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权法概论》

第一章 国际人权法的历史沿革1

二 人权与传统国际法1

一 导言1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法律1

第一节 导言1

目录1

译者的话1

三 人道主义干涉2

中译本前言3

四 早期的人权条约3

五 国际联盟4

作者献辞5

前言7

六 对外国人伤害的国家责任7

七 人道法8

鸣谢9

八 过去与现代有关问题的联系9

一 导言11

第二节 《联合国宪章》11

第二章 联合国人权制度11

第一节 导言11

二 旧金山会议和人权12

三 《联合国宪章》中的人权12

第三节 《国际人权宪章》15

一 导言15

二 《世界人权宣言》16

三 《国际人权公约》:导言20

四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1

五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意议定书》25

六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6

第四节 其他重要人权条约29

一 导言29

二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29

三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31

四 《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34

五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35

六 《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36

第五节 根据《联合国宪章》设立的机构37

一 导言37

二 人权委员会38

三 防止歧视和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39

四 妇女地位委员会40

五 关于处理大规模侵犯人权的程序41

六 大规模侵犯人权与《联合国宪章》46

一 导言47

第六节 专门机构47

二 专门机构的作用和活动:参考书目48

第三章 欧洲人权保护制度50

第一节 导言50

第二节 《欧洲人权公约》:概述50

一 导言50

二 对权利的保证50

三 《世界人权宣言》与《公约》51

四 《公约》的机构52

二 国家间的指控53

A.欧洲人权委员会53

第三节 《公约》的执行机构53

一 导言53

三 个人投诉55

四 可接受性:不一致,没有理由或滥用投诉权56

五 用尽国内补救办法和6个月规则57

六 可接受后的程序61

B.部长委员会62

七 根据第32条判决的控告62

八 根据第54条执行判决64

C.欧洲人权法院65

九 管辖权65

十 关于个人参与的程序67

十一 判决和裁定68

十二 对受保证权利的解释69

第四节 《欧洲社会宪章》72

一 导言72

二 权利的目录72

三 缔约国承担的法律义务73

四 执行《宪章》权利的国际措施74

第四章 美洲国家的人权制度76

第一节 导言76

第二节 基于《美洲国家组织宪章》的制度77

一 导言77

二 《美洲国家组织宪章》78

三 《关于人的权利和义务的美洲宣言》79

四 作为《宪章》机构的委员会:结构演变80

五 作为《宪章》机构的委员会:实践83

第三节 根据《公约》建立起来的制度87

一 导言87

二 《公约》及其保障88

三 《公约》的机构89

A.美洲人权委员会90

四 作为《公约》机构的委员会90

B.美洲人权法院94

五 法院的管辖权94

六 争议管辖权94

七 在争议案件中法院的权力96

八 咨询管辖权98

九 咨询意见的法律效力100

十 紧急案例法101

第五章 非洲人与人民权利制度104

第一节 导言104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104

一 导言104

二 个人权利105

三 人民的权利107

四 义务108

第三节 国家的义务和履行的措施109

一 导言109

二 国家的义务109

三 非洲人和人民权利委员会110

四 国家间的指控112

五 个人的指控113

一 导言115

第二节 《日内瓦公约》及《议定书》115

第一节 导言115

第六章 人道法115

二 日内瓦4《公约》与国际武装冲突116

三 日内瓦4《公约》与国内武装冲突:共同的第3条118

四 《第一议定书》120

五 《第二议定书》122

六 人道法与人权条约:它们的相互作用124

七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25

第七章 美国与国际人权127

第一节 导言127

第二节 美国与人权条约128

一 导言128

二 条约与美国《宪法》129

三 美国参议院与人权条约129

四 卡特政府与人权132

五 影响批准的法律上和政策上的考虑133

六 保留和类似措施136

一 导言138

第三节 人权立法138

二 停止军事与经济援助:通用的法律139

三 以某国为特定对象的立法142

四 国际金融机构143

五 人权与人道事务局144

第四节 美国法院中的国际人权法145

一 导言145

二 人权条约146

三 习惯国际法147

第八章 非政府人权组织149

第一节 导言149

第二节 国际活动150

一 导言150

二 作为国际游说者的非政府组织150

三 非政府组织与国际司法和准司法程序152

第三节 国家的活动154

一 导言154

二 影响涉外人权政策154

1995《国际人权法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托马斯·伯根索尔(T.Buergenthal)著;潘维 199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国际经济法概论(1989 PDF版)
国际经济法概论
1989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概论(1986 PDF版)
国际法概论
198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国与国际人权法(1996 PDF版)
美国与国际人权法
1996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国际环境法概论(1994 PDF版)
国际环境法概论
1994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际货币法概论(1985 PDF版)
国际货币法概论
1985 北京:法律出版社
工业产权国际公约概论(1985 PDF版)
工业产权国际公约概论
198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人权问题概论(1998 PDF版)
人权问题概论
1998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国际人权文件与国际人权机构(1993 PDF版)
国际人权文件与国际人权机构
1993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际人权论(1993 PDF版)
国际人权论
199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从国际法看人权(1998 PDF版)
从国际法看人权
1998 北京:新华出版社
版权国际公约概论(1986 PDF版)
版权国际公约概论
1986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国际经济法概论(1994 PDF版)
国际经济法概论
1994 北京:法律出版社
著作权法入门和著作权纠纷事例分析(1991 PDF版)
著作权法入门和著作权纠纷事例分析
1991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国际法上的人权(1996 PDF版)
国际法上的人权
1996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概论(1986 PDF版)
国际法概论
1986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