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现象在地震区域划分中的意义》
作者 | (苏)彼特鲁舍夫斯基(Б.А.Петрушевский)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7 |
出版时间 | 195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3031·53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8820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言1
现有的地震区域划分方法1
地震区域划分的普通地震地质法及地震统计法1
地震区域划分的地震构造“法”10
地震区域划分的地质基础13
地震活动性与地质环境特点之间的关系13
地震活动性同最新的强烈差异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14
地震活动性与局部表层地质构造的关系18
震源深度与当地地质特点之间的关系20
地震强度和地震频率同当地地质特点之间的关系22
地球物理资料24
问题的提出25
估计地震活动性方面的地震构造观点以及作为这种研究方法的历史构造分析25
大构造复合体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26
不同类型的地震实例28
地震现象与表层构造之间缺少明显联系的实例33
简短的结论35
历史构造分析法在估计地震活动性中的应用36
土库曼36
中亚细亚南部42
天山北部47
哈萨克高地和克泽尔沙漠52
关于估计地震相对烈度和频率的可能性54
历史构造分析法应用于地震区域划分所具的某些特点57
结论61
参考文献66
1958《地质现象在地震区域划分中的意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彼特鲁舍夫斯基(Б.А.Петрушевский)著; 1958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区域地质 5
-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区域地质 13
- 1985.08 地质出版社出版
-
- 中国区域地质 12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震小区划的方法
- 1994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西南地区地震地质及烈度区划探讨
- 197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震地质
- 1973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国地震区划文集
- 1993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国际震磁研究
- 1986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
- DFS-V数字地震仪
- 1980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震危险性评定与地震区划
- 1988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中国区域地质 14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区域地质 15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区域地质 11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区域地质 9
-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区域地质 6
-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