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
作者 | 中国硅酸盐学会,冯先铭,安志敏,安金槐,朱伯谦,汪庆正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文物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57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68·108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4323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言1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约1万年—4000年前)1
第一节 陶器的起源1
目次1
第二节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3
第三节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23
第四节 其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陶器29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及其影响36
第二章 夏商周春秋时期的陶瓷(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51
第一节 陶器的发展52
第二节 灰陶器和白陶器56
第三节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74
第四节 建筑用陶和其他陶制品81
第五节 中原以外各区的陶瓷生产86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陶瓷94
第三章 战国秦汉时期的陶瓷(公元前475—公元220年)94
第二节 秦汉陶瓷产品的品种和产地106
第三节 秦汉时期原始瓷的复兴与瓷器的出现122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公元220年—589年)136
第一节 江南瓷窑的分布和产品的特点137
第二节 江南地区制瓷工艺的成就149
第三节 北朝的瓷业162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制陶工艺的发展170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陶瓷(公元581—960年)180
第一节 隋代陶瓷业的发展181
第二节 唐五代的青瓷191
第三节 唐五代的白瓷202
第四节 唐代黄釉、黑釉、花釉和绞胎瓷器208
第五节 唐代的三彩陶器和陶瓷雕塑214
第六节 唐五代陶瓷造型与装饰219
第七节 唐五代陶瓷的外销224
第六章 宋、辽、金的陶瓷(公元960—1279年)227
第一节 定窑及磁州窑系诸窑232
第二节 耀州窑与钧窑系诸窑251
第三节 青白瓷与龙泉窑系诸窑264
第四节 宋代黑釉瓷器的生产277
第五节 汝窑、哥窑与官窑284
第七章 宋、辽、金的陶瓷(续)(辽公元928—1125年,金公元1115—1234年)294
第六节 宋瓷的造型与纹饰294
第七节 宋代瓷器的外销306
第八节 辽的陶瓷312
第九节 金的陶瓷324
第八章 元代的陶瓷(公元1271—1368年)331
第一节 元代的主要窑场和著名瓷器332
第二节 元代景德镇制瓷业的新成就338
第三节 元代瓷器的造型与装饰346
第四节 元代瓷器的对外输出352
第九章 明代的陶瓷(公元1368—1644年)357
第一节 瓷业中心景德镇和御器厂358
第二节 景德镇的青花瓷及其他瓷器370
第三节 明代景德镇以外的民营陶瓷业390
第四节 明代瓷器的造型、装饰和款式399
第五节 明代瓷器输出和中外制瓷技术交流408
第十章 清代的陶瓷(公元1644—1911年)415
第一节 景德镇制瓷业的兴盛与繁荣415
第二节 景德镇以外的陶瓷业438
第三节 清代瓷器的造型、装饰和款式443
第四节 清代瓷器的输出450
后记455
1982《中国陶瓷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冯先铭,安志敏,安金槐,朱伯谦,汪庆正主编 1982 北京:文物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陶瓷 广东陶瓷
- 1983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中国陶瓷
- 1999
-
- 中国陶瓷发展简史
- 1981.03
-
- 中国陶瓷简史 法文
- 1996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中国陶瓷简史 英文
- 1996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中国陶瓷史
- 1936 台湾商务印书馆
-
- 中国陶瓷史话
- 1985 明文书局
-
- 中国陶瓷 2 汉·唐陶瓷
- 1986 光复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国陶瓷
- 1988 淑馨出版社
-
- 中国陶瓷美术史
- 1993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
- 长沙窑瓷绘艺术
- 1994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中国陶瓷史
- 1984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陶瓷史话
- 1982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陶瓷
- 1996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