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种群生态学》求取 ⇩

目 录1

1

引论1

一、生态学的定义1

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2

三、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研究范畴和意义4

参考文献6

第一部分种群的空间图式7

第一章种群的空间图式7

(一)第一类:频次比较的方法8

一、测定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图式的主要方法8

(二)第二类:用方差(V)与平均密度(M)描述聚集的程度14

(三)第三类:以平均拥挤度为指标17

(四)第四类:以两个个体落入同一样方的概率与随机分布概率的比值为指标19

二、述评21

(一)频次比较的方法21

(二)Taylor的方法23

(三)Iwao的方法(包括改进的Iwao模型)24

(四)空间图式的时序动态27

(五)我国的研究状况31

三、资料代换31

(三)Iwao的方法32

(一)频次比较的方法32

(二)Taylor的方法32

(四)资料代换的检验方法33

参考文献34

第二部分种群的数量变动38

第二章 种群密度及其估值38

一、种群密度38

二、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抽样技术39

(一)样本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估计39

(二)理论抽样数的确定40

三、小结55

参考文献58

第三章生命表及其分析61

一、特定年龄生命表(水平生命表)62

二、特定时间生命表(垂直生命表)64

三、生命表举例68

四、如何测定lx76

五、关键(主导)因子分析76

六、建立生命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要点81

参考文献83

(一)种群曲线85

一、种群变动的表达方式85

第四章 种群数量变动及表达种群增长的基础理论模型85

(二)世代直方图和世代曲线87

(三)线性标度与对数标度87

(四)死亡率和存活率的表达方式89

二、种群、种群动态及其数学表达(数学模型)91

(一)种群和种群动态91

(二)种群动态的数学表达(数学模型)95

三、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97

(一)定义97

(二)如何测定rm98

(三)例证及解释101

(四)种群动态的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108

四、种群的指数增长109

五、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111

(一)逻辑斯蒂方程(logistic equation)111

(二)逻辑斯蒂方程的拟合和应用114

(三)Wangersky和Cunningham的时滞逻辑斯蒂方122

122

六、R.May对单一种群简单模型的定性分析123

七、种群增长的随机模型125

八、种群的周期性波动128

参考文献132

第五章 种群参数、r-K选择和存活曲线134

一、出生率和r-K选择135

(一)有关生殖率进化的理论136

(二)昆虫的例子141

(三)r-K选择理论在害虫发生和生物防治中的应用145

(四)影响种群出生率的因子151

二、死亡率和存活曲线152

(一)死亡率和存活率152

(二)存活曲线152

(三)昆虫的存活曲线156

(四)影响种群死亡率的因子160

三、迁入(Immigration)和迁出(Emigration)164

(一)进化的考虑165

(二)实验和例证167

(三)运动的模拟172

参考文献180

第六章 密度制约作用及种群调节理论183

一、密度制约作用183

(一)定义183

(二)测定方法184

(三)争夺性和分摊性竞争194

(四)密度制约作用的机理和途径195

二、种群调节理论199

(一)最早的种群调节理论——生物学派和气候学派及其论战199

(二)折中理论204

(三)自调节学派206

(四)进化学派206

(五)小结210

参考文献213

第七章种群数量的动态模拟216

一、引言216

(一)种群系统216

(二)造模的一般步骤225

(三)灵敏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230

二、回归模型232

(一)Morris的多元回归模型232

(二)其它应用实例235

三、Varley和Gradwell的模型238

四、矩阵模型(matrix model)243

(一)转移矩阵244

(二)矩阵的代数特征246

(三)矩阵模型的灵敏度分析248

(四)矩阵模型的发展250

五、von Foerster等人的模型255

参考文献257

第三部分种间关系260

第八章植食性昆虫与宿主植物之间的关系262

一、以植物为食的困难262

(一)在植物上生活的难处263

(二)在植物上取食的物理学问题264

(三)在植物上取食的营养学问题265

二、昆虫对植食性的适应268

三、作为毒素的植物次生性化学物质271

(一)寻找宿主植物274

四、昆虫对植物次生性化学物质的利用274

(二)鉴别宿主植物276

(三)昆虫的取食选择278

(四)植物与昆虫间激素的相互作用280

(五)昆虫信息素284

(六)昆虫的防卫物质285

五、植物与植食者的协同进化286

参考文献287

第九章两个相互竞争的物种289

一、Lotka-Volterra的竞争模型289

二、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的试验论证293

三、包含稀释项的竞争模型300

四、带有时滞的竞争模型302

五、生态位理论303

(一)生态位的概念303

(二)竞争排斥原理307

(三)竞争能力的进化311

(四)生态位的定量描述313

参考文献316

第十章捕食者与猎物种群的相互关系318

一、数学模型318

(一)微分方程定性结论的生物学解释319

(二)Lotka-Volterra的捕食者—猎物模型及其发展320

(三)离散世代的差分模型325

二、实验论证327

三、功能反应、数值反应和联合作用331

(一)功能反应332

(二)数值反应及两者的联合作用334

四、“深谋远虑”的捕食者和有效的猎物337

参考文献338

第十一章宿主与寄生者种群的相互作用339

一、Nicholson和Bailey模型339

二、考虑寄生者种群的密度制约作用341

三、考虑时滞作用345

四、宿主的非均匀分布和寄生物的非随机搜索350

五、宿主与寄生物的同步性353

六、包含宿主密度、寄生物密度和气象因子的数学模型356

参考文献358

第四部分系统探讨359

第十二章害虫种群的系统探讨和综合管理359

一、害虫种群动态的系统探讨360

二、自然控制中的生态过程368

(一)种群的自调节作用368

(二)天敌的控制作用368

三、经济阈值372

四、小结381

参考文献381

第十三章 种群能量学386

一、能量、食物链和生态效率386

(一)能量386

(二)食物链391

(三)生态效率393

二、昆虫的例子397

参考文献405

附录试验安排407

1987《昆虫种群生态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汝梅编著 1987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昆虫生态学实验(1991 PDF版)
昆虫生态学实验
1991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昆虫生态学实验(1991 PDF版)
昆虫生态学实验
1991
昆虫种群生态学 分析方法(1981年5月第1版 PDF版)
昆虫种群生态学 分析方法
1981年5月第1版
昆虫变态生理(1963年12月第1版 PDF版)
昆虫变态生理
1963年12月第1版
昆虫生态学(1959年7月第1版 PDF版)
昆虫生态学
1959年7月第1版
普通昆虫学  第4部分  昆虫生态学(1965 PDF版)
普通昆虫学 第4部分 昆虫生态学
1965
植物种群生态学( PDF版)
植物种群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概论(1987 PDF版)
昆虫生态学概论
1987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初级传入中枢联系的形态学基础(1997 PDF版)
初级传入中枢联系的形态学基础
1997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昆虫数学生态学(1994 PDF版)
昆虫数学生态学
1994 北京:科学出版社
昆虫种群生态学分析方法(1981 PDF版)
昆虫种群生态学分析方法
1981 北京:科学出版社
昆虫变态的生理化学(1988 PDF版)
昆虫变态的生理化学
1988 北京:农业出版社
生态学研究方法  适用于昆虫种群的研究(1984 PDF版)
生态学研究方法 适用于昆虫种群的研究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昆虫生态学(1980 PDF版)
昆虫生态学
198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昆虫生态学(1981 PDF版)
昆虫生态学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