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情感论》
作者 | 童庆炳主编;程正民副主编;李春青著 编者 |
---|---|
出版 |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1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060570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5411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出版说明1
总序 童庆炳 程正民3
引言7
第一章情感的结构与功能9
第一节 近现代情感心理学扫描10
第二节 情感结构构成15
第三节 情感功能维度22
第四节 情感与艺术活动的一般关系28
第二章人类的艺术活动与情感解放32
第一节 趋优本能与情感压抑33
第二节 艺术活动与情感宣泄36
第三节 艺术活动与情感解放38
第四节 宣泄与升华的相互作用43
第三章艺术家的表情冲动与唤情意识49
第一节 艺术活动的二重动因49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深层动力:表情冲动50
第三节 表情冲动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54
第四节 艺术创作的理性规范:唤情意识58
第四章艺术情感的生成66
第一节 艺术情感界定66
第二节 艺术情感的三级生成72
第三节 艺术情感的心理过程81
第五章艺术情感对艺术思维方式的决定作用87
第一节 情感对认知的一般影响87
第二节 情感模式与审美意象91
第三节 情感、想象、直觉一体化95
第六章艺术作品的情感表现与艺术情感的形式化100
第一节 艺术表现性100
第二节 情感表现性的意义104
第三节 艺术形式与情感表现性的对应关系109
第四节 艺术形式对情感私人性的淡化116
第一节 情感语词与语词的情感性121
第七章文学语言的表情功能121
第二节 情感外化为艺术语言125
第三节 语言为情感“造型”130
第八章艺术接受的情感解放作用135
第一节 关于艺术接受动因的几种观点135
第二节 艺术接受如何舒泄人的情感139
第三节 接受主体情感心理轨迹144
第九章 艺术接受活动中主体情感模式的双向建构149
第一节 接受中的再现与表现149
第二节 情绪记忆的复现154
第三节 情感信息主体化与情感模式客体化159
第十章艺术接受主体情感领域的拓展与情感教育164
第一节 情感的可塑性与情感教育的可能性164
第二节 情感领域的拓展与深化168
第三节 情感性质的改造173
第一节 儒家情感论的演变177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艺术情感理论发展脉络177
第二节 伦理观的否定情感与艺术观的肯定情感183
第三节 苟子的艺术情感论186
第四节 审美意识觉醒时期的艺术情感论189
第五节 唐宋的两种艺术情感论194
第六节 个性意识萌芽时期的艺术情感论198
第七节 王船山的“情景”关系理论203
第十二章西方艺术理论家情感理论的发展脉络207
第一节 理性主义的艺术情感论207
第二节 黑格尔论艺术情感211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艺术情感论215
第四节 列·托尔斯泰论艺术情感223
第五节 表现主义的艺术情感理论227
第六节 克罗齐论艺术情感233
后记241
1991《艺术情感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童庆炳主编;程正民副主编;李春青著 1991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情感的栖居地 新表现艺术
- 1999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
- 情感认识论
- 1993.11 河南人民出版社
-
- 艺术论
- 1929.06 大江书铺
-
- 中国道情艺术概论
- 1997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
- 抒情的艺术
- 1989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 艺术情感
- 1986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 艺术感觉论 对于作家感觉世界的考察
- 1989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情欲艺术家
- 1994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情感狱
- 1991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 艺术·情感·理性
- 1988 工人出版社
-
- 艺术·法律·情感 刘晓庆
- 1992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情感智慧论
- 1993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情感论
- 1989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情感与思辨 摄影艺术文论选
- 1996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