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的利用和改良》
作者 | 江西省红壤试验站编 编者 |
---|---|
出版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 |
出版时间 | 197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6110·2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8445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 红壤有那些类型和特性1
(一)红壤的主要类型和特性及其主要分布地区1
1.红土性红壤(第四纪红壤)1
2.红砂岩红壤2
3.石灰岩红壤2
4.花岗岩红壤2
5.变质岩红壤2
红壤旱地:1.黄泥土3
(二)红壤性低产田、地的主要类型和特性3
2.红沙土4
3.砂石土4
红壤性水田:1.黄泥结板田4
2.结板砂田4
(三)红壤性低产田、地的主要低产原因7
1.酸7
2.瘦7
3.板结8
1.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开垦利用红壤10
(一)以粮为纲,农、林、牧综合利用10
二 红壤利用改良的主要经验10
2.种植果、茶、桑等经济林木,以林促农11
3.发展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以牧促农11
(二)山、水、田综合治理13
1.治山13
2.治水14
3.治田17
(三)扩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18
1.绿肥的改土作用和增产效果18
2.红壤地怎样种好绿肥20
3.利用红壤丘陵,大力发展夏季绿肥24
(四)深耕客土,增施肥料,施用石灰,排除红壤的酸、瘦、板结等障碍因素25
1.施用石灰,叫红壤不酸25
2.增施肥料,叫红壤变肥25
3.深耕客土,叫红壤疏松27
(五)合理轮作,用地养地结合28
1.什么是用地作物和养地作物28
2.针对红壤的不同熟化程度,采用相应的轮作制度29
3.水旱轮作30
1974《红壤的利用和改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江西省红壤试验站编 1974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红黄壤地区土壤利用改良区划
- 1985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红黄壤的综合改良利用
- 1982
-
- 农业生产技术基本知识 红壤利用改良
- 1984
-
- 红壤改良利用科研协作资料选编
- 1977
-
- 水利土壤改良学
- 1964
-
- 土壤利用及改良
- 1979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滨海盐渍土的改良和利用
- 1985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红壤综合改良利用科研资料汇编 1980-1984
- 1985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兰溪上华基地
-
- 土壤改良学 水利土壤改良
- 1961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四川农业土壤及其改良和利用
- 1960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水利土壤改良
- 1958 北京林学院
-
- 怎样利用红壤 把瘠薄的红壤荒地变成肥沃的良田
- 1956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