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处理》
作者 | 黄景彰,黄仁宏著 编者 |
---|---|
出版 | 三民书局 |
参考页数 | 517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1462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资讯处理简介1
第一节 资讯处理的意义1
第二节 人工资讯处理5
第三节 电子资讯处理9
第四节 管理资讯系统11
第五节 结论13
第二章计算机基本原理16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的演进16
第二节 软体的发展21
第三节 计算机的基本组织27
第四节 计算机的处理原则31
第五节 结论39
第三章资料的表示41
第一节 数字系统41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数学55
第三节 结论67
第四章输出和输入媒体及设备69
第一节 打孔卡片69
第二节 CRT终端机72
第三节 扁平显示器73
第四节 其他输入设备75
第五节 磁带75
第六节 磁碟79
第七节 软性磁碟85
第八节 磁鼓系统85
第九节 其他大储存媒体的发展86
第十节 印字机87
第十一节 微缩影片90
第十二节 光学字体识别92
第十三节 磁性墨水字体识别93
第十四节 电子POS终端机95
第十五节 结论100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与电信的相互贡献103
第五章电信和电子计算机103
第二节 资料传送系统的构成105
第三节 一群终端机的连接方式115
第四节 线路和讯息的交换123
第五节 区域性网路129
第六节 结论134
第六章档案的处理138
第一节 档案的细分138
第二节 档案的种类140
第三节 档案的组织技巧141
第四节 档案的存取技巧147
第五节 结论161
第七章作业系统163
第一节 任务控制语言163
第二节 作业系统的成员166
第三节 作业系统的原理167
第四节 多重程式170
第五节 斯普尔程式172
第六节 虚储位173
第七节 结论174
第八章UNIX作业系统177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工业的标准177
第二节 UNIX和十六位元的微电脑179
第三节 UNIX的历史180
第四节 UNIX的结构182
第五节 UNIX的主要功能和优点188
第六节 结论191
第九章程式方法简论193
第一节 程式之发展193
第二节 程式流程图202
第三节 模组程式设计205
第四节 由上而下的程式计划209
第五节 结构式程式计划214
第六节 结论236
第一节 软体工程的发展237
第十章软体工程237
第二节 软体的需求与规格238
第三节 软体设计240
第四节 程式语言与程式撰写250
第五节 程式测试252
第六节 软体维护258
第七节 结论261
第十一章即时系统263
第一节 什么是即时系统263
第二节 即时系统之技术背景265
第三节 设计即时系统的基本考虑267
第四节 即时系统的个案研究273
第五节 结论290
第十二章资料控制292
第一节 品质控制概念292
第二节 资料准备与资料输入之控制294
第三节 控制设备失灵之方法303
第四节 处理程式的控制306
第五节 资料档案与程式的破坏之预防308
第六节 电子资料处理的查帐线索312
第七节 结论314
第十三章系统分析317
第一节 系统分析师的角色317
第二节 系统分析的骨架323
第三节 资料收集327
第四节 系统流程图334
第五节 结论344
第十四章系统设计347
第一节 系统设计概说347
第二节 处理步骤之规范351
第三节 布置图与样本355
第四节 档案设计359
第五节 程式规范的辅助工具361
第六节 新系统之评估369
第七节 结论373
第十五章资料库375
第一节 管理资讯系统375
第二节 资料库的意义378
第三节 资料库管理系统380
第四节 结论392
第十六章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支援系统393
第一节 决策支援系统393
第二节 专家系统400
第三节 决策阶段的支援402
第四节 计划支援系统——摘要420
第五节 控制支援系统——摘要428
第六节 结论429
第十七章知识性工作的支援系统431
第一节 知识性工作的定义431
第二节 知识性工作的种类432
第三节 支援知识性工作的技术436
第四节 知识性工作的软体支援设备441
第五节 使用者自行使用电子计算机446
第六节 当使用者是开发者时组织上的问题456
第七节 资讯系统专业人员的开发支援461
第八节 技术对知识性工作本质的冲击463
第九节 结论466
第十八章资讯资源部门的组织和管理467
第一节 资讯系统管理变成资讯资源管理467
第二节 资讯资源部门的组织472
第三节 资讯系统的组织方式474
第四节 配置稀少的资讯系统资源484
第五节 资讯系统的人事管理487
第六节 结论497
第十九章展望501
第一节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501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和电讯科技的合并504
第三节 资讯技术对组织和社会的冲击507
第四节 结论513
1986《资讯处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景彰,黄仁宏著 1986 三民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电脑与资料处理
- 1983 中华企业管理发展中心
-
- 分布式处理机通讯结构
- 1983
-
- 波动场讯处息处理理论与应用
- 石油工业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
-
- 电子资料处理
- 1977
-
- 中文电脑资料处理
- 1985
-
- 资讯处理与专题选粹引介
-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科学技术资料中心
-
- 热处理资料汇编
- 1976 石油化学工业部机械制造组
-
-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 1975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
- 讯号的数字处理
- 1980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球物理资料数字处理
- 1984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地震资料数据处理
- 199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地球物理资料数字处理
- 1987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资讯管理导论
- 1997 国立空中大学
-
- 资讯管理文选
- 1987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 资讯社会理论
- 1999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