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轻迫撀炮学术之研究》
作者 | 冷友兰著 编者 |
---|---|
出版 | 武学书馆 |
参考页数 | 210 |
出版时间 | 193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0105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总纲1
第一章 概说1
第一节 迫击炮之产生1
第二节 迫击炮之沿革及其略历2
第三节 迫击炮之种类5
第四节 迫击炮之性能及其任务7
第五节 迫击炮使用之原则10
第六节 迫击炮运用之要旨11
第七节 迫击炮各部之名称及其功用12
第八节 迫击炮之保存及擦拭29
第九节 膛内取弹法30
第二章 各种轻迫击炮之比较32
第一节 斯托克斯式迫击炮32
第二节 斯提罗式迫击炮33
第三节 三时斯托克斯式迫击炮33
第四节 布蓝得式迫击炮34
第五节 沪造八二公厘斯托克斯式迫击炮35
第六节 一九二七年式斯托克斯布蓝得迫击炮35
第八节 一九三一年式八一公厘T4型斯托克斯布蓝得迫击炮37
第一节 单炮之编成38
第一章 单炮教练38
第二篇制式教练38
第二节 制式教练41
(一)炮长以下之定位41
(二)看齐及报数42
(三)就炮集合43
(四)炮手调换44
(五)拆炮46
(六)架炮48
(七)提炮49
(八)炮放下50
(九)托炮51
(十)托炮行进54
(十一)方向变换55
(十二)停止58
第三节 驮载教练60
(一)驮兽与迫击炮之关系60
(二)过去军队对驮兽之沿习61
(三)今后应有之改进61
(四)接近骡马之法则62
(五)骡马劳役后之注意63
(六)骡马之病源及救济法63
(八)驭手导引驮兽之法则65
(七)骡马之调教65
(九)装马时之注意66
(十)行军中与休止中对驮兽之注意及整理68
(十一)备驮鞍前之准备69
(十二)备驮鞍71
(十三)卸驮鞍72
(十四)驮炮72
(十五)卸炮74
(十六)前进与停止74
第一节 部队教练之目的75
第二章 部队教练75
第二节 排教练76
(一)排之编成77
(二)排教练各炮之间隔及距离77
(三)排之队形77
(四)排之整齐及运动78
(五)排之队形及方向变换80
第三节 连教练81
(一)排纵队81
(二)连横队82
(三)连之弹炮纵队83
(四)迫击炮连之编制表草案83
(五)迫击炮连装具编制表85
第三篇射击教练87
第一章 射击准备87
第一节 测量距离87
(一)音测87
(二)目测92
(三)腕测92
第二节 清除射界94
第三节 掘控掩体94
(一)在射击阵地内急造之轻迫击炮阵地95
(二)用匍匐交通壕连络并设有掩蔽部之轻迫击炮阵地97
(三)轻迫击炮简单工事99
第四节 观测所之设置100
第五节 瞄准点及标定点之选定101
第六节 定炮位101
第二章 射击研究103
第一节 偏着弹着修正之原理103
第二节 射击要领104
第三章 射击106
第一节 定炮位106
第二节 瞄准发射107
第三节 修正偏差108
第五节 停放109
第六节 收炮109
第四节 射击中止109
第七节 射击时预备炮手之动作110
第四章 瞄准之研究110
第一节 方向盘与角度钣之应用及其构造111
第二节 方向盘分划之说明112
第三节 瞄准法117
(一)方向瞄准之定义117
(二)直接方向瞄准117
甲 试射直接瞄准117
乙 前方单标杆瞄准119
丙 后方单标杆瞄准120
丁 侧方单标杆瞄准121
戊 游动目标之直接瞄准(附三例)122
(三)直接瞄准方向修正法125
(四)半间接方向瞄准127
(五)间接方向瞄准128
(六)标定点之选定131
(七)集火瞄准(附二例)133
(八)假标点求方向角之瞄准135
(九)假标点公式之证明(附六例)(附操作实施五次)136
(十)借间接镜求方向角之手续150
(十一)标杆瞄准151
甲 前方双标杆瞄准152
乙 后方双标杆瞄准153
丙 侧方双标杆瞄准153
第四节 射击表(射表十七页)(附射击表说明书详解)155
第四篇战斗教练157
第一章 战斗一般之要领157
第二章 阵地攻击163
第一节 阵地侦察163
第二节 阵地选择166
第三节 阵地占领167
第四节 阵地变换169
第五节 战斗前进170
第六节 战斗实施171
第三章 防御174
第一节 防御时之配备及射击时机174
第二节 长久防御175
第三节 对空防御176
(一)消极防御176
(二)积极防御177
第四章 迫击及退却178
第一节 追击178
第二节 退却178
第一节 夜间攻击179
第五章 夜间战斗179
第六章 人员村料及弹药之补充182
第二节 夜间防御182
第一节 人员之补充183
第二节 器材之补充183
第三节 弹药之补充184
〔附一〕闽赣皖浙边区剿匪山地战斗之迫击炮连实施记实185
(一)行军186
(二)战斗〔附两军配备要图〕187
〔附二〕弹药队之动作189
第二节 改进190
(一)炮篐槽190
第五篇宁造二十年式八二公厘迫击炮之详解190
第一节 沿革190
第一章 沿革及改进190
(二)炮尾191
(三)驻盘191
(四)瞄准器191
(五)闭气圈192
(六)铅盖起子与小扳手192
(一)炮身193
第一节 炮193
(七)底火起子193
第二章 构造及配备193
(二)炮架194
(三)驻盘194
(四)瞄准器194
第二节 弹药195
(一)炮弹195
(二)引信196
(三)发射药196
(四)弹药箱196
第五节 装箱197
(一)炮身箱197
第四节 工具及配件197
第三节 洗刷炮膛用具197
(二)弹药箱198
第三章 迫击毒气法198
第一节 应用之毒气198
第二节 应用之器材198
第三节 施放之情形199
第四节 战略问题199
第五节 地形气候之关系200
第六节 迫击法之利弊200
第六篇 结论201
1935《八二轻迫撀炮学术之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冷友兰著 1935 武学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体育之研究 二十八画生
- 1973 云南大学体育教研室
-
- 苗学研究 二
- 1991
-
- 佛学研究十八篇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 轻重兵器防空射击之研究
- 1936.11
-
- 重罪轻罪研究
- 1998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迫击炮设计
- 1982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 迫击炮设计手册
- 1984.11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 中药炮制现代研究
- 1992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药炮制学的现代研究
- 1999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 研究系列之十二东疆研究论集
- 1992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 佛学研究十八篇
- 1989 北京:中华书局
-
- 八伤风约言
- 1993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
- 布依学研究 之二
- 1991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
- 八月炮火
- 1981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