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1

社会生义公有制建立的历史必然性1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途径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14

劳动者共同占有14

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16

社会只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20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0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2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条件下的其他所有制形式35

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体所有制35

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36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客观依据39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要素的结合42

社会主义生产的要素42

社会主义生产要素的结合4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征48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性质48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时间50

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53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性质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相互关系57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59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61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物的表现64

社会主义社会物质利益的特征65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利益66

社会主义社会物质利益体系68

调节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原则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77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77

第三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77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性质81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物质表现86

第二节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88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的内涵88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主要途径9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与需要的关系97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与需要关系的特殊表现97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矛盾10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0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点和要求10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导作用104

基本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现阶段作用的特点107

第四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必然性111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111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形式114

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1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119

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119

影响比例关系的因素127

最优比例关系1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133

国民经济计划的依据133

国民经济计划的主要任务136

国民经济计划的主要原则141

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方法145

第五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及其特点152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152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156

社会主义商品的内在矛盾15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161

社会主义货币的本质及其作用161

我国的人民币16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166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166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作用的特点168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171

价格基础17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179

价格构成181

价格形式185

第五节 社会主义社会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87

社会主义社会市场调节的必要性187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0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1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客观依据193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实质193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客观必然性195

企业的自主权19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基本特征199

企业的经济责任202

企业的物质利益2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中心目标207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实质207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表现210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意义21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218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218

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226

社会主义企业的利润230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2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233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233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特点和作用2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239

计划调拨的形式239

商业部门媒介的形式241

生产部门的自销形式243

集市贸易的形式2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245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费用245

降低流通费用的途径及其意义248

社会主义的商业利润251

商品供求矛盾是社会主义商品流通领域的主要矛盾252

第四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领域的供求矛盾和供求规律252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供求趋向平衡的客观必然性253

运用商品供求规律实现商品供求平衡255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对外贸易257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必要性257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259

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式261

第八章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和信贷26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264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264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渠道265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律26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信贷270

社会主义信贷的必要性270

社会主义信贷的本质272

社会主义信贷的形式274

社会主义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27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利息和利息率279

社会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本质279

社会主义利息的作用280

社会主义的利息率280

第四节 社会主义银行282

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282

社会主义银行的职能和作用283

我国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288

第五节 信贷收支的平衡289

信贷资金平衡的重要意义289

实现信贷收支平衡的途径291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2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93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293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95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2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300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301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302

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306

第三节 社会主义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306

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307

社会主义国家预算及其构成312

社会主义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313

第四节 财政收支的平衡316

财政收支平衡的意义316

财政赤字的危害318

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途径319

搞好四大平衡之间的统一平衡3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324

第十章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324

第二节 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和作用327

按劳分配规律的基本要求327

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的规定性329

按劳分配规律的作用331

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334

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336

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的本质和形式33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和奖金339

奖金和津贴342

工资和劳动生产率344

农业集体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346

第四节 农业集体经济的劳动报酬346

农业集体经济劳动报酬的形式348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35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基本特征3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类型355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355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3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361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及其实现条件361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365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积累和消费368

社会主义社会的积累基金及其使用368

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基金及其使用371

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372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积累规律和人口规律378

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378

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379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38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及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然性383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383

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86

第二节 马列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见388

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388

共产主义社会是彻底摆脱了旧社会传统或痕迹的社会389

共产主义社会是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社会393

1982《政治经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上海财经学院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编 1982 上海财经学院《财经研究》编辑部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