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质概论》求取 ⇩

前言(程裕淇、陈克强)1

绪论(沈永和)1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1

一、地势轮廓1

目录1

二、山川展布2

三、自然分区与发育特征2

第二节 中国地质科学的历史回顾与发展3

一、中国古代有关地质科学的实践和论述3

二、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发展4

三、中国的地质工作程度和基础地质科学的研究现状6

第三节 中国区域地质近年取得的新进展8

一、地层方面8

二、岩浆岩方面9

四、大地构造方面11

三、变质岩方面11

第四节 《中国区域地质概论》编写的几个问题12

一、关于主导思想和基本观点12

二、关于若干基础地质问题的处理12

三、关于区域划分16

第五节 中国区域地质的基础和问题17

一、地层层序18

二、岩浆岩分布22

三、地质构造概要25

第一章 天山—兴安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张良臣、周庆仁、赵国龙)28

导言28

第一节 地层(周庆仁)28

一、太古宇29

二、元古宇29

(一)下元古界29

(二)中元古界和上元古界下部30

(三)上元古界上部——震旦系31

三、下古生界31

(一)寒武系31

(二)奥陶系33

(三)志留系34

四、上古生界34

(一)泥盆系34

(二)石炭系36

(三)二叠系38

五、中生界39

(一)三叠系39

(二)侏罗系41

(三)白垩系42

六、新生界43

(一)第三系43

(二)第四系45

第二节 岩浆岩与岩浆作用(赵国龙)46

一、前吕梁期46

二、吕梁期46

三、四堡期48

四、晋宁—震旦期(晚元古期)48

五、加里东期48

(一)火山岩48

(二)侵入岩51

六、华力西早、中期52

(一)火山岩52

(二)侵入岩55

七、华力西晚期57

(一)火山岩57

(二)侵入岩58

(二)侵入岩59

八、印支期59

(一)火山岩59

九、燕山期60

(一)火山岩60

(二)侵入岩61

十、喜马拉雅期62

十一、岩浆活动和演化规律62

第三节 变质岩系和变质岩带(张良臣)63

一、各变质期变质岩系64

(一)晚太古代变质期变质岩系64

(二)早元古代变质期变质岩系64

(三)中晚元古代变质期变质岩系64

(六)中生代变质期变质岩系66

(一)阿尔泰古生代变质地带66

二、主要变质单元及其特征66

(五)晚古生代变质期变质岩系66

(四)早古生代变质期变质岩系66

(二)中天山中晚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变质地带67

(三)温都尔庙早古生代变质地带67

(四)佳木斯变质地带67

三、主要蓝闪片岩带及其地质特征68

(一)唐巴勒蓝闪片岩带68

(二)哈尔克蓝闪片岩带68

(三)二道井早古生代蓝闪片岩带68

(四)温都尔庙早古生代蓝闪片岩带68

(五)依兰—牡丹江中元古代蓝闪片岩带69

第四节 地质构造(张良臣)69

一、深部构造与超岩石圈断裂69

(一)深部构造格局69

(二)超岩石圈、岩石圈断裂70

(一)蛇绿岩套72

二、古板块构造遗迹72

(二)低压高温、中高压低温变质带75

(三)混杂岩75

三、构造单元特征75

(一)西伯利亚板块75

(二)塔里木—华北板块81

(三)锡霍特褶皱带83

第五节 地质发展史(张良臣)85

一、大陆基底形成演化大阶段85

二、古亚洲洋陆缘增生演化大阶段85

三、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和陆内断块升降大阶段88

结语88

第二章 塔里木—华北地区区域地质特征(曹国权、张瑞成、杨忠杰、王广平)90

导言90

第一节 地层90

1.太古字91

一、前寒武系91

(一)华北区(张瑞成)91

(1)阴山—燕山区 (2)辽宁—吉南区 (3)吕梁山—五台山—太行山区98

(4)秦岭东段北坡 (5)鲁西—胶东区 (6)蚌埠—淮南区 (7)阿拉善区98

2.元古宇98

(1)下元古界 (2)中元古界、上元古界下部 (3)上元古界上部104

(二)塔里木区(王广平)104

1.早前寒武系104

2.晚前寒武系105

二、古生界(杨忠杰)109

(一)寒武系(华北区、塔里木区)109

(二)奥陶系(华北区、塔里木区)110

(三)志留系112

(四)泥盆系113

(五)石炭系(华北区、贺兰山区、塔里木区)113

(六)二叠系(华北区、塔里木区)115

(一)三叠系(华北区、塔里木区)116

三、中生界(杨忠杰)116

(二)侏罗系(稳定型沉积、过渡型沉积)118

(三)白垩系(稳定型沉积、过渡型沉积)119

四、新生界(杨忠杰)121

(一)第三系(陆相沉积、海相沉积)121

(二)第四系123

五、中元古代及以后的沉积作用特点(杨忠杰)123

(一)沉积盆地及沉积相组123

(二)沉积环境与沉积组合124

(三)沉积作用某些特点及演化规律125

第二节 岩浆岩与岩浆作用(一—七 张瑞成,八—十 杨忠杰)125

(一)早期岩浆巨旋回126

(二)晚期岩浆巨旋回126

一、前吕梁期126

二、吕梁期127

三、四堡期128

四、晋宁期131

五、震旦期131

六、加里东期132

七、华力西期133

八、印支期133

九、燕山期134

(一)火山岩134

(二)侵入岩135

十、喜马拉雅期137

第三节 变质岩系137

一、华北变质岩区(张瑞成)138

(一)迁西期变质岩系138

(二)阜平期变质岩系139

(三)五台期变质岩系140

(四)吕梁期变质岩系141

(五)四堡—晋宁期变质岩系142

(六)震旦期变质岩系142

二、塔里木变质岩区(王广平)142

(一)晚太古—早元古期变质岩系142

(二)早元古晚期变质岩系142

(三)中—晚元古期变质岩系143

(四)加里东期变质岩系144

三、混合岩化作用(张瑞成)144

第四节 地质构造144

一、华北陆块(王广平、杨忠杰)145

(一)构造阶段和构造运动145

(二)断裂组合及深断裂148

(三)构造单元及其基本特征150

二、塔里木陆块(王广平)152

(一)构造阶段及构造运动152

(二)断裂组合155

(三)构造单元及其基本特征156

三、问题讨论159

第五节 地质发展史(曹国权)160

一、陆核形成大阶段160

二、陆块发生形成大阶段160

三、陆块发展大阶段161

四、滨太平洋、新特提斯发展大阶段162

结语163

第三章 昆仑—秦岭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尚瑞钧、陈家义、劳子强、吴向农)165

导言165

第一节 地层(一、劳子强,二—五、吴向农)165

(一)上太古界166

(二)下元古界166

一、前寒武系166

(三)中元古界168

(四)上元古界170

二、下古生界172

(一)寒武系172

(二)奥陶系175

(三)志留系177

三、上古生界178

(一)泥盆系178

(二)石炭系182

(三)二叠系184

四、中生界185

(一)三叠系186

(二)侏罗系188

(三)白垩系189

(二)第四系190

五、新生界190

(一)第三系190

第二节 岩浆岩与岩浆作用(劳子强)192

一、前吕梁期192

(一)火山岩192

(二)侵入岩192

二、吕梁期193

(一)火山岩193

(二)侵入岩193

三、四堡期193

(一)火山岩194

(二)侵入岩194

四、晋宁期195

(一)火山岩195

(二)侵入岩195

(一)火山(侵入)岩196

五、加里东期196

(二)花岗岩类198

六、华力西期200

(一)火山岩200

(二)花岗岩类201

七、印支期203

(一)火山岩203

(二)花岗岩类204

八、燕山期206

(一)火山岩206

(二)花岗岩类206

九、喜马拉雅期208

十、岩浆活动小结208

第三节 区域变质岩系特征(劳子强)209

一、吕梁期变质岩系209

三、晋宁期变质岩系211

二、四堡期或四堡—晋宁期变质岩系211

四、加里东期变质岩系212

五、华力西—印支期变质岩系212

六、印支期变质岩系213

七、高压变质岩类特征213

(一)榴辉岩类213

(二)蓝闪片岩类214

八、变质作用小结214

第四节 区域地质构造(陈家义)215

一、板块区划与构造单元215

(一)塔里木—华北板块南部边缘216

(二)华南板块北部边缘217

(三)秦岭—祁连活动带218

(四)古特提斯活动带220

(一)秦昆结合带222

二、构造变形222

(二)昆仑山变形带223

(三)祁连山变形带225

(四)东秦岭变形带226

(五)大别山变形带232

三、区域地质构造演化232

(一)前长城纪——结晶基底形成阶段232

(二)长城纪至青白口纪——秦昆海洋形成演化阶段232

(三)震旦纪至志留纪——秦祁海洋形成演化阶段235

(四)泥盆纪至中三叠世——古特提斯洋形成演化阶段236

(五)晚三叠世至第四纪——滨太平洋、新特提斯叠加改造阶段236

结语237

第四章 川滇青藏地区区域地质特征(范承钧、马冠卿、王忠实)239

导言239

一、地层239

三、变质岩系和变质作用240

二、岩浆岩240

第一节 印度板块(马冠卿、范承钧)241

一、喜马拉雅(逆冲)板片241

(一)地层241

(二)岩浆岩247

(三)变质岩系250

(四)构造251

二、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及陆缘活动带251

(一)冈底斯陆缘火山弧251

(二)日喀则弧前盆地复理石楔252

(三)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252

(四)高压低温变质带——蓝闪片岩带253

(五)混杂岩253

(六)复理石带254

(一)地层255

第二节 藏滇(中间)板块(范承钧、马冠卿)255

一、冈底斯—腾冲陆缘活动带255

(二)岩浆岩259

(三)变质岩系263

二、班公错—怒江结合带265

三、羌中南—唐古拉—保山陆块266

(一)地层266

(二)岩浆岩272

(三)变质岩系276

四、澜沧江结合带277

五、构造279

第三节 华南板块(范承钧、王忠实)280

一、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280

(一)地层280

(二)岩浆岩286

(三)变质岩系289

二、金沙江结合带290

三、松潘—甘孜活动带292

(一)地层292

(二)岩浆岩299

(三)变质岩系303

四、构造304

第四节 红河—龙门山推覆带(被掩盖了的晋宁期板块潜没带)(范承钧)306

第五节 地质构造演化(范承钧)309

结语311

第五章 华南地区区域地质特征(杨明桂、王砚耕、李镛、姚仲伯、魏秀哲、李兼海、章金海)313

导言313

第一节 地层(姚仲伯、魏秀哲)313

一、上太古—下元古界314

(一)扬子陆块西、北缘内侧316

(二)扬子陆块外缘316

二、中元古界316

三、青白口系317

(一)扬子区及江南区317

(二)南华区318

四、震旦系318

(一)扬子区318

(二)江南区319

(三)南华区319

五、寒武系320

(一)扬子区320

(二)江南区321

六、奥陶系322

(一)扬子区322

(四)琼南区322

(三)南华区322

(二)江南区323

(三)南华区323

(四)琼南区324

七、志留系324

(一)扬子区324

(二)南华区325

八、泥盆系326

九、石炭系327

十、二叠系330

(一)大陆区330

(二)台湾区331

十一、三叠系331

十二、侏罗系334

(一)西区334

十三、白垩系336

(一)西区336

(二)东区336

(二)东区337

(三)台湾区338

十四、第三系338

(一)大陆区338

(二)台湾区339

十五、第四系340

第二节 沉积岩与沉积地质特征(王砚耕)341

一、沉积环境与沉积组合341

二、沉积模式及沉积演化阶段341

(一)被动陆缘模式341

(二)陆间裂谷槽盆模式343

(三)陆内裂(拗)陷盆地模式343

(四)周缘前陆盆地模式344

(五)活动陆缘岛弧模式344

三、沉积地质基本特征345

第三节 岩浆岩与岩浆作用(李兼海、李镛)346

一、火山岩346

(一)吕梁期346

(二)四堡期346

(三)晋宁—澄江期348

(四)加里东期348

(五)华力西—印支期348

(六)燕山期349

1.湘、桂岩带349

2.长江中下游岩带350

3.东南沿海岩带350

(七)喜马拉雅期352

二、侵入岩353

(一)吕梁期353

(二)四堡—晋宁期355

(四)加里东期356

(三)澄江期356

(五)华力西—印支期357

(六)燕山期358

1.燕山早期358

2.燕山晚期359

(七)喜马拉雅期361

三、岩浆活动的若干特点361

(一)东南沿海中、新生代火山岩岩相特点361

(二)东南沿海中、新生代火山构造特点362

(三)各时期花岗岩的演化特征362

第四节 变质岩系与变质岩带(章金海)364

一、吕梁期变质岩系364

二、四堡—晋宁期变质岩系366

三、加里东期(青白口纪—早古生代)变质岩系366

五、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变质岩系367

四、华力西期变质岩系367

第五节 地质构造(杨明桂)369

一、主要构造单元及其特征371

(一)扬子陆块371

(二)南华活动带372

(三)南海盆地及琼南微陆块374

(四)台湾活动带374

二、构造形变格局375

(一)四堡—晋宁形变期375

(二)加里东形变期375

(三)印支形变期376

(四)燕山—喜马拉雅形变期377

第六节 地质发展简史(杨明桂)379

(二)中元古晚期—青白口纪末陆壳聚合期380

(一)中元古代裂谷期380

二、四堡—晋宁期扬子陆块形成大阶段380

一、吕梁期与前吕梁期华南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形成大阶段380

三、澄江—加里东期南华裂谷演化与扬子陆块增生大阶段382

四、华力西—印支期华南大陆形成大阶段383

五、燕山—喜马拉雅期滨太平洋活动大阶段383

(一)侏罗纪—早白垩世383

(二)晚白垩世—第三纪383

结语384

第六章 中国沉积地层特征与沉积作用(王砚耕、胡君生)385

导言385

第一节 中国沉积地层区划386

第二节 中国沉积地层基本层序与地质事件388

第三节 中国沉积地层主要特征391

一、长城系—青白口系391

二、震旦系—三叠系392

三、侏罗系—第四系395

第四节 沉积盆地分类与沉积作用396

一、与离散构造背景有关的盆地397

二、与会聚构造背景有关的盆地400

三、与转换(走滑)构造背景有关的盆地403

第五节 中国沉积地壳的时空分布规律405

第七章 中国岩浆岩与岩浆作用(尚瑞钧、徐公愉、严阵、李兼海)407

导言407

第一节 中国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徐公愉)407

一、前吕梁期407

二、吕梁期410

三、四堡期411

四、晋宁期411

五、震旦期412

六、加里东期412

七、华力西期413

九、燕山期414

八、印支期414

十、喜马拉雅期415

第二节 中国岩浆岩的构造-岩浆类型(徐公愉、严阵、李兼海)416

一、洋脊型417

二、火山弧型419

三、碰撞型421

四、陆内拉张型424

第三节 中国岩浆岩的构造-岩浆演化(徐公愉)426

一、元古大洋发展阶段426

二、古亚洲洋发展阶段427

三、特提斯洋发展阶段428

四、古太平洋发展阶段和受滨太平洋构造域发展影响阶段429

结语(徐公愉)430

导言432

第八章 中国的变质岩系、变质带及变质作用演化(程裕淇)432

第一节 变质岩系和变质带的分布和特征433

一、主要变质期为早、中太古代的变质岩系433

二、主要变质期为晚太古代的变质岩系434

三、主要变质期为早元古代的变质岩系436

四、主要变质期为中、晚元古代的变质岩系和变质岩带437

五、主要变质期为早古生代的变质岩系和变质岩带439

六、主要变质期为晚古生代的变质岩系和变质岩带440

七、主要变质期为早中生代的变质岩系和变质岩带441

八、主要变质期为晚中生代的变质岩系和变质岩带441

九、主要变质时间为新生代的变质岩系和变质岩带442

十、小结443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某些演化特征444

一、早前寒武纪时期444

三、古生代时期445

四、中、新生代时期445

二、中、晚元古代时期445

第三节 不同时期的蓝闪片岩带446

第九章 中国基本构造格局及其演化(范承钧、杨明桂)448

导言(范承钧)448

第一节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杨明桂、范承钧)448

一、板块划分448

二、深层构造的轮廓与特征450

(一)深层构造轮廓450

(二)稳定陆块深层构造特征452

(三)活动带的深层构造特征452

三、中国各构造域的地质构造框架453

(一)古亚洲构造域453

(二)特提斯构造域456

(三)古华夏构造域458

(四)滨太平洋构造域459

(一)断裂系统461

四、断裂系统及其特征461

(二)有关断裂的若干问题465

第二节 中国地质构造演化(范承钧)466

一、太古宙466

二、元古宙467

三、显生宙469

(一)震旦纪至早古生代469

(二)晚古生代至三叠纪471

(三)中生代至新生代472

结语(杨明桂、范承钧)474

结束语(程裕淇)477

图版说明及图版481

参考文献503

变质矿物代号508

人名索引509

地质构造及大地构造名词索引512

1994《中国区域地质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程裕淇主编 1994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区域地质  8(1984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8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13(1985.08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13
1985.08 地质出版社出版
中国区域地质  12(1985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12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区域经济地理概论(1987 PDF版)
区域经济地理概论
1987 海口市:海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14(1985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14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15(1985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15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11(1985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11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9(1984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9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6(1983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6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5(1983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5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4(1983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4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2(1982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2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1(1982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1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震地质概论(1975 PDF版)
中国地震地质概论
1975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区域地质  10(1984 PDF版)
中国区域地质 10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