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求取 ⇩

1、天文地质3

1.1天文质学——一门新兴的地球科学的边缘学科3

1.2从地史学角度探讨与天文地质有关的几个问题刘本培(武汉地质学院)5

1.3行星地质作用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比较行星地质学内容之一 李叔达(成都地质学内之一)7

1.4从比较星球学度来看地球早期的地质历史 张勋文 徐道一 杨正宗 孙亦国 柒之芳9

1.5行星和卫星的形成及元素丰度变化机理 柳志表(浙江大学地质学系)11

1.6对陨落地质作用的认识 张海亭(辽宁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13

1.7类地行星早期的陨石撞击作用 胡中为、陈子雄(南京大学天文系)14

1.8人地表陨石坑的研究结果探讨陨石轰击与岩浆活动间的可能联系 谢先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6

1.9石没无机成因说的再兴起 于志钧(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7

1.10西藏仲巴白墨纪——第三纪界线附近铱、稀土、铀钍等元素之异及其意义19

1.11可能属于陨击成因的陕北环形构造 陆德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徐道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

1.12玻璃陨石、冲击玻璃的裂变径迹年令和氧同位素组成 严正(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2

1.13关于元锡坠冰的科学考察 杨正宗(中国科学院 北京天文台)24

1.14地球、月球与类地行星的地质构造比较及其意义 徐道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5

1.15论超新星的地面效应 杨正宗(中国科学院 北京天文台)27

1.16试控地球演化与银河系的关系 陈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7

1.17初论地球演化的板块构造阶段 张愷(石没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所)29

1.18华南古生代来火山活动与生的更替关系初探 殷鸿福(武汉地质学院)32

1.19哺乳动物初期时化缓慢的原因一个古气侯学的解释徐钦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33

1.20对现代飞翔鸟类起源的一点猜想 刘时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36

1.21陆壳生长的概率模型 蒋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38

1.22板块活动的时间特性 蒋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中)41

1.23关于原始太阳星云盘气化期元素径向分馏的一个模型 陈肃中 张淑嫒(北京大学地质系)43

1.24中国二迭系——三迭系界限地层的碳同位素 陈锦石 邵荗茸 霍卫国 姚御元(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44

1.25我国南方下寒武统镍钼多元素层中的铱异常 范德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瑞英 黄忠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45

1.26浙江长兴二迭系一三迭系界面附近的中子活化研究47

2、天文地震55

2.1天文地震研究进展(综述)徐道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52

2.2地球自转和地震关系研究进展综述 李政森(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54

2.3球境因子与地震予极 郭培建 森保燕(国家地震局业州地震研究所)56

2.4对1976年唐山地震的计算 郑联达(北京工业等院) 王懿云(北京钢铁学院)57

2.5全球大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安欧(国定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62

2.6用综合手段予报地震的若干实例(1976.8—1983.4)吕大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63

2.7从地板运动究得知的地球内部的弹性缺陷 张焕志(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66

2.8大震活动特征与地球自转变速 刘忠书(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66

2.10地震年变周期与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 李愿军(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研究所)69

2.11气象、地震与地球自转的长周期分析 李愿军(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研究所)70

2.12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与震源机 制解P轴方位转变的相关分析 薜宏交(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研究所)71

2.13关于时纬线差与强震相关的补充证据 本政森(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72

2.14地震迁移图集 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73

2.15行星运动与太阳活动、地球自转、气侯变化、地震活动关系之初探 按振声(国家海洋局情报所)75

2.16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周期与地震周期 沈宗丕(上海市地震局)77

2.17地壳运动的波浪性同区域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王战(西安地质学院)79

2.18关于沉积地层和沉积岩中遗存的古地震信息 宋天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80

2.19太阳黑子、磁暴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蒋伯琴(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82

2.20大地震、新星和宇宙线环境 虞震东(湖北省环境 保护研究所)83

2.21三一六等新星和全环七级以上大地震 虞震东(湖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84

2.22中国地震东西对跳的初步研究 徐志平(华东地质学院)孙际少(包头市地震办公室)84

2.23地轴运动的地史规律及其地质地球物理效应 李明光(四川少地震局)86

2.24地震活动与某些天文周期的关系 朱岳清 邢如英(国家地震局分的析预报中心)89

2.251654年甘肃天水8次地震早期地震与固体湖的关系 李玉龙 雷中生(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91

3、天文气象93

3.1太阳——天气/气侯关系概说徐振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93

3.2天体运动与气象变化系研究评述 任振球(国家气象局气科学研究院天气气侯研究所)95

3.3从苏联日地关系争论,看地球科学综合研究的必要性 张家诚(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98

3.4地球自转地极移动对大气波位相变化的影响问题 薛凡炳(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99

3.5太阳和冰期 蒋窈窕(南京大学天文系) 徐振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01

3.6太阳黑子周与地球高层大气的温度变化 张国栋、李致森(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103

3.7太阳磁扇边界与中低纬度臭氧总量变化 王连英、杨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04

3.8太阳潮的不对称性及其地球物理效应 李洪光(湖南省汝城县科委) 任振环球(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陈宗镛(山东海洋学院)105

3.9太阳耀班和大气的气旋活动 章公亮、叶宗海(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 陆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07

3.10太阳磁扇与500毫巴行星波振幅关系 梁幼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109

3.11中国历右上死亡一万以上重大气候灾害的分析 陈玉琼(国家气象局科学研究院) 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09

3.12长江流域旱涝变化和太阳活动关系的研究 宋肇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预报科)111

3.13黄河流域旱涝与太阳活动关系的初步探讨 王云墇(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张元东(北京天文馆)113

3.141974—75年太阳活动及地磁活动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 张鸿材(四川省气象局)114

3.15应用天文因子与气象因子相结合作冬小麦冻害予报的探讨 唐广 尹金娥(北京市家科院环保、气象所)115

3.16气温上升与冰期的形成 张国栋(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117

3.17从历史干旱记录看太阳活动 刘金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20

3.18十七世纪日地异常研究 王涌泉(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121

3.19日食效应——论水果灾果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 赵得秀(郑州水利学校)123

3.20我国古代利用干支纪年和气候变迁予摄农事的一部著作《娄景书》 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曾芝松(湖南省气象局)126

4.地震气象129

4.1地震气象研究在中国的进展(综述)129

4.2我国气侯振动与地震活动关系的讨论131

4.3我国东部多震带与多雹带的进空制约关系探讨朱明道(国家气象)4.4一九三七年荷泽大震的空间环境分析 高旭 刘滨兴(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36

4.5大地震气象变异物理成因的探讨 何志桐(中国科学院地球地球物理研究所)137

4.6震关系与大震中期预报 耿庆国(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39

4.7用气象灾害作为判别是旱震关系和旱涝等级的一个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40

4.8具体预报云南中强震震中的是涝分析方法 赵洪声(云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 研究中心)141

4.9四川省强震与太阳活动、降水异常关系初探 罗伟(四川省地震局)145

4.10地球内部核反应是地震的源动力 严佩岚 茅志祥(水电部分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146

4.11地震前后的静电异常 徐好民(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48

4.12“地震云”是地震预报科学的新领域 罗瑞镜(广东省深市商业总公司基层科)149

4.13有关地震云的我国古代史料新证考 高建国 吕大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51

4.14关于短期临震气象要素五项指标异常 耿庆国(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53

4.15滇川地震前气温声特征分析 宋登桥 李保进(云南东川市地震办公室)154

4.16临震前热异常现象的讨论 陈玉琼(国家气象局气科学研究院)156

4.17 中国的2005年来植物重花历史记录初步分析 汪子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57

4.18气压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毛卫民(包头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159

4.19地震和物理场对天气的影响 姚国干(国家地震地球物理所) 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所)161

4.20与地震有关的气象现象及其机理综述 李海华(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163

5、天象、气象、地象综合165

5.1历史自然学在中国崛起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65

5.2地球科学综合研究及其经济效益 张家诚 朱明道(国家气象届气象科学研究院)167

5.3查地问天 马宗晋(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68

5.4谈天象、气象、地象之综合研究 张淑媛(北京大学地质系)170

5.5天象、气象、地象之间的广泛联系171

5.6我国陨石陨落历史记录数据隐含周期的辨认173

5.7关于四大自然灾害相互关系的初步讨论 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76

5.8公元2000年地球变速与变形预测及其重大经济效益 朱明道(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78

5.9从太阳系角动量转移,看地球转动能对地表各图层的控制作用 朱明道(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79

5.10我国地方志中天象记录的重要意义——近五百年来我国天空中发生的重大自然现象的简介 金立兆(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所)181

5.11我国明清宇宙期的反常自然现象 李树菁(国家地震局)182

5.12五六千年前太阳黑子图像在中国的发现 王涌泉(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184

5.13我国古代的海洋风暴预报法 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86

5.14震级标度和其他地学参量的对比 郭履灿(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高建 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87

5.15中国历史自然学汉代史料的峰值现象 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0

5.16关于山海啸和有关地学现象关系的初步讨论 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2

5.17在同步卫星上地球辐身湿度的测量与应用 邓镇昆(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193

5.18声重力波的探测与应用 邓镇昆(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195

5.19太阳系角动量分面特殊性的浅识——地球形成理论探讨之三 薛善夫(浙江大学地质系)196

5.20地球生命起源的月球的作用 赵南生(北京天文馆)197

5.21中国的“能古斯之谜”——明末北京特大强爆灾害的追析 陈荫祥(地质遥感中心) 刘啸(中国青年报社)199

5.22从航天遥感资料研究类地星体的宏观结构 陈荫祥(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201

5.23《各国地震最早记载时间表》的编制及其意义 高建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郭履灿(中国家地震局地球物量研究所)203

5.241874—1981年太阳辐照度资料简介 李再琨(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205

5.25地球磁暴和等离气体替尾 李元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间物理系)205

5.26论地球各圈层(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热动力链 陈荫祥(地质遥感中心)206

1983《“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 1983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等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