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现时代》

目录1

序 熊复1

一 绪论1

从共产主义思想到共产主义运动2

现时代的基本特征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7

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斗争阵地23

二 共产主义世界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29

当代共产主义世界的阵容30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吸引力33

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成就4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势47

正视现实,继续前进55

三 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65

超越:现实社会主义的能动性66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并存与发展73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趋同论”批判77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新论证86

现实社会主义——世界的新兴力量99

四 社会主义改革的回顾与前瞻109

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110

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就与问题114

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119

社会主义改革的稳定与秩序129

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与前景140

五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与现实145

公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批判146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和基础152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巨大优越性157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与完善162

回答《私有制宣言》170

六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多元化”口号175

所谓“社会主义多元化”176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性质184

社会主义社会的利益关系190

工人阶级执政党及其社会政策199

解决社会矛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6

七 社会主义民主与舆论监督213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214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是一个过程216

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作用220

马克思主义舆论监督观的发展232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舆论监督实践241

实施社会主义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249

社会主义舆论监督的社会制约与自律255

八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再探讨271

作为战略任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7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278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28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29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299

九 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与党的建设重心309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历史与现实的选择3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善党的领导316

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322

把党建设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326

十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流337

战后社会主义的兴起及其意义338

社会民主主义的变迁及其影响341

“社会民主主义”的问题与实质348

旗帜在共产主义者手中355

把社会主义的事情做好362

十一 马克思主义未来观与共产主义前途367

马克思主义未来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68

评西方学者对人类未来的猜测376

新科学技术革命与共产主义389

驳“共产主义渺茫论”397

结语402

后记405

1992《社会主义与现时代》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俞思念,唐惠虎主编 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1993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 PDF版)
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
模索する现代社会主义(1981年05月第1版 PDF版)
模索する现代社会主义
1981年05月第1版 世界思想社
哲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8 PDF版)
哲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88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1949 PDF版)
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1949 天下图书公司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1985 PDF版)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
198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现代社会主义会计构造(1983 PDF版)
现代社会主义会计构造
1983 株式会社大月书店
列宁主义与现时代(1997 PDF版)
列宁主义与现时代
1997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57 PDF版)
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957 北京:作家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1998 PDF版)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1998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人(1991 PDF版)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人
1991 重庆:重庆出版社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1991 PDF版)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
1991 北京:北京出版社
社会主义与民主(1991 PDF版)
社会主义与民主
1991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现代社会主义经济(1986 PDF版)
现代社会主义经济
1986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现代社会主义问题(1996 PDF版)
现代社会主义问题
1996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