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批判大纲》
作者 | 李培庚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60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101796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4279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论1
第一篇 美的本质1
目录1
第一章 美学探讨中的客观派——兼评蔡仪同志的美学观3
第一节 一种物质属性不能构成审美对象4
第二节 美的规定性到哪里去找8
第三节 马克思的两段话16
第二章 美学探讨中的主观派22
第一节 从规定美感的性质入手不是办法22
第二节 评克莱夫·贝尔28
第三节 审美主体不是不受制约的思维44
第一节 片面的唯物主义观点50
第三章 美学探讨中的生理派50
第二节 评鲁道夫·安海姆53
第三节 关于测试72
第四章 美学探讨中的社会学派——李泽厚美学观剖析80
第一节 美学要有自己独特的对象81
第二节 关于“历史积淀说”92
第三节 审美与认识论99
第五章 美的本质就是人的生命力107
第一节 美有它自身的内容和形式107
第二节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115
第三节 生理内容和社会内容的统一体126
第四节 真、善、美和知、情、意134
第二篇 美的形态——审美发展史纲143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美的形态149
第一节 形式和样式149
第二节 样式的出现先于艺术151
第三节 原始社会美的形态——图腾崇拜154
第二章 从希腊雕刻看奴隶占有制时代美的形态157
第一节 一个生产上和道义上的进步157
第二节 奴隶制时代美的形态——强力159
第三节 裸体和圆雕是强力最好的形式和样式160
第四节 美的形态和阶级166
第五节 奴隶主阶级把强力推向残暴173
第三章 从中国古典绘画看封建时代美的形态178
第一节 德行是封建时代美的形态178
第二节 封建时代建筑的蓬勃兴起183
第三节 中国封建时代的人物画186
第四节 中国封建时代的山水画191
第五节 中国封建时代的花鸟画200
第六节 地主阶级把德行推向禁欲主义205
第四章 从西欧油画看资本主义美的形态213
第一节 萌发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213
第二节 拓展期——17世纪的荷兰绘画224
第三节 成熟期——18、19世纪的法兰西绘画236
第四节 延伸期——19世纪的俄罗斯绘画253
第五章 资本主义美的形态向对立面转化264
第一节 印象派的历史使命——转轨266
第二节 抛开自然规律的印象后派285
第三节 现代派的三位先驱者296
第四节 万变不离其宗的现代诸流派309
第五节 妄为的社会后果324
第六章 社会主义时代美的形态331
第三篇 审美对象343
第一章 审美内蕴345
第一节 审美内蕴和艺术346
第二节 审美内蕴和阶级斗争350
第三节 审美内蕴和美的形态355
第二章 审美对象不是事物359
第一节 审美对象不是现成的东西360
第二节 审美对象是美的形态的体现368
第三节 艺术灵感是对审美对象的发现和把握371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现实性和幻想性375
第三章 审美对象的几个主要特征375
第二节 审美对象的完整性和有机性379
第三节 审美对象的倾向性和独立性386
第四章 审美对象的内容和形式397
第一节 形象的美学定性397
第二节 典型的美学定性402
第三节 典型化要以一个审美对象为基础412
第五章 审美关系和审美态度419
第六章 审美对象的样式化433
第一节 样式的特性是由物质载体决定的435
第二节 引线和对象441
第三节 略谈文学对象444
第四节 略谈影视对象452
第五节 略谈绘画对象459
第七章 谈谈所谓形象思维477
第一节 提出形象思维论的根本目的究竟何在?477
第二节 形象思维有根据吗?479
第三节 把思维分成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合逻辑吗?483
第四节 艺术是形象的吗?484
第五节 艺术要表现什么本质?485
第六节 个性化和情感不是灵丹妙药487
第七节 从思维高度看艺术并不特殊489
第八节 还是艺术方法这个名称好490
第八章 “艺术语言”问题493
第一节 语言实质的客观性495
第二节 符号和对象不容混淆498
第三节 为表现自我制造符号501
第四节 解说现代派的后现代理论503
第五节 辩护在顽强地继续507
第九章 关于传达情感510
第一节 情感的基本特征512
第二节 略谈苏珊·朗格521
第三节 情感的传达529
第十章 审美作用540
第一节 审美的范围540
第二节 所谓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546
第三节 艺术的作用就是审美553
修订后记560
1999《美学批判大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培庚著 1999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哥达纲领批判》学习笔记
- 1972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学习《哥达纲领批判》笔记
- 1971
-
- 判断力批判 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 1964年01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
- 学习《哥达纲领批判》札记
- 1974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学习《哥达纲领批判》体会
- 1974 浙大革委员会政工组资料室
-
- 《哥达纲领批判》 教学讲义
- 1972
-
- 《哥达纲领批判》学习参考纲要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学习《哥达纲领批判》记笔
- 1971
-
- 批判理论的批判 评马尔库塞的哲学与美学
- 1994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哥达纲领批判
- 193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大学生批判
- 1999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 《哥达纲领批判》学习体会
- 197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哥达纲领批判》学习参考纲要
- 197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判断力的批判 上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 196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美感 美学大纲
- 198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