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生综合研究》求取 ⇩

目录1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前理事长黄汲清题词1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王绶琯题词1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马世骏题词1

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 钱学森1

内容提要(英文)1

3.23 我国西南地区气压场振动对云南及邻区地震的临震调制 杨子汉(312

深入开展天地生综合研究 程裕淇6

3.30 论地震与地壳运动的关系(摘要) 李叔达(318

第一编 天文地质11

1.1 事件地层学——灾变原则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张勤文、徐道一、严正、孙亦因、柴之芳11

1.2 地球表层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环境 马宗晋、陈强、张淑媛、傅征祥16

1.3 天文气候学的第一及第二定律 徐钦琦21

作者名录(英文)26

1.4 梅树村地质事件的主要标志 张勤文、徐道一、严正26

1.5 浙江长兴、四川广元二叠纪一三叠纪界线的碳同位素事件 严正、徐道一、叶莲芳29

1.6 广西黄茆泥盆系一石炭系界线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柴之芳、毛雪瑛、马淑兰、白顺良、C.J.Orth、宁宗善、周瑶琪、马建国31

1.7 中子活化法研究南海中部铁锰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 马淑兰、柴之芳、毛雪瑛、周瑶琪、马建国34

1.8 第四纪哺乳动物进化与天文因素的关系 徐钦琦36

1.9 地球灾变与生物进化 赵靖舟40

1.10 横断山区第三纪气候的古植物学证据 郭双兴、陈吉琳43

1.11 地球运动与古生物的迁徙 胡雨帆45

1.12 生态系统的演化 张昀47

1.13 蓝藻在前寒武纪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演化中的特殊作用 刘志礼、刘雪娴、吴庆余50

1.14 从海洋看大陆——关于近10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 隋殿志、张淑媛56

1.15 中国第四纪古气候旋回与全球地磁场、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 刘庆生58

1.16 论地球演化的板块构造阶段假说与油气两大起源的演化和全球分布的关系 张恺61

1.17 考古地质学 闻广64

1.18 试论行星距离和磁场分布规律的成因 薛善夫66

1.19 历史资料中的黄赤交角的变化 陈子雄71

1.20 古地质时期的张德勒摆动周期和振幅的变化与古地质现象 高布锡73

1.21 哈雷彗星及彗星一地球关系 胡中为、阎林山76

1.22 彗星与灾害关系的史料统计研究 张淑媛、李成志80

1.23 球粒陨石与地球的物质来源 方虹、欧阳自远、谢鸿森82

1.24 中国多伦等地的陨石坑 吴思本84

1.25 关于系统地质学(摘要) 张金功87

1.26 论统一的地球发展过程(摘要) 陶明华87

1.27 “绝灭”周期与事件地层学(摘要) 刘第墉、焦耘88

1.28 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热柱运动循环模式(摘要) 尹伯传89

1.29 宇宙环境对地球地质作用影响的初步探讨(摘要) 高宗君90

1.30 岩石圈动力演化的立体网络结构(摘要) 韩东银91

1.31 对沈阳陨石的认识(摘要) 张海亭、石晶芳92

1.32 地球驻波膨胀运动概论(摘要) 郝家璋93

2.1 多尺度地球异常事件的群发现象及其宇宙环境 任振球、张国栋、徐道一、徐钦琦97

第二编 天文与气象、地震、海洋97

2.2 全球性干旱、沙漠化的成因探讨 任振球、张素琴、李松勤107

2.3 引潮力在大气和地震活动中作用的探讨 修日晨、叶和松、房宪英113

2.4 重力固体潮响应分析的研究 黄祖珂、陈宗?、任振球117

2.5 对位涡不守恒大气运动的一些探索 王兴荣123

2.6 地球公转自转的广义相对论效应和气候变化的约1.7亿年周期 薛凡炳128

2.7 论天文奇点效应的普适性 张素琴、任振球130

2.8 天文因子在长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检验 陈菊英136

2.9 试用天文周期作亚欧中低纬地带500百帕候平均环流图预报 施勤炼142

2.10 天体引潮力与台风登陆后的持续时间 李松勤、任振球145

2.11 日月行星运行与华北降水 周万福148

2.12 黄道面三颗最强射电源与湖南省怀化地区强降水过程的分析 李贞堂、向维秀151

2.13 月球引潮力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卓峰155

2.14 日月同纬与铜仁地区的降水 席廷芳157

2.15 地极移动与冬季渤海地区气温长期预报 宋家喜160

2.16 1985年乌恰7.4级大地震和太阳黑子周期 徐道一、高建国163

2.17 圣安德烈斯带地震迁移和太阳活动22年周期等天文因素的关系 高建国171

2.18 唐山地震与天象异常 徐道一、杜品仁176

2.19 经典时纬工作的新课题 张国栋181

2.20 利用光学时纬仪器检测非潮汐垂线变化的可能性 李致森186

2.21 天文时纬观测提供强震预测信息的可能性 韩延本、田静、杜红荣190

2.22 日本大地震纬度迁移周期识别 高建国、李致森194

2.23 潮汐作用和构造背景 杜品仁198

2.24 中国及邻区地震的震源应力场与潮汐应力场的关系 王威中200

2.25 我国西部地区强震高潮期的分析 沈宗丕205

2.26 磁暴与环太平洋带、中国东部和西部地震活动的关系 王威中208

2.27 日、地相对位置变化与全球大震迁移的关系 张宝书211

2.28 太阳活动和地球自转之间关系的探讨 顾震年214

2.29 大气电场观测与日地关系 庄洪春、罗福山、梁尤献、李艳、龚建村、何渝晖、丁建刚、沈春玲、张健、叶晓尉、牟军、高铭220

2.30 太阳瞬时爆发事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徐国钧、成永勤、牟蓉227

2.31 Ap指数的特征分析及其与大连气温的关系 战淑芸、林玉英230

2.32 太阳黑子极值年与我国夏季温度 张先恭233

2.33 海滦河流域丰枯水年演变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陈林、张元东236

2.34 太阳活动与海冰超长期预报 张启文238

2.35 太湖流域旱涝变化与太阳活动 陈家其243

2.36 太阳活动与异常地球物理现象 解思梅、王景毅、吉野正敏245

2.37 地球自转高频变化分析 罗时芳、郑大伟、D.S.Robertson、W.E.Carter247

第三编 地球各圈相互关系253

3.1 地球表层与地球表层学 浦汉昕253

3.2 论干旱是大地震的中期前兆 耿庆国254

3.3 地热异常是气候异常的重要因子 胡泽勇、向卫国、汤懋苍257

3.4 唐山大震地温异常的再研究 耿庆国、何善芳261

3.5 短期临震气象要素五项指标异常对1986年新疆阿图什5.6级地震的预报 叶民权264

3.6 大地震前怪异天气原因初析 何志桐266

3.7 气温的年际变异对川滇大地震的影响 王裁云269

3.8 天文与地震关系的共振假说及其应用 安振声272

3.9 天山一蒙古地震带大震活动的时空可公度性 朱令人280

3.10 1985年新疆乌恰7.4级地震及南疆Ms≥5.6级地震的降水特征分析 叶民权282

3.11 临震前大气密度平流异常 陶守正287

3.12 人体异常与地震预报 梁鸿光291

3.13 用动物异常信息进行临震预报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吴忠良294

3.14 气体与静电 徐好民295

3.15 用数量化理论作灾情长期预报 范垂仁、李英波297

3.16 中国近代海滩岩分期与近5000多年来气候变化周期的初步研究 毕福志、袁又申300

3.17 试论环境因素对1970年通海7.8级大震的综合调制作用 曹福连305

3.18 论强震孕育过程中气象效应表现和生物异常特征(摘要) 耿庆国307

3.19 80年代自然灾异现象的群发性及其天文背景(摘要) 徐道一308

3.20 地震孕育过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摘要) 郭安宁、刘艳群309

3.21 环境调控地震系统动态的一个可能途经——论大气过程的作用(摘要) 赵洪声310

3.22 台风暴雨和地震的关系(摘要) 缪安存311

3.24 川滇地区气温场短期剧变的地震效应及近三年来地震预报情况(摘要) 宋登桥312

3.25 苏、沪、浙沿海地区的海啸(摘要) 李灼华313

3.26 西北太平洋近赤道地区的台风活动与El-Nino(摘要) 高士英、王静曙、丁一汇314

3.27 大连近海地区地震海啸初探(摘要) 马长敏315

3.28 地下水动态的韵律现象(摘要) 陈长龄316

3.29 北宋海侵及对环境的影响(摘要) 满志敏317

3.31 关于地球磁场成因的探讨(摘要) 王岩319

第四编 自然灾害、人类活动与环境323

4.1 干旱沙漠化和灾荒 陈玉琼323

4.2 灾害学要义 高建国327

4.3 粘虫迁飞与气象条件关系及其预测的研究 赵圣菊332

4.4 全球变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郑斯中、冯丽文336

4.5 近40年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张国栋338

4.6 我国旱涝灾害气候特征的探讨 曲建和342

4.7 二代粘虫发生区一代成虫迁入量的海温预测模式 赵圣菊346

48 历史上长江三峡的大型岩崩和滑坡 周魁一、蒋超349

4.9 山东省的干旱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陈玉琼、安顺清353

4.10 黄河中下游自然灾害发生的地质背景初探 景可354

4.11 从社会仿生学看城市气候问题 张家诚355

4.12 1853~1854年两年尺度的宇宙期 高建国358

4.13 “核冬天”研究评述 赵颂华367

4.14 核冬天、生物灭绝与人类文明毁灭 曹鸿兴、刘玉河370

4.15 核废物地质处置意义及其特点 楼凤升373

4.16 论人文气象学及其科学生态环境 张家诚375

4.17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楼兰古城消失之谜 虞明英379

4.18 地下水与天地生关系 武胜忠、苑莲菊382

4.19 我国物候学研究的成就及其今后的提高和发展 张福春384

4.20 我国冬小麦产量波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程延年、王世耆387

4.21 时间农业——天文气象指导下的农田管理技术 张巨湘391

4.22 太阳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李再琨392

4.23 自然灾害群发成因初探(摘要) 肖嗣荣396

4.24 宇宙线环境和流行病(摘要) 虞震东397

第五编 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与当代天地生综合研究401

5.1 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与当代天地生综合研究 宋正海401

5.2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现代科学 王维403

5.3 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与古代农业文明 高建406

5.4 由东方统一观讨论某些天地生问题 郭增建、秦保燕410

5.5 《周易》里天地人的自然关系——“天人感应”再探(摘要) 郭永芳414

5.6 我国自然灾异中的天人感应观(摘要) 张秀梅415

5.7 运气学说及其气候学意义 王树芬416

5.8 立足祖国医学探讨微量元素与生命科学(摘要) 孙静均、李舜贤418

5.9 中医对天人关系的一些认识 王荫祥419

5.10 时间医学——天地生三大领域的结合 张巨湘420

5.11 有机论自然观揭示了人与天、地之关系 郑利华421

5.12 历史生物学概述(摘要) 宋正海423

5.13 地球的经络穴位与地震预报 李树菁424

5.14 我国先秦时代天地生相互关系观 鞠继武427

5.15 有机论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海洋学的贡献(摘要) 宋正海428

5.16 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的现代科学价值的发现——从莱布尼茨、白晋到李约瑟(摘要) 宋正海429

6.1 天地生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 徐道一、张勤文、浦庆余、高建国、陈玉琼、耿庆国、任振球、宋正海、徐钦琦433

第六编 天地生系统433

6.2 天地生各种现象的主周期序列及其重要意义 徐道一、张勤文437

6.3 系统科学与天地生相互关系研究(摘要) 任光耀442

6.4 天地人巨系统:超级自然社会综合体 刘波444

6.5 天地生相互关系的研究要重视人的因素 余谋昌445

6.6 天地生自相似规律及其意义(摘要) 秦长兴447

6.7 天地生系统的分数维发展模式 高振刚448

6.8 天地人系统观 高振刚449

6.9 具有能量形式的突变模型 周永章450

6.10 准周期和标准周期 张巨湘453

6.11 天地生学科的交叉是历史的必然 张淑媛454

6.12 对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一点认识(摘要) 李成志456

6.13 关于天地生相互关系研究的一些问题 陈瑞平456

6.14 弥漫思维与天地生综合研究 杜乐天458

附录463

Ⅰ. 第二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纪要 大会秘书组463

Ⅱ. 大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与深化 黎华465

编后记470

1989《天地生综合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科协天地生综合研究联络组编 1989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