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库新编本 18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
作者 | 徐元冬等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8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805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1
二 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5
三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8
四 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5
第二讲 党的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人运动的新高潮24
一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革命纲领的制定24
二 工人运动的新高潮30
三 统一战线政策的确定。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5
第三讲 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党为争夺革命领导权而斗争40
一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40
二 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革命运动的高涨45
三 革命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53
四 党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59
第四讲北伐战争的胜利。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63
一 北伐战争。工农运动的继续高涨63
二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形成。围绕农民问题展开的斗争71
三 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78
四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81
第五讲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87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国内形势87
二 党的“八七”会议和各地武装起义92
三 第一次“左”倾路线的错误。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04
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毛泽东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理论107
第六讲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116
一 中央“九月来信”和古田会议116
二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124
三 第二次“左”倾路线的错误和危害133
四 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138
第七讲反对第三次“左”倾路线的斗争。红军长征的胜利142
一 “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形势142
二 第三次“左”倾路线的错误和革命有利形势的丧失146
三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151
四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155
五 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红军长征的胜利164
六 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170
七 国民党统治区文化战线反“围剿”的斗争173
第八讲 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76
一 “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76
二 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确定182
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188
四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白区党代表会议。迎接抗日战争的准备193
第九讲 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原则200
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政治形势200
二 洛川会议。国共两党两条抗战路线的斗争205
三 解放区战场的开辟。党的持久抗战战略方针210
四 反对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党的六届六中全会221
第十讲 党为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反共而斗争226
一 相持阶段的抗日战争形势和党的反投降斗争226
二 党为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而斗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229
三 解放区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主要战场235
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问题。党为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而斗争243
第十一讲 党为战胜严重困难和巩固解放区而斗争252
一 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局面和党的政策252
二 党的整风运动259
三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267
四 兵民是胜利之本。团结战斗渡过难关271
第十二讲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76
一 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的被制止。解放区战场开始局部反攻276
二 党为团结全国人民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斗争283
三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90
四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94
第十三讲 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而斗争301
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和党的方针301
二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307
三 党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而斗争315
四 党坚守自卫立场,准备保卫解放区320
第十四讲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327
一 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327
二 粉碎蒋介石的战略进攻332
三 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蒋介石处在全民包围中339
第十五讲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346
一 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点346
二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整军运动350
三 党中央十二月会议。打倒蒋介石建设新中国的行动纲领353
四 党的总路线的科学概括和各项政策的贯彻356
五 伟大的战略决战361
第十六讲 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372
一 党中央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372
二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378
三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381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85
五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391
1990《青年文库新编本 18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元冬等著 1990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 1982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 1980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 1981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
- 1962.07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 1980年05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历史新编
-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 1984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 1984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 1985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 1981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 1980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 198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
- 1962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