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学》求取 ⇩

第一篇X线摄影学理论1

第一章 医学影像理论1

第一节 信号与系统基础1

一、信号的描述1

二、系统的描述5

第二节 影像质量评价概论6

一、主观评价法6

二、客观评价法7

三、综合评价像质研究7

一、空间频率和调制度8

第三节 光学传递函数简介8

二、光学传递函数10

第四节 卷积计算成像和光学传递函数的数学表达式12

一、点扩散函数12

二、线扩散函数13

三、卷积计算成像17

四、光学传递函数的数学表达式18

五、X线成像系统的非线性及其线性变换22

六、单脉冲函数的傅氏变换的物理意义22

七、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23

第五节 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方法24

一、对比度测定法24

二、傅氏变换法27

第六节 X线照片斑点33

一、斑点的概念33

二、均方根值34

三、自相关函数37

四、Wiener频谱38

第七节 信息理论及ROC曲线41

一、概率基础41

二、信息理论46

三、ROC曲线48

一、概念50

第一节 X线对比度50

第二章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50

二、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51

三、对比度指数51

四、X线对比度的观察法52

第二节 X线影像传递与照片的形成53

第三节 光学对比度53

一、概念53

二、影响光学对比度的因素55

第三章 X线照片模糊分析59

第一节 X线管焦点59

一、概念59

二、X线管焦点成像性能的主要参量66

第二节 几何学模糊72

一、焦点、肢体和胶片之间的投影关系72

二、模糊的阈值及允许放大率73

三、中心X线74

四、影像的失真75

五、切线投影76

第三节 散射线77

一、散射线引起的照片对比度损失77

二、被照体厚度与散射线78

三、照射野和散射线79

四、散射线的抑制80

五、散射线的排除81

第四节 被照体的运动模糊89

一、运动产生的模糊89

二、运动的MTF90

三、运动模糊的应用91

第五节 感光系统产生的模糊91

第六节 分辨率94

一、影像的锐利度94

二、分辨率94

第四章 X线摄影条件98

第一节 X线摄影效果与n值98

一、管电压和管电流量99

第二节 X线摄影条件基本因素和应用99

二、管电流和摄影时间100

三、摄影距离100

四、增感屏和胶片101

五、滤线栅和照射野102

第三节 X线摄影条件表102

一、变动管电压法102

二、固定管电压法102

三、Siemens条件表及X线摄影条件规范化102

第五章 体位设计110

一、头部Towne摄影法110

二、胸骨正位像的摄影法112

第六章 优质X线照片的条件113

第一节 照片斑点113

第二节 适当的密度115

第三节 明显的对比度116

第四节 良好的锐利度116

第七章 X线检查的体位和方向118

第一节 解剖学的基准线、面118

第二节 身体各部位的方向和位置118

一、一般的方向和位置118

二、四肢的方向和位置118

一、基本体位119

第三节 体位119

二、四肢体位121

第四节 摄影方向121

一、一般的摄影方向121

二、四肢的摄影方向122

三、头部的摄影方向123

四、其它方向123

第五节 头部摄影用的基准点、线、面123

一、基准点123

二、基准线123

三、基准面124

第八章 X线造影检查概要125

第一节 造影剂的种类及用途125

第二节 药敏试验、造影中发生意外和急救措施简介127

一、药敏试验127

二、造影中发生意外和急救措施简介128

第九章 X线特殊检查概要130

第一节 体层摄影130

一、概述130

二、原理131

三、背景模糊度135

四、体层厚度137

五、体层面厚度的测定139

六、同时多层体层摄影141

第二节 高千伏摄影142

一、原理142

二、设备143

三、优缺点143

第三节 软X线摄影144

一、原理144

二、设备145

一、放大率的计算146

二、焦点与放大率的关系147

三、设备148

第二篇X线照片冲洗化学149

第十章 概论149

第一节 摄影的发明与发展149

一、摄影的发明149

二、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感光工业的诞生149

第二节 X线信息影像形成与传递的过程150

二、多幅相机和激光相机成像胶片151

一、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151

四、特种胶片151

三、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151

第十一章 医用X线胶片151

第一节 医用X线胶片种类151

第二节 医用X线胶片结构152

一、乳剂层152

二、片基155

三、附加层156

第三节 扁平颗粒胶片结构156

第十二章 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测定158

第一节 概述158

一、胶片的照相性能158

二、感光测定的定义与应用158

第二节 感光测定的条件158

第三节 光学密度及其测量160

一、光学密度160

二、光学密度值测量方法161

二、特性曲线的组成162

一、特性曲线的定义162

三、特性曲线的特性值162

第四节 胶片特性曲线162

四、特性曲线的比较166

第五节 医用X线胶片感光测定法167

一、感光仪测定法167

二、X线阶段曝光测定法168

第十三章 增感屏172

第一节 增感屏的结构与种类172

一、增感屏的结构172

二、增感屏的种类174

第二节 增感屏的性能175

一、增感作用176

二、影响增感作用的因素176

三、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177

第十四章 增感屏-胶片系统的调制传递功能及扁平颗粒技术180

第一节 增感屏-胶片系统的调制传递功能180

一、测定屏-片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意义180

二、屏-片体系MTF测定180

三、MTF分析182

一、屏-片体系信息传递功能下降的原因184

第二节 扁平颗粒技术184

二、扁平颗粒技术185

一、感光原理188

第一节 感光原理与潜影形成188

二、潜影的形成188

第十五章 感光机理188

三、X线照射下的潜影特点190

三、反转现象191

五、静电效应191

四、亚尔培特效应191

二、间歇曝光效应191

第二节 感光现象191

一、互易律失效191

六、压力效应192

第十六章 显影193

第一节 显影液的组成193

一、显影剂193

二、显影液辅助成分195

三、PQ型X线胶片显影液性能197

四、常用X线胶片显影液配方197

第二节 显影反应与机理198

一、显影反应198

二、显影机理200

三、显影的进行过程201

第二节 定影204

一、定影的意义204

二、定影液的组成204

第一节 中间处理204

第十七章 显影的后处理204

三、定影的化学反应206

四、定影速率207

五、常用X线定影液配方208

一、水洗的目的209

二、水洗速率209

第三节 水洗与干燥209

三、水洗效果的判断210

四、干燥211

第一节 自动冲洗技术概述212

一、自动冲洗机212

第十八章 照片自动冲洗技术212

二、自动冲洗的X线胶片214

三、自动冲洗套药215

第二节 照片自动冲洗显影药液的管理216

一、显影液的配制216

四、自动冲洗技术的优缺点216

二、显影管理的内容与方法217

第三节 自动冲洗显影后处理的管理221

一、定影的管理221

二、水洗的管理222

三、干燥的管理222

第一节 湿式激光打印机223

一、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23

第十九章 数字成像激光打印技术223

二、性能225

第二节 干式激光打印机226

一、结构226

二、性能227

三、医用干式胶片230

第三篇X线摄影位置学234

第二十章 骨骼系统摄影234

第一节 上肢234

手后前位234

手侧位234

手后前斜位234

手前后斜位235

腕关节后前位235

腕关节侧位235

尺骨、桡骨前后位236

尺骨、桡骨侧位236

肘关节前后位236

肱骨前后位237

肱骨侧位237

肩关节前后位237

肘关节侧位237

肩胛骨侧卧位238

肩胛骨前后位238

锁骨后前位238

肩关节侧位238

足前后位239

第二节 下肢239

足前后内斜位239

肩锁关节后前位239

足外侧位240

足趾前后位240

足前后外斜位240

跟骨外侧位241

跟骨底跟轴位241

踝关节前后位241

足趾内斜位241

胫骨和腓骨前后位242

胫骨和腓骨外侧位242

踝关节外侧位242

膝关节后前位243

膝关节外侧位243

膝关节前后位243

股骨侧卧侧位244

髋关节前后位244

股骨前后位244

第三节 头部245

髋关节和股骨颈后前斜位245

第四节 X线放大摄影245

髋关节和股骨颈侧位245

头颅后前位246

头颅前后位247

头颅侧位247

枕骨和颞骨岩部前后位248

颅底颌下顶位248

蝶鞍侧位248

蝶鞍后前位249

视神经孔后前位(Rhese位)249

面骨后前45°角位250

面骨前后位250

颧弓顶颌斜位250

鼻骨侧位251

鼻骨轴位251

眼眶后前位251

下颌骨俯卧侧位252

下颌骨体部后前位252

下颌骨体部、支部和颞颌关节后前位252

颞颌关节侧位253

颞骨乳突侧位——劳氏(Law)位253

颞骨乳突伦氏(Runstrom)位254

颞骨岩部轴位——梅氏(Mayer)位254

颞骨岩部后前斜位一斯氏(Stenvers)位254

颞骨岩部前后位——汤氏(Towne)位254

副鼻窦华氏(Waters)位255

颞骨茎突前后位255

颞骨茎突侧位(张口)255

副鼻窦柯氏(Caldwell)位256

副鼻窦侧位256

蝶窦顶颌位(张口)256

第四节 脊柱257

第1和第2颈椎前后位258

第3至第7颈椎前后位259

颈椎侧位259

颈椎椎间孔前后斜位259

腰椎前后位260

胸椎侧位260

胸椎前后位260

腰椎侧位261

腰椎椎弓根和椎间关节前后斜位261

腰骶关节前后位262

腰骶关节侧位262

骶骨前后位263

骶骨侧位263

尾骨前后位263

尾骨侧位263

胸骨后前斜位264

第五节 胸骨和胸锁关节264

骶髂关节前后斜位264

骶髂关节前后位264

胸骨侧位265

胸锁关节后前斜位265

胸锁关节侧位266

第六节 肋骨266

膈上肋骨后前位266

膈上肋骨前后位266

膈上肋骨前后斜位266

膈下肋骨前后斜位267

膈下肋骨前后位267

膈上肋骨后前斜位267

第七节 骨盆268

骨盆前后位268

骨盆侧位268

耻骨和坐骨后前位269

第二十一章 呼吸系统摄影270

肺后前位270

肺前后位270

肺仰卧前后位270

肺侧卧后前位271

肺仰卧侧位271

肺侧位271

肺前凸位272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摄影273

腹部前后位273

腹部前后立位或后前立位273

先天性肛门闭锁摄影法273

右上腹部(胆囊区)后前位274

第二十三章 循环系统摄影275

心脏和大血管后前位275

心脏和大血管侧位275

心脏和大血管右前斜位275

心脏和大血管左前斜位276

第二十四章 泌尿系统摄影277

尿路仰卧前后位277

尿路后前立位277

尿路侧卧位278

膀胱仰卧前后位278

膀胱左斜位278

膀胱右斜位278

膀胱侧位279

尿道前后位279

附录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简介280

实验284

1999《X线摄影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袁聿德主编 199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X线摄影感光化学及显像过程(1992 PDF版)
X线摄影感光化学及显像过程
1992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蓄电器式X缐摄影(1953年04月第1版 PDF版)
蓄电器式X缐摄影
1953年04月第1版
X射线学( PDF版)
X射线学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X线体层摄影技术讲座(1985 PDF版)
X线体层摄影技术讲座
1985
X线摄影技术(供医学影像专业内部使用)(1997 PDF版)
X线摄影技术(供医学影像专业内部使用)
1997 湖南电大直属部医学影像教学班
循环器X线読影( PDF版)
循环器X线読影
摄影学(1963 PDF版)
摄影学
1963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X线体层摄影术(1981 PDF版)
X线体层摄影术
1981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影视摄影光线处理(1993 PDF版)
影视摄影光线处理
1993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X线胸腔断层摄影(1979 PDF版)
X线胸腔断层摄影
1979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医用X线摄影技术考题解(1983 PDF版)
医用X线摄影技术考题解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摄影(1996 PDF版)
学摄影
1996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摄影热线电话(1992 PDF版)
摄影热线电话
1992 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骨关节X线摄影和读片法(1992 PDF版)
骨关节X线摄影和读片法
1992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X射线学(1955 PDF版)
X射线学
195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