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与文艺现实》
作者 | 黄世瑜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6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70813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3994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1
自序1
文学批评1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文学批评1
热爱文学,了解作家1
目录1
历史的美学的观点6
比较的方法10
文学批评的广阔天地12
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理论15
二、正确评价民族文化传统——学习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理论15
有分析有批判地对待民族文化16
不能全盘否定民族文化传统20
马克思提出的“世界文学”之我见24
三、文学批评的多样化28
文学批评也要多样化28
发挥文学批评的个性30
提倡争鸣,避免盲从31
四、现实主义在当今33
自觉地把握时代的脉搏35
艺术表现的出新36
倾听现实主义呼唤声37
文艺·生活·政治41
五、文学的真实性41
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41
具体描写的真实与感情的真实45
六、文学的倾向性48
对倾向性的理解48
倾向性与真实性的关系………………(49)七、政治热情与生活积累54
八、政治观点与艺术内容57
尊重支持,促进互补62
九、政治家与文学家——列宁与高尔基62
高尔基对人类的贡献中融合着列宁的心血67
作家与创作69
十、作家在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69
重视艺术创造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70
表现自我与反映生活内在规律种种73
十一、“春蚕吐丝”——马克思谈创作78
马克思的比喻78
创作出自内心,贵在自然80
十二、激情与诗83
马克思青年时代的诗歌创作83
马克思对诗歌创作的自我批评86
列宁《一本有才气的书》89
十三、作家的才、学、识89
作家的才、学、识92
十四、作家创作过程中的形象思维特点98
创作过程始终不脱离具体的有个性的感性形象98
形象思维离不开想象101
形象思维的过程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103
十五、作家的选择与创作的意义106
十六、塑造形象与反映问题111
十七、马克思恩格斯与“这一个”115
作家·人物·读者115
黑格尔的“这一个”与恩格斯论典型人物116
“这一个”的典型性与典型意义120
“这一个”的个性描写124
十八、作家和他的人物、读者129
作家和他笔下的人物129
作家·人物·读者134
十九、人物描写借鉴141
人物的肖像描写141
人物的感情描写145
人物的心理描写149
人物的性别心理描写153
通俗文学157
二十、马克思恩格斯与民歌157
爱情的歌158
政治民歌160
民歌是反映人民生活和情绪的镜子165
二十一、通俗文学在当今172
通俗文学含意种种172
通俗文学在资本主义社会174
通俗文学在我国当今176
学习不能止于结论179
学习与方法179
二十二、学习知识与止于结论——列宁谈学习179
有分析地学习人类积累的知识182
二十三、辩证地分析文艺问题——向鲁迅学习184
文学与革命184
“亮色”与“光明的尾巴”187
不“趋时”与不“苟安”191
附录:195
1、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演变及理论特征195
2、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几个理论问题215
1992《马列文论与文艺现实》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世瑜著 1992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列文论辨析
- 1988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马列文艺论著概要
- 1998.02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列宁论文化与艺术
- 北方出版社
-
- 列宁论文学与艺术 1
- 196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列宁论文学与艺术
- 196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列宁论文化与艺术
- 1949 苏南新华书店
-
- 马恩列斯文艺论著选读
- 1981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马列文论教程
- 1989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马列文论研究
- 198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马列文论导读
- 1991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马列文论选注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马列文论引论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实践论与文艺创作
- 1951 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
-
- 马列文论百题
- 1982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列宁论文学与艺术
- 1983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