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新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第1辑》求取 ⇩

第一章新旧合同法比较1

一、市场与规则:原合同制度的不足与新合同法的诞生1

二、继承与超越:合同法的若干新制度7

(一)自愿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7

(二)要约和承诺制度9

(三)缔约过失责任制度15

(四)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制度和效力待定的合同制度17

(五)代位权制度和撤销权制度24

(六)预期违约制度和强制履行制度27

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合同法对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刻影响31

第二章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36

一、意思自治原则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背景36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内涵及理论基础39

(一)理论界关于意思自治原则内涵的几种观点39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理论基础40

三、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演变及发展42

(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演变42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衰落43

(三)意思自治原则的新发展与扩张45

四、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中国之评价50

(一)当事人意思自治与民法本质特征的联系50

(二)对原三个合同法及新合同法中意思自治原则的思索与评价53

五、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57

(一)进一步强化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作为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意识58

(二)灵活、准确地适用诚实信用原则60

第三章合同中的抗辩权63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概述63

(一)抗辩与抗辩权63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含义65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产生与发展69

(一)外国法律关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规定69

(二)对我国法律关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考察72

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与范围75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75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80

四、同时履行抗辩权关联的几个问题86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与违约86

(二)中止履行与同时履行抗辩权93

(三)合同终止与同时履行抗辩权96

(四)解除合同与同时履行抗辩权97

(五)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100

第四章合同债权的对外效力103

一、债权对外效力的法律意义103

(一)债权对外效力的涵义103

(二)债权对外效力的法律后果105

(三)债权对外效力的确立过程107

二、债权对外效力的立法例与性质比较113

(一)罗马法中债权对外效力的标志113

(二)现代民法中债权的对外效力115

(三)债权对外效力的法律性质116

三、债权对外效力制度的适用119

(一)债权人的代位权119

(二)债权人的撤销权126

四、适用代位权和撤销权应注意的问题134

(一)适用代位权应注意的问题134

(二)适用撤销权应注意的问题137

第五章合同中的代理及效力141

一、两大法系代理制度的异同141

(一)关于代理的概念142

(二)关于本人与代理人对第三人的责任145

二、代理的概念及构成要件150

(一)我国的代理法律制度150

(二)代理的概念及构成要件151

三、无权代理的认定及法律后果156

(一)无权代理的概念156

(二)无权代理的类型158

(三)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160

(四)关于无权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内容165

四、表见代理的认定及法律后果167

(一)表见代理的概念及构成要件169

(二)表见代理的类型174

(三)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180

第六章合同义务扩张与人权保障182

一、合同义务概述182

(一)合同义务界定及其地位182

(二)合同义务的分类184

二、人权保障的发展及现状188

三、合同义务扩张是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192

四、合同义务扩张的内容和范围196

(一)先合同义务197

(二)附随义务205

(三)后合同义务210

五、合同义务扩张的其他形式214

(一)主给付义务方面214

(二)从给付义务方面216

(三)强制缔约义务216

(四)“附保护第三人之义务”217

(五)“道德上的义务”219

第七章所有权转移与风险责任222

一、所有权转移222

(一)所有权转移的基本含义223

(二)所有权转移的种类226

(三)西方各主要国家法律关于所有权转移的规定229

(四)我国合同法关于所有权转移规定的理解234

(五)关于所有权转移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理解250

二、关于风险负担问题255

(一)风险的概念及其法律意义256

(二)关于风险转移的几种学说258

(三)我国合同法关于风险转移规定的理解262

第八章合同中免责条款及效力273

一、免责条款概述273

(一)免责条款概念及特征273

(二)免责条款的分类274

(三)免责条款与不可抗力条款的区别276

(四)免责条款带来的法律问题277

(五)控制免责条款的对象和方法279

二、免责条款的订入合同281

(一)免责条款订入合同的积极要件282

(二)免责条款订入合同的消极要件288

(三)免责条款订入合同与系列交易问题290

三、免责条款的效力认定293

(一)我国法律关于免责条款的效力认定体系293

(二)关于免责条款效力的具体分析296

第九章无效合同责任及法律后果307

一、无效合同的界定及其特征307

(一)无效合同自始无效309

(二)无效合同中可能仍有有效条款309

(三)无效合同的认定与合同成立后双方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无关310

二、原无效合同制度的弊端311

(一)规定凡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无效,大大扩展了无效合同的范围312

(二)将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规定为无效合同不尽科学313

(三)对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合同是否无效,规定不一致,无统一标准315

(四)原三个合同法都没有规定可撤销的合同制度316

(五)对效力待定的合同规定极不完善318

三、对新合同法有关无效合同制度的理解与认识318

(一)关于无效合同318

(二)关于可撤销合同327

(三)关于效力待定的合同330

(四)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333

四、审判实践中与无效合同有关的几个问题336

(一)审理有关无效合同纠纷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336

(二)企业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是否无效的问题338

(三)无效合同与法人行为能力的关系问题339

(四)关于有过错方的赔偿责任问题340

第十章赔偿损失金额的构成因素和计算方法344

一、关于赔偿金的性质344

二、影响赔偿额计算的因素347

(一)损害的构成因素347

(二)赔偿额计算的构成因素348

三、赔偿额计算的方法350

四、几种违约形态的损害赔偿额计算355

(一)不履行合同义务355

(二)不适当履行时357

(三)迟延履行时359

(四)预期违约时361

五、价格、时间、地点对赔偿额计算的影响364

(一)价格364

(二)时间366

(三)地点371

六、赔偿额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371

(一)修补因果关系371

(二)机会丧失的损害赔偿374

第十一章违约责任构成及法律后果377

一、归责原则的选择377

(一)归责原则的概念分析377

(二)归责原则的作用378

(三)外国合同法对归责原则的选择379

(四)我国合同法对归责原则的选择380

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385

(一)违约责任构成要件的概念385

(二)违约责任构成要件的中外比较385

(三)严格责任原则下的违约责任构成要件386

(四)违约责任构成要件与违约责任适用条件的区别386

三、违约行为形态387

(一)违约行为及其形态的概念分析387

(二)违约形态的历史考察390

(三)新合同法规定的违约形态391

四、违约责任形式404

(一)继续履行405

(二)采取补救措施407

(三)赔偿损失409

(四)违约金415

(五)定金责任416

第十二章合同解释的理论与规则420

一、合同解释的基础性问题420

(一)合同解释的主体421

(二)合同解释的目的和对象424

(三)合同解释的性质430

二、合同解释的规则434

(一)概述434

(二)合同解释的依据437

(三)合同解释的因素444

1999《合同法新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第1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家琛主编;李世成,刘巧英,王启庭,耀振华,颜桂芝,栾黎,张 1999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