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德国文学史》
作者 | (德)巴尔泽等编著;范大灿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89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101437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1602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第一编 1945年到50年代初的文学1
第一章1945年——所谓的“从零开始”3
战后德国文学的前提条件8
与流亡文学的关系10
1945年和1946年:文学生活的开端15
小歌舞15
戏剧18
报纸和杂志19
第二章 1946年到1947年的文学23
文学的复归:介于“现实主义”与“逃避现实”之间23
青年作家以及他们对“第三条道路”的探索26
四七社30
1947年作家代表大会32
文学的各种倾向34
描写“内心世界”的小说34
小说的第三条道路44
《浮士德博士》56
赫尔曼·黑塞的《玻璃球游戏》和托马斯·曼的56
戏剧的各种倾向61
现实主义戏剧62
逃避现实的种种戏剧形式67
戏剧的第三条道路68
战后初期的广播剧77
处于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诗歌倾向81
第三条道路90
第三章 1948年到1950年的文学96
文学对冷战与德国分裂的反应96
实用诗歌和卡巴莱99
剧院和戏剧——存在主义100
小说文学的进一步发展107
阿尔弗雷德·安德施107
里希特和科尔本霍夫——“真实主义者”113
海因里希·伯尔114
现代派小说的开端126
第二编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文学131
第一章发展的倾向和前提133
作家是重建阶段的警告者133
文学活动的变化136
“现代派”的概念及其自我理解138
两个对立的形象:本恩和布莱希特143
各种文学的不同地位145
第二章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诗歌147
新“现代”诗歌的困境147
本恩的晚期诗歌150
自然诗的遗产156
英格博格·巴赫曼:生活受到威胁的隐喻158
贡特·艾希:诗是符号文学164
内莉·萨克斯和保尔·策兰:奥斯维辛阴影下的诗168
彼得·胡赫尔和约翰内斯·博布罗夫斯基:历史景象的诗176
具体诗181
第三章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广播剧186
“内心舞台”的文学形式186
恶梦187
幻影环境中的生活192
遭损伤的生活的象征193
当代题材195
言语剧与语言拼贴197
第四章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戏剧199
压倒一切的期待199
布莱希特202
弗里施的寓意剧204
对“罪责”的讨论213
杜伦马特的怪诞喜剧214
荒诞剧221
第五章 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和224
其他叙事散文224
叙事的危机——长篇小说的理论争论224
“德国的新小说”228
贡特·格拉斯:《锡皮鼓》(1959年)228
海因里希·伯尔:《九点半打台球》(1959年)231
马丁·瓦尔泽:《间歇》(1960年)233
乌韦·约翰逊:《对雅科布的种种揣测》(1956年)237
虚构的叙事者:意识的反映与意识的危机240
狭窄的社会地域范围与它的多样化的含义247
第三编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文学253
第一章作家的政治化与激进化255
时代概貌:社会政治情况、作家、文学255
世界政治形势255
国内政治情况258
作用的看法以及想取得的效果263
60年代变化过程中作家的职业地位,他们对自己所起263
第二章 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文学杂志和270
年鉴270
创刊较早的杂志270
新创刊的杂志和年鉴273
第三章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文学选集278
概括和总结278
流派繁多281
第四章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评论文285
“法兰克福学派”的评论文285
评论文的政治化287
相反倾向293
第五章 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和295
叙事文295
长篇小说和其它叙事体作品的概貌295
继续使用行之有效的叙述传统296
写作手法的激进化299
纪实体散文304
政治化过程中的新苗头309
相反倾向315
第六章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戏剧325
这一时期戏剧的概貌325
政治剧、文献剧和宣传鼓动剧的突破性成就327
政治性的“德国问题剧”333
工人剧336
大众剧338
两性和婚姻剧339
相反倾向342
这一时期诗歌的概貌344
第七章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诗歌344
诗歌政治化的开端346
政治诗歌350
追求政治具体化和可行性的意识355
相反倾向358
第四编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文学365
第一章在公众舆论转变过程中的文学367
关于当代文学的历史描述问题367
从学生的抗议到绿党的反对367
国内政局和国际局势370
文学舆论的复兴371
介于主观经验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文学372
第二章 反映在刊物和年鉴中的70年代和374
80年代初的新文学374
交流个体和亚文化群体经验的文学374
新的文学刊物375
文化批判性刊物中的文学争论378
政治体验和新老两代冲突在小说中的反映384
第三章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小说384
妇女文学:小说393
社会批判性小说402
局外人和叛逆者的独白型小说405
小说中宗教观的革新417
老作家对70、80年代小说的贡献426
第四章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戏剧441
荒诞的独白戏441
社会批判性的模式情节戏447
象征性程序情节戏的舞台说明452
第五章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诗歌459
“新主体性”——没有形式与主题的诗歌459
在“后现代派”的意义上对形式传统的反思465
文学创作的复兴和新的批判性诗作469
最新诗歌中的爱情体验、遁世思想和人的自我解释478
附录485
重要文学杂志485
联邦德国重要的文学奖486
1991《联邦德国文学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德)巴尔泽等编著;范大灿等译 199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联邦德国企业制度
- 1990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 我的联邦德国之行
- 1987
-
- 六级模拟快突破2000题
- 1999.11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内容摘要 (创刊号-1979年) 第二册
- 1980年 江苏省徐州矿务局职工第二医院
-
-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教育测量与评价
- 1992年05月第1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联邦德国青年面面观
- 1989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联邦德国的清洁工艺
- 1990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联邦德国民主德国专利文献
- 1984 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
-
- 联邦德国企业大全 1988
- 1988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
- 联邦德国科技学会简介
- 1986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 联邦德国经济法规选
- 1986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 联邦德国
-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联邦国妖-埃德加·胡佛
- 1999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