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透视 汉字论衡》求取 ⇩

文化通观下的汉字1

汉字与文化1

汉字的双重符号学意义8

汉字的文化学意义12

汉字流变走向的文化基础15

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15

汉字字体的源与流20

汉字:古代文化研究的活化石23

汉字的文化样态23

从“封”字所见分封制度26

古汉字中所见先人的狩猎活动30

古汉字中所见先人的农业生产活动32

从“饩”字所见先人祭祀制度33

先秦文字中所见郡县情况38

古文字所反映的先人风俗信仰41

显型文化中的汉字的质、量、度45

对汉字本质的探讨45

汉字的理论量54

汉字超量的原因79

隐型文化中的汉字结构96

汉字结构的内部平衡96

书写行款对汉字结构的影响98

六书的检讨104

假借:汉字性质的反动122

假借的起源122

假借字的历时变化131

假借是否为拼音文字的萌芽134

形声:汉字的主流137

汉字形声化的文化渊源137

汉字声旁的表音功能139

形符表义度的测查146

析字与借音153

汉字应用的艺术技巧与文化制约153

文字游戏157

人名中的文字技巧161

文字的禁忌与文字狱163

文字迷信风俗170

汉字拼音化透视172

人们语音意识的增强172

汉字拼音化的历程180

汉字之优劣221

结语:汉字的未来225

后记227

1995《文化的透视 汉字论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长安著 1995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