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掌握的文言虚词》

A1

1

B2

2

2

彼(“彼此”)3

3

4

4

便5

5

6

C6

6

7

7

8

8

9

D10

10

10

11

得(“得无”)11

12

13

13

E14

俄(“俄顷”“俄而”)14

而(“而已”)14

18

18

F19

19

20

21

22

23

23

24

G25

25

25

26

26

27

28

29

30

H30

何(“何如”“何若”“何以”何为”“何由”)30

31

32

33

34

j35

35

36

37

几(“几何”)38

既(“既己”“既而”)38

39

40

41

41

42

嗟(“嗟乎”)42

42

43

43

44

45

45

45

46

46

K47

47

48

L49

49

49

50

M50

50

51

51

莫(“莫若”“莫如”)52

53

奈(“奈何”)54

54

P55

55

Q55

55

57

57

58

59

60

R60

然(“然而”“然则”)60

62

如(“如此”“如是” “如何”“何如”“如……何”)63

若(“若此”“若是”“不若”)64

S66

66

66

少(“小时”“少间”)67

67

68

69

69

70

是(“是故”“是以”)70

71

72

孰(“孰与”“孰若”)72

73

73

74

斯(“斯须”)74

75

虽(“虽然”)76

76

所(“所以”)77

T79

79

79

80

W81

81

为(“为所”“为……所”)81

唯(惟)83

未(“未几”“未尝”)84

85

85

无(“无所”“无以”)87

88

88

X89

89

89

89

90

相(“相与”)90

91

91

92

92

93

93

94

Y94

94

95

耶(邪)95

96

97

以(“以故”“以为”“以……为”)98

已(“已而”)101

102

103

104

104

105

106

由(“由是”)106

有(“有以”“有间”“有顷”)107

108

109

111

112

112

113

113

113

Z114

114

114

再(“再三”)115

116

117

者(“若……者”“谁……者”)117

119

120

123

124

124

125

1980《中学生应掌握的文言虚词》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立甫编著 1980 吉林船营区语文教学研究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学文言虚词笺释(1989 PDF版)
中学文言虚词笺释
198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学文言虚词笺释( PDF版)
中学文言虚词笺释
文言虚词(1959年04月新1版 PDF版)
文言虚词
1959年04月新1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言虚词(1973 PDF版)
文言虚词
1973
如何掌握你的一生(1987 PDF版)
如何掌握你的一生
198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学语文文言虚词通释(1982 PDF版)
中学语文文言虚词通释
1982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学文言虚词手册(1984 PDF版)
中学文言虚词手册
1984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怎样选报高考志愿  1982年以来北京高考录取资料选编(1987 PDF版)
怎样选报高考志愿 1982年以来北京高考录取资料选编
1987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文言虚词(1965 PDF版)
文言虚词
1965 北京:中华书局
文言常用虚词(1983 PDF版)
文言常用虚词
1983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文言虚词(1975 PDF版)
文言虚词
1975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文言虚词浅释(1979 PDF版)
文言虚词浅释
1979 北京:北京出版社
文言虚词通释(1984 PDF版)
文言虚词通释
198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文言虚词(1959 PDF版)
文言虚词
1959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言虚词通释(1979 PDF版)
文言虚词通释
1979 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