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求取 ⇩

序………………………………………………………饶宗颐1

绪论1

目录1

第一章 先利其器——传统方法的革新与新进方法的汲取44

第一节 比较研究44

(一)中西小说比较研究的滥觞44

(二)中外小说比较研究的发展与推进53

②渊源学101

第二节 实证研究101

(2)平行研究101

①舆誉学101

(1)影响研究101

第三节 德国历史语文考证学派之影响107

第四节 “朴学”方法的承传与革新109

第五节 其他111

第二章 聚沙成塔——小说史料学的萌发与勃兴119

第一节 小说目录学120

第二节 中国小说之域外探访137

第三节 辑佚·校点·叙录160

(一)古佚小说钩沉160

(二)章回小说校点176

(三)珍罕小说叙录183

第四节 研究资料的搜辑191

(一)中国小说史料搜集191

(二)域外小说研究介绍199

第三章 群星闪烁——小说家研究的新生面213

  第一节 胡适“曹雪芹研究”的典范作用214

第二节 云蒸霞蔚的小说家研究218

(一)干宝(晋人,生卒年不详)219

(二)张鷟(约658—730)220

(三)罗贯中(元人,生卒年不详)223

(四)瞿佑(1341—1427)227

(五)吴承恩(约1500—约1582)228

(六)陆西星(约1520—?)232

(七)冯梦龙(1574—1646)235

(八)凌濛初(1580—1644)238

(九)袁于令(1592—1674)239

(十)丁耀亢(1599—1669)242

(十一)李渔(1611—1674)243

(十二)陈忱(1613—?)247

(十三)董说(1620—1686)249

(十四)蒲松龄(1640—1715)251

(十五)吴敬梓(1701—1754)253

(十六)夏敬渠(1705—1787)255

(十七)李绿园(1707—1790)257

(十八)李百川(约1719—?)259

(十九)屠绅(1744—1801)261

(二十)李汝珍(约1763—约1830)262

(二十一)文康(清道咸间人,生卒年不详)265

(二十二)魏子安(1819—1874)266

第三节 小说家研究的丰歉得失270

第四章 蓓蕾初绽——断代与专题研究的起步278

第一节 小说起源278

第二节 汉魏小说280

第三节 唐代传奇285

(一)白话小说起源考292

第四节 宋元话本292

(二)《京本通俗小说》的真伪问题297

(三)史实与名目考释299

(1)关于南宋说话人家数问题305

(2)名目考释305

第五节 传说与小说关系之探索305

(一)红莲柳翠传说306

(二)陈三五娘传说308

(三)王昭君传说310

(四)白蛇传传说312

(五)包公传说313

第六节 类型研究的尝试315

第七节 明清小说321

(一)《水浒》研究323

(二)《金瓶梅》研究327

(三)《红楼梦》研究332

(四)《聊斋志异》研究341

(五)其他明清小说研究345

(1)拟话本研究351

(2)章回小说研究351

第八节 晚清小说351

(一)李伯元及其作品研究356

(二)吴趼人及其作品研究358

(三)刘鹗及《老残游记》研究359

(四)曾朴及《孽海花》研究361

(五)其他作家作品研究364

第五章 杰构初呈——中国小说史体系的初步缔造373

第一节 中国小说史专著鸟瞰373

第二节 鲁迅与中国小说史学科的创立401

结论432

附录 参考与引用书目437

甲 书目437

乙 论文目450

458

1998《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胡从经著 1998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