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 1986 第11期》

治学之道博而返约 学而能思——治学漫谈吴调公3

文学史百题周邦彦和他被错解的词吴世昌8

历史百题略谈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关系黄烈16

怎样读大唐创业 功当属谁——读《大唐创业起居注》李季平24

诗文欣赏漫谈“诗无达诂”(怎样欣赏古典诗词之二十五)蒋凡32

汉乐府诗《江南》赏析王思宇38

秋浦歌(之十五)赏析乔向钟40

借眼前之景 抒不尽之情——秦观《踏莎行》简析陈祖美42

文史书目答问《世本》及其辑本郑超45

文史工具书介绍怎样使用《中西回史日历》张何清49

文化史知识说“乡党”宋昌斌52

桃木漫说赵文心56

中国木偶艺术的源流庄晏成 许在全张敬尊60

中国历代官制讲座(连载三十一)金代职官周清澍63

《明史稿》旧案重提牟小东68

文史信息玄学思潮怎样代替了经学思潮73

《九歌》解谜73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74

人物春秋独树一帜的宋玉袁梅75

孔门弟子(之五)——宰予和樊须曹道衡80

两汉经学和郑康成李建国85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李富华90

书籍形成的过程——略谈梵夹本的产生周绍良95

书画欣赏绮丽媚好的薛稷书风张敏99

成语典故如坐针毡瞿常春102

虎生三子 必有一彪柯艾会103

语言知识·释尸龚维英104

青年园地谈沈约对《文心雕龙》的称赏汪涌豪106

其事核而实其刺允而当——对陈寅恪关于白居易《蛮子朝》一诗笺证的异议龙凤祥110

俗语佛源(一)天花乱坠 一尘不染 世界 一丝不挂 三生有幸中国佛教协会研究部113

文史古迹“濠濮涧”的妙趣——北海“濠濮涧”园林艺术欣赏王毅115

文史信箱“八仙”的来历龙士靖119

文史研究动态清代诗歌与清诗研究现状周秦125

补白9则一丝一粒我之名节7

文章有不当为者五23

喝墨水37

读书须作相别计39

黄允自败名誉72

集大成84

当局者清89

公孙龙收弟子101

学者之病124

1986《文史知识 1986 第11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侃主编 1986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