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守望 胡适派文人引论》
作者 | 沈卫威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5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11646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1591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横看成岭侧成峰”——胡适派文人的结构形态1
一 序说:命题、观念、模式1
二 结构形态的外在统摄:胡适个人的“超凡魅力”9
三 结构形态的心理范式:自由主义的信念23
四 机遇与过程:胡适派文人的会聚、流变54
五 无地自由:胡适派文人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命运65
第二章新人文精神的确立与胡适派文人的形成——时代氛围和内在理路77
一 留学生:开放与群聚77
二 集团与群分:北京大学的文人脉络82
三 文人的自觉、独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兴衰、转折85
四 走向现代化的精神变革:人的自新与社会批判94
五 《新青年》:一个文化精英群体演示与发散的载体101
六 北大学生:结社、群聚与精神取向111
七 清华学校: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第二个摇篮118
八 精神感召:浓得化不开的情结136
第三章“新月”下的自由搏击——细说人权与约法论争153
一 “革命”之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沉默、嘲弄153
二 公开的抗争:胡适、罗隆基、梁实秋争人权、要法治161
三 社会反响:理解与压制176
四 冲突升级:反党治、争自由188
五 胡适退却以后:罗隆基、王造时的联手195
六 《新月》背后的政治关系:平社的清华文人群体与胡适的政治介入215
附录 胡适:我们要我们的自由247
第四章“独立”、“自由”的失落与困境——民主与独裁之争250
一 内忧外患:“救火”、“补天”派自由主义文人顿觉成了“乱世之饭桶”252
二 民主、宪政:“新月”的余光、回响257
三 胡适与“清华三教头”:蒋廷黻、钱端升、吴景超284
四 胡适与丁文江:新式独裁之争305
五 未尽之语:吐丝与作茧315
一 胡适复出学界:大批自由主义学人唯胡适马首是瞻,在国共军事决战时,他却倒向蒋介石政府322
第五章危机与认同——战火中的自由之神322
二 胡适、储安平、吴景超与《观察》、《世纪评论》:自由主义文人群起议政,在自审与左右夹击中寻求归程335
三 信念操练:胡适派文人的宪政试验,及胡适的议政时论364
四 危机中寻求政治认同与自我拯救:胡适派自由主义文人的分化377
第六章从“民主自由中国运动”到“中国民主党”——胡适的张力与雷震的努力380
一 内部变革的尝试:雷震与“民主自由中国运动”的缘起381
二 寻求自由的舞台:《自由中国》创刊与蒋廷黻的“中国自由党”流产386
三 走向政治对抗之时:“反对党”呼声四起,胡适退避三舍392
四 胆小君子爱惜羽毛:“中国民主党”“临产”,胡适持消极态度395
五 政治淫威之下:“中国民主党”胎死腹中,《自由中国》文人群体的散落401
后记404
1997《自由守望 胡适派文人引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沈卫威著 1997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胡适文存索引
- 1969 台湾学生书局
-
- 胡适·胡适·擦
- 1990 台湾:李敖出版社
-
- 希望 守望
- 石家庄东风西路小学
-
- 胡适文集 3 文论
- 1998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自由之师 名人笔下的胡适 胡适笔下的名人
- 1998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 无地自由 胡适传
- 1994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胡适新论
- 1996 长沙:湖南出版社
-
- 胡适自传
- 1995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 胡适自传
- 1986 合肥:黄山书社
-
- 胡适口述自传
- 1983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胡适自叙
- 1996 北京:团结出版社
-
-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与他的论敌 上下
- 1999 北京:时事出版社
-
- 胡适口述自传
- 1992 北京:华文出版社
-
- 自由人 12 自由人!!
- 1999 长鸿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