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韩国》求取 ⇩

弁言1

韩国全国详图及照片插图1

目录1

第一章韩国的地理1

第一节 位置及面积1

(一)位置1

(二)面积1

第二节 地势2

(一)概观2

(二)山脉2

(三)地质3

(四)河川3

(一)季节风5

第三节 韩国之风5

(六)海流5

(五)海岸·港湾及岛屿5

(二)平均风速和飓风6

第四节 气温6

(一)冬天的气温6

(二)夏天的气温7

第五节 雨·雪·霜·雾8

(一)降水量8

(二)降雨季9

(三)淫雨与旱灾9

(四)蒸发量10

(五)霜·雪·雾10

第六节 气象事业11

(一)固有事业11

(二)近代事业11

(一)概观12

第七节 人口之增加12

(三)日侨户口13

(三)华侨及其他外侨13

(二)韩国人户口13

第八节 一九三五年的国势调查14

(一)国势调查之沿革14

(二)调查之结果14

附表14

韩国人口总数比较表14

各道人口及密度表15

(三)常住人口16

附表:各道常住人口表16

(一)总数17

附录:韩国人口增加累年比较表17

第九节 户数及人口近况17

(二)各道人口及密度18

附表:各道人口及密度表18

(三)各府人口19

附表:韩国各府人口表19

(四)职业别户口20

附表20

韩国职业别户口表20

韩国职业别人口表21

(五)最近各道人口21

附表:韩国最近各道人口表21

第十节 世界韩侨的分布22

(一)中国的韩国侨民22

〔一〕概观22

〔二〕东北的韩国侨民23

附表:中国韩侨分布表23

〔三〕关内韩国侨民24

附表:东北韩侨统计24

(二)苏联的韩国侨民25

〔一〕概观25

附表:苏联韩侨统计25

〔二〕东亚苏联韩侨26

附表:苏联东亚民族比率26

附表:苏联滨海省韩侨人口27

〔三〕中亚苏联韩侨27

〔四〕苏联韩侨近况28

(三)美国的韩国侨民28

(四)其他各地的韩国侨民28

(二)地势29

(四)沿革29

(三)气候29

第一节 首都29

(一)概观29

第二章南部韩国地志29

(五)市势30

(六)产业30

(七)交通31

(八)市街31

〔一〕西区31

〔二〕北区31

〔三〕南区31

第二节 京几道32

(一)概观32

(二)仁川府32

(三)开城府33

(五)江华岛34

(四)水原34

(六)永登浦及其他35

第三节 忠清北道35

(一)概观35

(二)忠州·清州36

(三)永同·黄河36

(四)秋风岭36

第四节 忠清南道37

(一)概观37

(二)公州37

(三)大田府37

(四)江景及天安38

(五)论山·扶馀·鸟致院38

(一)概观39

(六)成欢·牙山39

第五节 全罗北道39

(二)群山府40

(三)全州府40

(四)井邑·南原及里里40

第六节 全罗南道41

(一)概观41

(二)木浦府42

(三)光州府42

(四)罗州及罗州群岛43

(五)济州岛43

(六)顺天·荣山·丽水44

(七)莞岛·珍岛及巨文岛44

(一)概观45

第七节 庆尚北道45

(三)庆山及倭馆46

(四)金泉46

(二)大邱府46

(五)洛东江沿岸城市47

(六)浦项及郁陵岛47

(七)庆州47

第八节 庆尚南道48

(一)概观48

(二)釜山府49

(三)马山村50

(四)晋州府51

(五)龟浦·东莱及蔚山52

(七)统营·三千浦53

(八)南海岛与巨济岛53

(六)金海·镇海·熊川53

(九)三浪津·密阳54

(十)居昌·安义及其他54

第三章北部韩国地志55

第一节 黄海道55

(一)概观55

(二)海州56

(三)沙里院·凤山·载宁56

(四)黄州·兼二浦·安岳56

(五)金川·汗浦·谷山及遂安57

(六)新幕·瑞兴·延安57

第二节 平安南道58

(一)概观58

(二)平壤府59

(四)顺安·安州·新安州61

(三)镇南浦府61

第三节 平安北道62

(一)概观62

(五)船桥·成川·顺川62

(二)新义州府63

(三)义州64

(四)定州·郭山·宣川64

(五)龙岩浦·耳湖浦65

(六)宁边·云山·北镇65

(七)鸭绿江上游城市65

第四节 江原道65

(一)概观65

(三)铁原·平康66

(四)东方沿海渔港66

(二)春川·淮阳·原州66

第五节 咸镜南道67

(一)概观67

(二)元山府67

(三)咸兴府68

(四)西湖·洪源68

(五)绎王寺69

(六)德原·高原69

第六节 咸镜北道70

(一)概观70

(二)清津府70

(三)罗津71

(四)城津71

(五)雄基71

第一节 韩国上古史72

第四章古代的韩国72

(一)概观72

(七)会宁72

(八)韩北六镇及其他72

(六)罗南·镜城72

(二)箕子开国的传说73

(三)檀君开国的传说74

(四)从箕子韩国至卫氏韩国75

(五)汉朝对韩国的经营77

(六)乐浪郡和带方郡的盛衰77

(七)三韩——马韩、弁韩、辰韩79

第二节 三国时代80

(一)高句丽80

(二)百济81

(三)新罗82

(四)倭寇82

(五)新罗的勃兴83

(六)隋朝对韩国的经略84

(七)唐朝对韩国的经略84

第三节 新罗王朝85

(一)三韩之统一85

(二)新罗王朝之盛世86

(三)新罗之衰亡87

第四节 高丽王朝88

(一)概观88

(二)高丽建国与中华89

(三)辽与女真90

(四)从文臣政治到武将专政91

(五)高丽之衰亡92

(一)李氏之勃兴94

第一节 李氏朝鲜94

第五章近代韩国史94

(二)开国及隆盛时代95

(三)朋党及冤狱时代95

(四)被侵寇时代96

(五)文运振兴朝代97

(六)李太王与大院君99

第二节 外患与内乱时代100

(一)国际关系的复杂化100

(二)闵氏政权及内乱100

(三)江华岛时代101

(四)壬午之乱102

(五)清廷之积极政策103

(六)甲申之变103

(七)天津条约104

第三节 李朝的末期105

(一)清日之战与韩国105

(二)日韩盟约106

(三)马关条约107

(四)乙未政变107

(五)日俄之战与韩国108

(六)日韩议定书109

(七)日韩协约109

附录 韩国历代帝王略系110

第六章韩国的政治115

第一节 李朝末期的政治115

(一)概观115

(二)中央政治机构116

(五)军事机构117

(四)地方行政机构117

(三)军机所及司法117

(六)科举及钦差118

第二节 保护国时代的政治118

(一)统监府118

(二)韩国内阁119

(三)日韩新约119

(四)军政·司法和财政119

(五)暴政和叛乱120

第三节 殖民地时代的政治120

(一)韩国被并的痛史120

(二)殖民地统治的沿革121

第四节 殖民地统治机构122

(一)中央组织122

(四)警察组织123

(五)军事设施123

(二)地方组织123

(三)司法与法制123

(六)兵制124

第五节 韩国的解放运动124

(一)概观124

(二)民族解放运动124

(三)社会解放运动125

(四)工人及农民运动126

(五)衡平运动127

第六节 解放后的政治127

(一)日本殖民统治的结束127

(二)解放初期的美苏割据129

(三)分裂统治的政治危机130

(四)联合国对朝鲜的政策133

(五)莫斯科会议的决定134

(六)我国当局的对韩方针135

(七)韩国各界不同的立场137

第七章革命的党派139

第一节 韩国独立党139

(一)独立党史要139

〔甲〕独立协会139

〔乙〕兴士团140

〔丙〕在满独立党140

〔丁〕独立党促成会及独立同盟141

〔戊〕韩国独立党141

〔己〕统一战线运动142

(二)三均主义142

(三)政治纲领143

(一)概观144

(二)韩人青年党144

(四)组织系统144

第二节 独立党的与党144

附:韩国独立党组织系统图144

(三)韩人青年同盟145

(四)韩人爱国妇女会145

(五)韩人女子青年同盟146

(六)韩侨战地工作队146

(七)韩人少年斥候队146

(八)韩侨协会146

(九)韩国劳兵会147

(十)欧美委员部147

第三节 韩国左翼党派147

(一)韩国共产党147

(二)高丽共产青年会149

(四)韩国劳动总同盟150

(三)韩国农民总同盟150

(五)中国本部韩人青年同盟151

第四节 中间性的革命党派151

(一)概观151

(二)韩国民族革命党151

(三)朝鲜民族解放者同盟153

(四)朝鲜无政府主义者联盟153

(五)韩族同盟会155

(六)美国韩人国民会157

(九)侨美朝鲜学生会158

第五节 党派的集团组织158

(一)概观158

(八)高丽革命党158

(七)韩族新友会158

(二)新干会159

(三)槿友会160

(四)国民府160

第六节 韩国党派问题现况161

(一)解放初期的政党斗争161

(二)临时政府各派的态度162

(三)朝鲜共产党163

(四)韩国民主党164

(五)人民共和党164

(六)国家党和人民党164

(七)美国韩族联合会165

第八章经济概观165

第一节 韩国经济史要165

(一)原有的经济形态165

(三)殖民地经济的发生167

(二)旧经济结构的解体167

(四)殖民地经济的演进168

第二节 财政金融与货币169

(一)财政169

(二)公债及租税170

(三)地方财政170

(四)货币170

(五)金融机构171

第三节 韩国的产业171

(一)概观171

(二)农业172

(三)矿业173

(四)工业174

(五)电气事业与瓦斯174

(八)畜牧业175

(六)林业175

(七)蚕丝业175

(九)水产业176

第四节 贸易交通及通信176

(一)贸易176

(二)交通177

(三)铁路177

(四)水运179

(五)航空179

(六)通信179

第五节 专卖事业180

(一)概观180

(二)烟草181

(三)人参182

(四)盐183

(五)鸦片184

第六节 工业化的基础185

(一)概观185

(二)农工并进主义185

(三)工矿业的发展186

(四)运输力之强化187

(五)所谓企业整备188

第九章社会现状189

第一节 农村与农民生活189

(一)农地和农村的基本形态189

附表:农民佃农化的倾向190

附表:耕地佃租地化的倾向190

附表:农家规模与阶级191

(二)农民经济的贫困191

(三)农村的衰落192

第二节 工厂和劳工问题193

(一)大工厂工业化的倾向193

附表:工厂工业生产额比较194

附表:工厂及职工比较194

(二)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195

附表: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倾向196

(三)工人无产阶级及其斗争196

(四)韩国的劳工问题197

第三节 家族和家庭生活198

(一)大家庭与家长制198

(二)夫妇·妾侍及奴婢198

(三)承继及婚姻制度199

(四)姓氏·家法及伦理199

(五)家庭生活及其他200

(一)亲族与男女交际201

第四节 韩国的社交和习惯201

(二)长幼尊卑与社交礼节202

(三)韩国民间的习惯203

第五节 社会慈善事业204

(一)概观204

(二)罹灾求助事业204

(三)赈恤与救护204

(四)施诊舍药205

(五)儿童保育205

(六)福利设施206

(七)劳工保护设施207

第十章文化和学术207

第一节 韩国文化学术史207

(一)三国时代的文化207

(二)高丽时代的文化208

(三)李朝初期的文化209

(四)国音·国文与文学210

(五)韩国士林的学风211

(六)李朝中期及末期的学风与文艺212

第二节 语言与文字214

(一)文献上的韩国语文214

(二)韩文辞典及文法书214

(三)韩国的文字——谚文215

第三节 美术和工艺216

(一)美术和工艺的物质216

(二)美术的分布216

(三)美术之史的发展217

(四)美术与工艺的分类217

(一)韩国戏剧的发展史218

第四节 韩国的戏剧218

(二)正剧——旧剧和新剧219

(三)假面剧220

(四)傀儡剧221

第五节 音乐和歌舞221

第六节 学术研究设施223

(一)韩国古迹之调查研究223

(二)韩国史之编修224

(三)博物馆224

(四)朝鲜美术展览会225

第十一章教育和宗教226

第一节 学校教育226

(一)殖民地教育的沿革226

(三)韩国教育的内容227

(二)韩国教育的物质227

(四)韩国教育的近况228

(五)韩国教育的前途229

第二节 社会教育229

(一)解放前的社会教育229

(二)乡约、仪礼及妇运工作230

(三)经学院231

(四)明伦学院231

(五)图书馆232

第三节 宗教与享祀232

(一)宗教的特征和现状232

(二)殿·陵和祠·院234

(三)佛教和神道234

(四)天主教和基督教235

(一)东学·天道教·侍天教及其支派236

第四节 政治性的宗教236

(二)吽哆教及其支派237

(三)太极教·大宗教及檀君教237

第五节 宗教团体之社会文化事业238

第十二章民间生活239

第一节 民间的日常生活239

(一)衣服装饰239

(二)韩国人的饮食240

(三)起居习惯242

第二节 婚丧仪式与迷信243

(一)民间吉事的风俗243

(二)民间的丧葬礼俗243

(三)民间的迷信和传说244

(一)春季的节令和风俗246

第三节 岁时令节及娱乐246

(二)夏季的节令和风俗247

(三)秋季的节令和风俗248

(四)冬季的节令和风俗248

(五)韩国人的一般娱乐249

第四节 特殊风物制度及其他250

(一)阶级制度的残余250

(二)农村里的封建制度251

(三)高利贷和平民金融251

(四)土地制度和市集252

第十三章附录252

(一)韩国重要纪念日历252

(二)韩国近代年号中西对照表263

(三)韩国人之姓及贯乡267

(四)韩国四千二百年历史年表273

(五)研究韩国经济参考书提要305

1947《今日的韩国》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潘公昭著 1947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今日的中国空军(1940 PDF版)
今日的中国空军
1940 国民出版社
日·中·韩新三国志( PDF版)
日·中·韩新三国志
明日的挑战  台湾、日本、韩国的新世纪(1988.04 PDF版)
明日的挑战 台湾、日本、韩国的新世纪
1988.04 新潮社文化艺术出版公司
韩非子今注今译  下(1982 PDF版)
韩非子今注今译 下
1982
韩非子今注今译  上(1982 PDF版)
韩非子今注今译 上
1982
今日的日本(1947 PDF版)
今日的日本
1947 光华书店
今日韩国(1995 PDF版)
今日韩国
1995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际问题译丛  今日的日本(1947 PDF版)
国际问题译丛 今日的日本
1947 光华书店
今日美国(1957 PDF版)
今日美国
1957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今日韩国教育(1996 PDF版)
今日韩国教育
1996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论高度化的韩国产业结构  兼论今后日韩国际分工(1979 PDF版)
论高度化的韩国产业结构 兼论今后日韩国际分工
1979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韩诗外传今注今译(1979 PDF版)
韩诗外传今注今译
1979 台湾商务印书馆
今日的日本(1987 PDF版)
今日的日本
1987 日本外务省
今日的西藏(1933 PDF版)
今日的西藏
1933 生活书店
今日法国(1975 PDF版)
今日法国
1975 集思图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