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 下》
作者 | 范继昭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2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10·080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0944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下册目录1
第八章直梁弯曲1
§8-1弯曲的概念1
一、弯曲变形和平面弯曲1
二、梁的支座及支座反力4
思考与讨论(一)8
§8-2弯曲内力——剪力和弯矩8
一、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9
二、剪力和弯矩的正、负符号的规定10
三、截面法计算指定截面的内力12
思考与讨论(二)17
练习(一)17
四、用截面法计算梁内力时的规律18
练习(二)22
§8-3梁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23
一、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23
二、梁上只有集中力作用时的内力图25
练习(三)28
三、梁上只有力偶作用时的内力图28
思考与讨论(三)33
四、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梁的内力图33
练习(四)33
练习(五)37
练习(六)42
五、应用内力图的规律绘制内力图43
练习(七)49
思考与讨论(四)49
六、用叠加法画内力图50
思考与讨论(五)55
练习(八)56
§8-4截面的几何性质56
一、形心、面积矩57
练习(九)63
二、惯性矩64
练习(十)65
三、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65
练习(十一)68
§8-5梁的正应力69
一、实验观察70
二、应变和应力分布规律72
恩考与讨论(六)74
三、梁的正应力74
练习(十二)80
思考与讨论(七)82
§8-6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83
练习(十三)92
§8-7提高梁承载能力的措施93
一、选用合理的截面形状94
二、合理布置荷载和支座位置97
三、采用变截面梁99
思考与讨论(八)100
§8-8梁的剪应力101
一、矩形截面梁的剪应力101
二、工字形截面梁的剪应力102
三、圆形及薄壁圆环截面梁的剪应力103
四、剪应力互等定理104
练习(十四)106
§8-9梁的剪应力强度校核106
练习(十五)112
§8-10梁的变形112
一、梁的变形112
二、用叠加法计算梁的挠度114
三、梁的刚度校核121
练习(十六)127
小结128
第九章斜弯曲和偏心受压131
一、应力计算132
§9-1斜弯曲132
二、强度条件134
思考与讨论(一)139
练习(一)139
§9-2偏心压缩140
一、偏心压缩的简单情形140
练习(二)148
二、偏心压缩的一般情形150
三、截面核心154
小结155
§10-1稳定的概念157
第十章压杆稳定157
一、小球的比拟、三种平衡状态158
二、压杆的稳定性159
§10-2临界力161
一、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力161
思考与讨论(一)165
二、临界应力165
三、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166
思考与讨论(二)170
§10-3压杆的稳定计算171
练习(一)177
一、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178
§10-4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178
二、改善支座情况179
三、选择适当的材料180
小结180
第十一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182
§11-1结构计算简图182
一、支座的简化182
二、结构的简化185
三、荷载的简化186
§11-2杆件结构的分类187
一、基本概念189
§11-3平面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189
二、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192
三、超静定结构的概念196
练习(一)198
§11-4静定多跨梁198
一、静定多跨梁的组成分析198
二、静定多跨梁的内力计算201
练习(二)204
思考与讨论(一)205
§11-5斜梁205
一、作用在斜梁上的荷载205
二、斜梁的内力206
练习(兰)210
三、用叠加法作斜梁的弯矩图211
练习(四)213
§11-6静定刚架213
一、刚架的特点及应用213
二、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214
练习(五)227
§11-7三铰拱228
一、拱结构的特点228
二、三铰拱的计算229
三、拱的合理轴线234
思考与讨论(二)234
§11-8几种桁架的力学特性236
一、梁式桁架236
二、有推力的桁架241
思考与讨论(三)241
§11-9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242
一、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242
二、几种结构型式的受力特点243
思考与讨论(四)246
小结246
§12-1 图形相乘法计算位移248
第十二章超静定结构248
一、图形相乘法计算位移的步骤249
二、图乘法的应用条件和规则251
练习(一)258
§12-2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258
一、超静定次数258
二、力法的概念260
练习(二)266
三、两端固定的等截面单跨梁267
练习(三)272
四、支座移动时单跨超静定梁的内力272
练习(四)278
§12-3力矩分配法279
一、有关的定义279
二、力矩分配法的概念283
思考与讨论(一)293
练习(五)293
三、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多跨连续梁294
练习(六)304
四、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无侧移的刚架305
练习(七)309
五、对称性的利用310
§12-4连续梁的弯矩包络图315
练习(八)315
§12-5单跨铰接排架的计算320
一、排架的计算简图320
二、铰接排架的内力计算321
练习(九)329
§12-6超静定结构的特性329
一、多余约束的存在及其影响329
二、超静定结构备部分的刚度比值对结构内力和反力的影响331
三、温度变化、支座移动等因素对超静定结构的影响335
小结336
思考与讨论(二)336
第十三章 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力学问题举例338
一、独立拔杆怎样架设好?338
二、吊装大型构件时,为什么要用横吊梁(铁扁担)?339
三、常见的省力装置340
四、巧搭脚手板343
五、用过的铅丝能不能砸直了再用?345
六、桁架跨中下垂时,能不能在跨中加一根支柱?347
七、不清除伸缩缝、沉降缝里的杂物有什么害处?353
八、阳台、挑檐等悬挑结构施工中的力学问题355
九、卷扬机在起动和紧急刹车时的力学问题356
1986《建筑力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范继昭编 198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建筑力学 下
- 1992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下册
- 1954.07 龙门联合书局出版
-
- 建筑力学(下册)
- 1987.12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92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98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8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9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88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87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8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87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9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95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 1992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