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系统论》
作者 | 李喜先等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0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3004611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1429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导论1
上篇 理论11
1科学系统11
1.1科学11
1.2科学系统的涵义15
1.3科学系统的特性20
1.4科学系统观27
2科学系统的结构31
2.1科学知识系统的结构32
2.2科学认识系统的结构38
2.3科学社会系统的结构44
3科学系统的功能54
3.1科学系统功能概述55
3.2科学系统的认识功能60
3.3科学系统的经济功能66
3.4科学系统的社会功能75
4.1科学系统的环境概述84
4 科学系统的环境84
4.2科学系统的经济环境88
4.3科学系统的文化环境97
5科学系统的进化105
5.1科学系统进化的判据106
5.2科学系统的自组织112
5.3科学系统的能控性117
6科学系统知识增长的数学描述127
6.1数学模型的一般知识127
中篇 模型127
6.2知识增长的三种模式129
6.3数学描述131
7数学系统中的模式和力150
7.1数学是什么150
7.2数学知识演化的历史学模式157
7.3 {MS}进化中的若干文化模式161
7.4推动{MS}演化的力167
社会科学模型176
8.1社会科学研究176
8.2社会科学系统、结构与功能185
8.3社会科学模型191
交叉科学模型208
9.1交叉科学的涵义208
9.2交叉科学的特征212
9.3交叉科学知识的增长219
9.4学科交叉的动力学模型223
9.5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的前景223
10哲学科学模型226
10.1哲学科学的涵义226
10.2哲学和科学230
10.3科学哲学理论234
10.4知识增长的蚕茧模型251
下篇 应用263
11科学分类263
11.1一般分类概述263
11.2科学分类的原则266
11.3科学分类的方案271
11.4科学分类大纲284
12.1科学预测288
12科学的未来和预测288
12.2科学预测的实践与方法297
12.3预测的框架系统301
13论科学发展战略307
13.1战略思想308
13.2战略目标310
13.3战略重点311
13.4战略措施311
13.5论中国科学发展战略312
14.1政策概述322
14论科学政策322
14.2科学政策324
14.3论中国科学政策333
15论科学系统管理340
15.1管理理论341
15.2管理方法344
15.3科学系统管理346
15.4论中国科学系统的管理349
附录:系统355
1995《科学系统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喜先等著 1995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科学与社会系统论
- 1991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系统科学论著选2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论教学系统
- 佳木斯师专学报
-
- 系统外科学 上
- 1957
-
- 系统外科学 下
- 1957
-
- 系统科学总论
- 1990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系统科学导论
- 1986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系统科学论
- 1988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系统科学入门
- 1990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系统儿科学
- 196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系统科学论著选 1辑
- 198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系统科学
- 198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系统科学概论
- 1988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
- 科学学与系统科学
- 1987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系统科学导引
- 1988 北京:地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