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的群经辨伪学》求取 ⇩
作者 | 林庆彰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文津出版社 |
页数 | 450 ✅ 真实服务 非骗流量 ❤️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940027X — 违规投诉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5208(学习资料 勿作它用) |
下载格式 | PDF(无水印/扫描版) |

自序1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 本题研究的范围1
第二节 本题研究的价值5
第三节 前人研究成果的检讨10
第二章清初辨伪风气的兴起17
第一节 汉学传统的崩溃与宋学传统的形成17
第二节 宋学传统影响下的明代学风28
第三节 新旧传统竞争中的回归原典运动39
第四节 当时的重要辨伪学家52
第三章考辨易图65
第一节〈图〉、〈书〉的来历和衍生的问题65
第二节 清初以前的考辨78
第三节 黄氏兄弟的考辨85
第四节 朱彞尊、毛奇龄的考辨100
第五节 胡渭的考辨114
第六节 考辨易图的意义122
第四章考辨《古文尚书》125
第一节 今传《古文尚书》的来历和衍生的问题125
第二节清初以前的考辨131
一、宋元学者的考辨131
二、明代学者的考辨138
第三节阎若璩考辨《古文尚书》146
一、《尚书古文疏证》的内容146
二、阎若璩的辨伪方法155
第四节与阎氏同时考辨《古文尚书》诸家185
一、黄宗羲、顾炎武、朱彞尊185
二、马驌、胡渭、冯景197
三、姚际恒207
第五节毛奇龄和其他护卫《古文尚书》诸家221
一、毛奇龄221
二、陆陇其、李光地、李塨240
第六节 考辨《古文尚书》的意义248
第五章考辨《诗传》和《诗说》251
第一节《诗传》、《诗说》的来历和流传251
第二节 明末学者的考辨263
第三节毛奇龄的考辨271
一、从《诗经》的传授源流考辨272
二、从篇名、篇次与古不合考辨273
三、从内容与《鲁诗》遗说不合考辨276
四、从诗旨与史实不合考辨278
五、从沿袭他书考辨281
六、论断《诗传》、《诗说》的作者285
第四节清初考辨《诗传》、《诗说》诸家287
一、王士禄287
二、朱彞尊289
三、姚际恒294
第五节 考辨《诗传》、《诗说》的意义296
第六章考辨《周礼》299
第一节《周礼》的来历299
第二节清初以前的考辨304
一、宋代学者的考辨305
二、明代学者的考辨314
第三节毛奇龄的考辨323
一、毛氏论辨《周礼》的著作323
二、毛氏的辨伪方法327
三、毛氏所论《周礼》的作成年代333
第四节万斯大的考辨335
一、万氏《周官辨非》的内容335
二、万氏论辨《周礼》的方法336
三、对万氏《周官辨非》的批评351
第五节 考辨《周礼》的意义357
第七章考辨《大学》359
第一节《大学》的流传和衍生的问题359
第二节陈确的考辨369
一、从史料鉴定证明《大学》非孔曾之书371
二、从义理的分析证明《大学》不符孔门宗旨374
第三节 姚际恒的考辨381
第八章考辨《中庸》387
第一节《中庸》的流传和衍生的问题387
第二节 清初以前的考辨392
第三节姚际恒的考辨397
一、由史料证明《中庸》非孔门之书397
二、从义理的分析证明《中庸》不符孔门宗旨400
三、从义理的分析证明《中庸》思想与佛、老相合404
第四节 考辨《大学》、《中庸》的意义410
第九章考辨《石经大学》413
第一节《石经大学》的来历和流传413
第二节 明末学者的考辨420
第三节 清初学者的考辨424
第四节 考辨《石经大学》的意义430
第十章结论431
重要参考书目435
1990《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庆彰著 1990 北京:文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资料,我会当即受理并将完整450页PDF电子档下载地址发送给你(有违法规的内容无法受理)。
高度相关资料
-
- 古书辨伪四种
- 1935
-
- 辨伪·释疑·解惑
- 1990
-
- 辨伪丛刊 诗疑
- 1935
-
- 古董辨伪防伪知识大全
- 1993
-
- 唐人辨伪集语
- 1935
-
- 群经音辨
- 1985
-
- 朱熹辨伪书语
- 1933
-
- 怎样辨别真伪
- 1946
-
- 钱钞辨伪
- 1993
-
- 魔术与伪科学辨析
- 1999
-
- 群经音辨
- 1939
-
- 古籍辨伪学
- 1986
-
- 群经音辨辨字音清浊门疏证
- 1973
-
- 古籍辨伪学全1册
- 1986
-
- 唐人辨伪集语
- 1963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