储层研究中应用的其他实验测试技术250

一、岩石学研究251

二、沉积环境和相分析251

第十三章 储层评价251

第一节 单井储层评价251

三、储层孔隙类型252

四、储层成岩阶段划分标志252

五、储层温度、压力评价252

六、储层储集空间与物性评价253

七、储层含油(气)性评价254

八、储层综合评价255

一、盆地区域地质背景256

二、沉积相和储集岩体研究256

第二节 区域储层评价256

三、储层成岩作用研究258

四、储层储集性质研究258

五、储层综合评价259

第三节 开发阶段储层评价261

一、开发过程中储层评价的阶段划分261

二、开发储层的描述内容262

三、资料基础262

第十四章 粘土矿物及其他矿物组成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64

第一节 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264

一、微粒的类型265

第二节 微粒迁移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65

二、微粒迁移损害储层的主要原因266

三、地层微粒迁移的预防270

第三节 粘土膨胀性与水敏性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70

一、1:1型粘土矿物的膨胀性与水敏性271

二、2:1型粘土矿物的膨胀性与水敏性271

第四节 粘土膨胀与盐敏性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72

一、粘土水化膨胀(阶段)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72

二、粘土渗透膨胀(阶段)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72

二、砂岩的酸敏性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73

一、碳酸盐岩的酸敏性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73

第五节 酸处理过程中二次沉淀——酸敏性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73

三、酸处理(过程)对矿物水敏性及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影响275

第六节 碱处理过程中碱敏性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76

一、砂岩的碱敏性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276

二、碱处理对矿物水敏性及速敏性的影响276

第十五章 石油天然气储层研究进展279

第一节 裂缝性储层的研究进展279

一、储层构造裂缝分类279

三、储层构造裂缝的主要参数280

二、储层构造裂缝的主要描述内容280

四、储层构造裂缝的识别与预测282

第二节 地震信息及其综合模式识别在储层横向预测中的应用285

一、地震信息在储层预测中的作用285

二、地震信息的综合模式识别及其在储层横向预测中的应用286

第三节 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在湖泊沉积层序研究中的进展290

一、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290

二、中国沉积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进展292

及储层预测中取得较大进展294

三、借鉴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在我国湖泊沉积层序划分294

第四节 低渗透性储层在油气勘探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97

一、低渗储层研究概况297

二、四川盆地部分低渗储层研究概况297

第五节 深层油气藏勘探的突破促进深层储层研究的发展298

一、深层储层研究概况298

二、塔里木盆地深层储层299

三、东濮凹陷深层储层302

四、世界深层油气藏的特征303

参考文献305

1998《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方少仙,侯方浩主编 1998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