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农俄国研究》
作者 | 李达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377 |
出版时间 | 192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9381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俄国革命小史1
一 革命以前的农民和劳动者1
二 三月革命5
三 资本阶级共和国之出现7
四 第二次临时政府(阶级的对立之发展)10
五 第三次临时政府(克伦斯基执政)14
六 十一月革命16
七 一切权力都归劳农会19
第二章劳农政治的特质—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主义—23
第三章劳农制度研究67
一 劳农俄国之政治组织67
二 劳农制度思想的起原69
三 劳农会之发达74
四 劳农会之组织79
五 劳农会的选举权80
六 莫斯科劳农会的选举方法85
七 劳农大会的组织92
八 中央权力的构成94
九 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99
十 劳农制度之特质101
十一 劳农会制度之实际106
十二 劳农会制度之将来112
第四章劳动组合之组织与职分115
一 国家的一个新模型115
二 帝制时代与克伦斯基时代的组合运动116
三 劳农治下组合的发达120
四 『劳动厅』与组合运动的代表的人物124
五 劳动组合的性质与职分的变化126
六 成为国家的部门的劳动组合之职分134
七 工场管理与劳动组合141
八 劳动组合的组织和构造147
九 无产阶级国家与劳动组合161
十 劳动组合之将来169
十一 劳动组合与共产党173
十二 赤色国际劳动组合180
第五章农民与革命189
一 已经解放的农奴189
二 土地之分配193
三 帝制时代的农民生活197
四 对于土地的『饥饿』201
五 农民革命之危机205
六 立宪民主党的土地政策211
七 社会革命党的政纲214
八 多数党与农民218
九 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223
第六章劳农俄国的劳动者231
一 劳农俄国的劳动法231
二 劳动时间233
三 妇人劳动233
四 童工234
五 卫生上及技术上的保护235
六 劳动监督制度236
第七章农业的社会主义化241
一 土地之收没与分配241
二 土地分配的方法242
三 土地的使用权245
四 农业的社会主义化247
五 劳农会的直营地249
六 农业自治团253
七 农业自治团之实例257
八 集合耕作262
九 农业之改良265
十 农业社会化的手段268
十一 农民之向背270
第八章劳农俄国的教育制度273
一 无产阶级国家的教育问题273
二 一般的教育方针274
三 教育机关之组织284
四 就学年龄以前之教育290
五 初等及中等教育294
六 自治团体的学校301
七 教员之解放及其自觉304
八 高等专门教育308
九 通俗教育316
第九章文化的设施323
一 艺术拥护宣言323
二 劳农会艺术部及其活动328
三 美术之保护与民众化330
四 演剧与音乐335
五 文学与出版338
第十章妇女之解放345
一 革命与妇人的解放345
二 母亲与儿童之保护350
三 结婚制度357
四 家庭劳动之社会化363
五 劳动妇人之觉悟369
1926《劳农俄国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达著 1926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农业之研究
- 1990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 家务劳动研究
- 1998
-
- 劳工问题研究
- 1927
-
- 疲劳の研究
- 昭和35年02月 同文书院
-
- 俄国文学研究
- 1954 泥土社
-
- 俄国文学研究提纲
- 1949 解放社
-
- 劳动工资研究
- 1992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
- 1999 中国劳动出版社
-
-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
- 1993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
- 1996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俄国文化研究论集
- 1994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河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
- 1997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 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
- 1994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新俄国之研究
- 1920 东瀛编译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