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然地理》求取 ⇩

第一章 地理位置的特征1

一、处于我国的中纬地带1

目录1

二、位居我国的内陆2

第二章 地质构造的轮廓3

一、陕西大地构造概况3

二、鄂尔多斯台向斜6

三、山西台背斜8

四、伏牛—大别台背斜13

五、秦岭褶皱带14

六、四川台向斜15

(四)由于秦岭南北地面组成物质不同,地貌发育上也就各具特点16

(八)断层地貌普遍而显著16

(六)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深刻16

(五)由于塑造秦岭南北现代地貌的外营力各有特点,从而地貌形态和性质也就各有差异16

(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貌分区明显16

(二)塑造陕西地区现代地貌形态的新构造运动活跃而普遍16

(一)在燕山运动及其以后的构造运动过程中形成了陕西大地貌的骨架16

一、地貌轮廓的一般特征16

第三章 地貌16

(三)由于地质基础不同,造成了秦岭南北地表形态的差异16

二、陕北高原27

(五)地貌分区概述48

二、太阳辐射48

(二)大气环流因子48

(一)自然地理环境48

三、关中平原48

(四)风沙地貌48

(三)石质山岭48

(二)黄土地貌48

(一)区域范围及地貌概况48

(一)区域范围及地貌概况58

(二)地貌分区概述58

四、陕南山地58

(一)区域范围及地貌概况71

(二)地貌分区概述71

五、对地貌条件的一般评价71

第四章 气候78

一、气候的主要支配因素78

三、气压与风87

四、气温90

(一)四季的分配107

(二)平均气温107

(三)气温较差及年际变化107

(四)冷热程度107

(五)各种界限温度的分布107

(六)生长季积温的分布107

五、地温107

(一)地面温度111

(二)不同深度的平均温度111

(三)累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111

六、降水111

(五)降雪123

七、湿度、云量和日照123

(七)年降水量及生长季降水量保证率123

(六)降水变率123

(八)干燥度123

(四)降水频率123

(三)最多月降水量123

(二)降水的季节分配123

(一)年平均降水量123

(一)湿度126

(二)云量126

(三)日照126

八、生长季节中几种不利的气候条件126

九、气候分区概述141

(五)干热风141

(四)冰雹141

(三)寒潮与霜冻141

(二)雨涝141

(一)干旱141

(一)长城沿线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148

(二)陕北高原暖温带冷温半干旱气候区148

(三)关中平原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148

(四)秦岭山地暖温带温和湿润气候区148

(五)陕南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区148

第五章 河流水文及地下水148

一、河流的基本轮廓及其一般特征148

二、主要河道概况156

(十)南洛河河道概况174

(十一)汉江河道概况174

(九)渭河河道概况174

(八)泾河河道概况174

(十二)丹江河道概况174

(十三)嘉陵江河道概况174

三、径流的基本规律174

(六)延河河道概况174

(五)无定河河道概况174

(四)秃尾河河道概况174

(三)窟野河河道概况174

(二)黄河河道概况174

(一)河道的一般特征174

(七)北洛河河道概况174

(一)径流量的组成及其补给191

(二)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191

(三)径流时间分配的一般特征191

(四)冰情191

四、泥沙的一般规律191

(三)嘉陵江的泥沙198

五、河流主要的水化学特征198

(一)陕北、关中各河的泥沙198

(二)汉江的泥沙198

(一)矿化度和河水化学类型214

(二)河水的其它化学组成214

(三)河水主要化学特性的评价214

六、河流的主要水利条件214

(一)河流的灌溉条件217

(二)河流的航运条件217

(三)河流的水能及水库条件217

七、地下水217

八、水文分区概述225

(一)地下水分布的基本规律225

(二)地下肥水225

(一)长城外贫水区233

(二)陕北高原少水区233

(三)关中平原少水区233

(四)洛南盆地足水区233

(五)秦岭足水区233

(六)巴山多水区233

第六章 土壤及水土保持233

一、主要土类的分布和土壤的改良利用233

(八)山地棕壤253

二、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253

(十二)沼泽土253

(十一)盐渍土253

(十)水稻土253

(九)冲积土253

(三)灰褐色森林土253

(七)黄棕壤253

(六)黄褐土253

(五)?土253

(四)褐土253

(二)黄绵土253

(一)黑垆士253

三、土壤分区概述266

(三)水土保持266

(二)土壤侵蚀的基本轮廓266

(一)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266

(一)长城沿线砂土区274

(二)陕北高原北部轻黑垆土及黑垆土区274

(三)陕北高原南部粘黑垆土及灰褐色森林土区274

(四)关中平原褐土?土区274

(五)秦岭山地棕壤区274

(六)汉江谷地黄褐土区274

(七)大巴山地灰化棕壤区274

第七章 植被274

一、陕西植被的一般特征274

二、植被分布的一般规律278

三、主要的植物资源291

(一)植被类型的区域组成复杂多样291

(二)植被的垂直结构和分布明显291

(一)用材林和经济林307

(二)野生经济植物307

(三)药用植物307

(四)绿肥、绿篱、饲料、水保及观赏植物307

(五)栽培植物307

四、植被分区概述307

一、野生动物的地理分布与特征319

第八章 野生动物319

(六)陕南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区319

(五)秦岭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区319

(四)关中落叶阔叶林灌丛区319

(二)陕北中部草原化森林草原区319

(一)长城沿线风沙草原区319

(三)陕北南部森林草原区319

(一)动物区系的组成复杂338

(二)动物种类繁多338

(三)动物的垂直分布明显338

二、主要的动物资源338

三、动物地理分区概述342

(五)汉江谷地动物区353

一、划分自然地理区的指导思想353

第九章 自然地理区特征概述353

(六)大巴山地动物区353

(四)秦岭山地动物区353

(三)关中平原动物区353

(二)陕北高原动物区353

(一)长城沿线沙地动物区353

二、陕西省区域分异的基本规律359

三、各级自然地理区的特征简况362

(一)Ⅰ.陕北黄土高原地区412

(二)Ⅱ.关中盆地平原地区412

(三)Ⅲ.陕南秦巴山地地区412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412

后记433

1981《陕西自然地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聂树人编著 1981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自然地理(1987 PDF版)
自然地理
1987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自然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1982 PDF版)
中国自然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
1982
自然地理(1986.5 PDF版)
自然地理
1986.5 水利电力出版社
自然地理( PDF版)
自然地理
中国华局
自然地理(1958 PDF版)
自然地理
1958 华东水利学院地理地质教研组
自然地理(1980 PDF版)
自然地理
1980 北京:北京出版社
自然地理学(1991 PDF版)
自然地理学
1991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西北自然地理(1958 PDF版)
西北自然地理
195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西省地理(1996 PDF版)
陕西省地理
1996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自然地理学(1991 PDF版)
自然地理学
1991 北京:测绘出版社
自然地理(1956 PDF版)
自然地理
1956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广西通志  自然地理志(1994 PDF版)
广西通志 自然地理志
199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陕西地理(1984 PDF版)
陕西地理
1984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自然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1982 PDF版)
中国自然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
西藏自然地理(1982 PDF版)
西藏自然地理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