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求取 ⇩

目录3

前言3

上编 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发展3

第一章 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3

一、关于小说起源的主要学说3

二、小说起源歧说并出的原因6

三、对有关概念的厘定9

四、对古代小说起源的初步考察10

第二章 文言小说发展的三级阶梯16

第一节 文言小说发轫之始的魏晋南北朝小说16

一、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概况16

二、超前的艺术精神(一):在志人小说中的表现19

三、超前的艺术精神(二):在志怪小说中的表现25

四、蒙昧的小说观念,原始的小说形式31

第二节 标志着文言小说基本成熟的唐代传奇小说35

一、唐传奇的文学渊源和发展概况35

二、构成内涵:从一维到二维41

三、艺术方法:从忠实采录到自觉虚构48

四、艺术面貌的发展变化(一):情节特色和结构体制52

五、艺术面貌的发展变化(二):成功的形象塑造56

六、艺术面貌的发展变化(三):精巧的艺术构思59

第三节 文言小说发展的高峰——《聊斋志异》63

一、宋元明清文言小说发展概述63

二、《聊斋志异》对文言小说艺术功能的拓展66

三、《聊斋志异》中人性、物性复合统一的花妖狐魅艺术形象的塑造71

四、《聊斋志异》情节中的内在逻辑77

第三章 从宋元话本到明清拟话本87

第一节 我国古代早期的白话短篇小说——宋元小说话本87

一、说话的渊源和宋元小说话本87

二、宋元话本艺术构思中个体意识的弱化和群体意识的增强91

三、宋元话本情节中的内在矛盾——市民真性意识与作者理念的对立、题材客观意义与作者蒙昧的主观的对立95

四、宋元话本艺术构思的视角和重心102

五、宋元话本情节构思的取向——将日常生活传奇化111

一、明清拟话本创作概述115

第二节 明清拟话本及其代表作“三言”115

二、从张扬社会理性到肯定血肉之躯121

三、从追逐奇异故事到重视“情”的表现127

四、艺术描写趋向于细密133

五、说教倾向的进一步强化141

第四章 长篇小说创作概述147

第一节 明代长篇小说147

一、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及其发展147

二、《三国演义》及其他历史演义小说151

三、《水浒传》和其他英雄传奇小说154

四、《西游记》和其他神魔小说157

五、《金瓶梅》和才子佳人小说159

第二节 清代长篇小说162

一、清代长篇小说的特点及发展162

二、《红楼梦》及其他世情小说165

三、《儒林外史》及其他讽刺小说169

四、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172

五、侠义公案小说176

六、其他长篇小说178

第五章 长篇小说的艺术发展181

第一节 创作思维定势:从远距离寄托到近距离观照183

一、从《金瓶梅》开始的创作思维定势的逆转183

二、从历史出发是为了实现远距离寄托187

三、《三国》、《水浒》、《西游记》——远距离寄托的载体192

四、明中叶社会和创作思维定势的转变200

五、长篇小说创作思维定势转变的历史意义204

一、远距离寄托与创作方法206

第二节 创作方法:从理想主义到写实主义206

二、理想主义在《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表现208

三、理想主义在《水浒传》、《西游记》中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217

四、从《金瓶梅》开始的写实主义及其历史发展221

第三节 典型孕育方式和艺术形象审美特点的发展变化226

一、两种不同的典型孕育方式:理念孕育和生活孕育226

二、艺术形象审美特点的发展变化(一):从超常性到平凡性228

三、艺术形象审美特点的发展变化(二):235

从凝固性到流动性235

四、艺术形象审美特点的发展变化(三):从单色素到多色素249

第六章 史传文学与古代小说279

一、史传影响产生的原因279

中编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279

二、史传影响的主要表现285

三、古代小说中史传文学的印记287

第七章 儒家思想与古代小说299

一、儒家伦理道德与古代小说的形象内涵299

二、儒家伦理道德对古代小说的消极影响306

三、儒家伦理道德对古代小说的积极影响312

四、教化至上与古代小说319

第八章 佛教、道教与古代小说329

一、佛、道影响与古代小说的思想结构330

二、佛、道影响与古代小说的形象构成338

三、佛、道影响与古代小说的表现手段348

一、宋元话本与白话小说的故事传统354

第九章 话本、诗歌与古代小说354

二、宋元话本与白话小说的叙述形态360

三、古代小说中诗与小说的“搏斗”369

四、古代小说中诗与小说的溶合374

下编 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技巧389

第十章 中国古代小说形象塑造的艺术389

第一节 古代小说的形象形态及历史发展390

一、两种形象形态及其发展轨迹390

四、史传文学对古代小说发展的限制393

二、两类艺术形象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不同阶段的产物395

一、古代小说形象塑造的基本途径——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398

第二节 古代小说形象塑造的途径、依据和方法398

二、古代小说形象塑造的出发点和依据——“于一个人心中,讨出一个人的情理”408

三、古代小说形象塑造的主要艺术方法——白描414

第三节 古代小说形象塑造的具体技巧421

一、先声夺人与画家三染——人物出场艺术421

二、写形写意,以形传神——肖像描写艺术430

三、“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人物语言的个性化438

四、“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人物的行为、动作描写449

五、人物心理描写456

一、对比与映衬463

第四节 古代小说形象塑造中的辩证思维463

二、实写与虚写472

三、景物与人物479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小说的情节结构艺术487

第一节 古代小说情节艺术的演进轨迹488

一、情节负荷:单纯故事、命运故事、性格历史488

二、审美情趣:怪异之奇、庸常之奇、无奇之奇492

三、因果关系:偶然因、宿命因、情感性格因498

一、单线纵贯504

第二节 古代小说情节结构的基本形态504

二、单线组合508

三、多线交叉,网状平展513

第三节 古代小说情节结构技巧举例(一)518

一、偷笔、脱卸518

二、“鸾胶续弦”521

三、重作轻抹526

四、伏应529

一、“勺水兴波”与“将雨闻雷”533

第四节 古代小说情节结构技巧举例(二)533

二、“层层追险”与“急事缓写”539

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542

四、伸缩与抑扬545

五、“横云断山”549

六、“云罩峰尖”553

七、犯中求避555

八、“獭尾”561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小说的语言艺术566

第一节 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线索566

一、文言语言的生活化566

二、白话语言的文学化574

第二节 古代小说语言运用的基本经验和技巧589

一、在与对象的适应中“否定”语言自身589

二、增强语言张力的种种途径594

三、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604

后记612

1991《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稔穰著 1991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