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墨辩》复兴之路》
作者 | 张斌峰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1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401861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1948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 崔清田1
绪论1
一、研究近代《墨辩》复兴的必要性1
二、研究近代《墨辩》复兴的方法3
三、若干概念和问题的辨证与说明13
第一章 近代《墨辩》复兴的文化背景16
第一节 乾嘉考据学与墨学的复苏17
第二节 西学输入与《墨辩》复兴34
第二章 近代《墨辩》复兴的历史过程56
第一节 乾嘉复苏时期56
第二节 晚清复活时期61
第三节 民国昌盛时期67
第一节 《墨辩》六篇的作者之争76
第三章 近代《墨辩》文本的考据学研究76
第二节 《墨辩》编制的研究89
第三节 《墨辩》六篇的内容与性质98
第四章 “名”的研究111
第一节 名、名实观与名的种类111
第二节 “正名”与“过名”122
第三节 名与辞、名与辩的关系126
第四节 “名”的研究之得失128
第五章 “辞”的研究134
第一节 “辞”的界定与分类134
第二节 “立辞”及其法则140
第三节 “辞”之种类144
第四节 《墨辩》的“周延说”150
第五节 “辞”的研究之评述162
第一节 “说”的释义与性质167
第六章 “说”的研究167
第二节 “说”的具体形式及其性质180
第三节 “说”的法则与谬误198
第四节 “说”的研究之得失201
第七章 “辩”的研究208
第一节 “辩”的界定与特点208
第二节 “辩说之道”218
第三节 “辩”的法则与“辩”的谬误228
第四节 “辩”的研究之得失233
第八章 对近代《墨辩》研究法的回顾与反思237
第一节 乾嘉、晚清时期的《墨辩》研究法238
第二节 民国时期《墨辩》研究的比较法251
第三节 对近代《墨辩》比较研究法的反思269
第一节 乾嘉、晚清时期对《墨辩》的注释275
第九章 近代《墨辩》复兴与解释学275
第二节 近代由注释《墨辩》向义理解释的转向292
第三节 《墨辩》的创造性诠释301
第十章 作为文化复合体的《墨辩》315
第一节 以文化全观《墨辩》的必要性315
第二节 《墨辩》的哲学本体论与墨家辩学的内在统一性317
第三节 《墨辩》的认识论与墨家辩学的内在统一性321
第四节 《墨辩》的科学思想与墨家辩学的相关性329
第五节 《墨辩》的功利行为观与墨家辩学的相关性335
第六节 《墨辩》的语言观与墨家辩学的相关性341
第七节 从《墨辩》的文化特征看墨家辩学354
第八节 走向新世纪的《墨辩》366
主要参考书目376
后记380
1999《近代《墨辩》复兴之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斌峰编著 1999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犹太民族复兴之路
- 1998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墨辩疏证
- 民国62.01 台湾商务印书馆
-
- 墨辩发微
- 1964.06 中华书局
-
- 走向振兴之路
- 1989 大地出版社
-
- 复兴民族之要道
- 青年书店
-
- 企业振兴之路
- 199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振兴沂南之路
- 1990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复兴世界经济之路
- 1987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犹太民族复兴之路
- 1998 上海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墨辩发微
- 195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墨辩发微
- 1964 北京:中华书局
-
- 儒学复兴之路 梁漱溟文选
- 1994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