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3辑》求取 ⇩

第一编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3

第一章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概述3

第一节 教育的区域性阐明3

一、区域和区域教育界说5

二、区域研究和区域教育研究8

三、区域教育特性11

第二节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15

一、可持续发展15

二、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20

三、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4

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26

第三节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29

一、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基础29

二、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原理34

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理论策略37

第二章 区域教育的历史与现状48

第一节 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48

一、奴隶社会时期的区域教育50

二、封建社会时期的区域教育59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区域教育61

第二节 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的现状67

一、近二十年区域教育的发展67

二、当今区域教育发展的趋向74

第三节 国外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82

一、早期的国外区域教育83

二、中世纪国外区域教育87

三、近现代国外区域教育91

四、国内外区域教育发展的比较95

第一节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动力学原理102

第三章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原理102

一、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社会机制的动力倾向103

二、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背景104

三、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特征106

第二节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构和社会控制110

一、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倾向111

二、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控制112

第三节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整合116

一、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建构117

二、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会聚120

一、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开放性125

第四章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25

第一节 开放性原则125

二、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开放性视野127

第二节 可持续性原则129

一、发展的未来指向130

二、发展的可持续性131

第三节 公平性原则134

一、公平性原则及其尺度134

二、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137

一、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139

第四节 有机性原则139

二、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性141

第二编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149

第五章 区域教育系统概述149

第一节 区域教育系统150

一、区域教育的系统观照151

二、区域教育的系统结构153

第二节 区域教育系统的内部视界与外部视界154

一、教育内部视界155

二、教育外部视界159

三、区域教育系统内外部要素的辩证关系162

第六章 区域教育内部关键要素探讨(Ⅰ)165

第一节 教育价值观念165

一、教育价值源于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165

二、区域教育价值观170

第二节 教育评价模式171

一、教育评价主体171

二、教育评价目标173

三、教育评价范围174

四、教育评价过程与方略176

第三节 师资179

一、师资队伍的一般性概念179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180

三、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183

第四节 课程185

一、课程的一般性问题186

二、目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88

三、面向未来的课程目标190

四、课程结构的优化192

一、关于教学的一般性概念197

第五节 教学197

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与“教”198

三、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学”与“教”200

四、体现现代化媒体作用的“学”与“教”201

第七章 区域教育内部关键要素探讨(Ⅱ)205

第一节 教育科研205

一、区域教育科研涵义206

二、区域教育科研的发展对策207

三、区域教育科研的基本功能209

一、区域教育决策要素210

第二节 教育决策210

二、教育决策的发展趋势214

三、教育决策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215

第三节 教育投资216

一、教育投资机制变迁216

二、区域教育投资机制分析219

三、完善区域教育投资机制223

第四节 教育资源225

一、区域教育资源分析226

二、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229

三、区域教育资源整合的途径231

第五节 教育法制233

一、教育法制与教育发展233

二、教育立法与教育发展235

三、教育管理与法制运行238

第八章 区域教育外部关键要素探讨242

第一节 区域经济242

一、区域经济对区域教育的制约243

二、区域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247

三、面向市场经济的区域教育运作250

第二节 区域政治253

一、政治的变革与变革的教育254

二、区域政治对区域教育的限制与保障260

三、区域教育的发展对区域政治的推动261

第三节 区域文化262

一、文化与教育的一般关系262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的互动关系264

第四节 区域人口267

一、区域人口及要素构成267

二、区域教育的发展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提高269

三、区域人口素质提高促进区域现代文明建设271

第九章 闸北教育发展现状概述277

第三编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闸北模式277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279

一、实施课堂教学的科学管理279

二、推进新教材试点工作282

三、总结和推广优秀课堂教学模式283

第二节 实践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探索287

一、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实效287

二、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一路领先288

一、闸北教育科研特色294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与应用294

二、闸北教育重大科研成果要略296

三、闸北教育群众性科研方法300

第四节 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与推进301

一、更新薄弱学校,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302

二、规范教师管理,构筑教育人才高地304

第五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提高307

一、闸北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发展阶段307

二、闸北区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的主要经验312

一、闸北区成人教育的基本特征分析314

第六节 区域性学习化社会的架构与运作314

二、面向区域居民素质提高的区域性学习化社会雏形320

第十章 闸北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分析327

第一节 闸北教育发展的动态考察328

一、影响闸北教育发展的要素328

二、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映照332

第二节 闸北教育发展的能力评价334

一、培养可持续发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335

二、推动教育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336

三、促进全区总体和谐发展的能力339

第一节 关于闸北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342

第十一章 闸北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构想342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区域教育走向未来的必然抉择343

二、教育优先发展是闸北区域发展的现实要求345

三、闸北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348

第二节 闸北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351

一、观念形态的导向351

二、内部支持354

三、社会保障363

附录一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终期报告369

编后437

1999《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3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孟源主编 199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  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1999 PDF版)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 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999 北京:民族出版社
可持续发展论(1997年03月第1版 PDF版)
可持续发展论
1997年03月第1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基于SG-MA-ISPA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 PDF版)
基于SG-MA-ISPA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1995 PDF版)
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
1995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9 PDF版)
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999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山区集镇与可持续发展(1996 PDF版)
山区集镇与可持续发展
1996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 PDF版)
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997 长春:长春出版社
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8 PDF版)
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998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 PDF版)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997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县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1998 PDF版)
县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1998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发展研究(1999 PDF版)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发展研究
1999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杨树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1996 PDF版)
杨树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1996 北京:金盾出版社
中国水利单位要录(1995 PDF版)
中国水利单位要录
1995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 PDF版)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1997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环境监理理论与实践(1998 PDF版)
环境监理理论与实践
1998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