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生命损失研究》
作者 | 傅征祥,李革平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市:地震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94 |
出版时间 | 1993.1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80893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0364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1章 绪论1
1.1 地震生命损失研究和国际减灾十年活动2
1.2 地震灾害分类7
1.3 地震灾害及其损失预测研究13
第2章 地震生命损失的特征22
2.1 历史地震的人员伤亡资料评述22
2.2 全球地震活动和地震人员死亡的时空分布27
2.3 我国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人员死亡的时空分布35
2.4 地震人员死亡度与其频度的关系43
2.5 地震人员死亡数与地震发生时刻的关系48
第3章 生命的地震易损性分析50
3.1 地震人员死亡数与震级的关系52
3.2 地震人员伤亡数与地震烈度的关系59
3.3 地震人员伤亡率与房屋破坏状态的关系66
3.4 生命的地震易损性概率矩阵78
3.5 地震火灾、海啸与人员伤亡的关系84
3.6 生命的地震易损性清单87
第4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101
4.1 地震动和地震烈度101
4.2 地震烈度分布和衰减104
4.3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确定性方法109
4.4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性方法113
第5章 地震生命损失分析118
5.1 地震生命损失分析的确定性方法118
5.2 地震生命损失分析的概率性方法129
5.3 极值理论在地震生命损失预测中的应用132
第6章 减轻地震生命损失的对策138
6.1 地震前长期的工程减灾对策139
6.2 地震前中期备震减灾对策144
6.3 地震前短期警戒减灾对策145
6.4 地震后早期紧急救援对策146
6.5 震后恢复基本生活保障对策148
6.6 震后重建家园和振兴各项事业对策149
第7章 减轻地震生命损失对策的有效性分析151
7.1 建造安全抗震建筑物的有效性151
7.2 选择安全建筑场址的有效性154
7.3 减少住房内人口密度的有效性157
7.4 临震前疏散居民的有效性157
7.5 震后抢救灾民的有效性160
7.6 减少地震生命损失对策有效性的对比166
参考文献168
附录:中国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情况一览(公元前466年—公元1991年)175
1993.10《地震生命损失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傅征祥,李革平著 1993.10 北京市:地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地震学
- 1981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生命表研究
- 1995.03 古今書院
-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 1999
-
- 国际地震论文专辑 地震震级研究
- 1984
-
- 多震区地震研究
- 1994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地震风险和地震保险研究
- 1998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物理研究
- 1982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机制的研究
- 1961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国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
- 1990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未来地震的损失估计
- 1989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山东青州地震研究与地震区划
- 1995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十年尺度中国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
- 1995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研究文集
- 1990 北京:地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