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捞捕手册》求取 ⇩

第一章主要海洋捕捞对象1

第一章主要海洋捕捞对象1

目 录1

目 录1

第一节我国主要海洋哺乳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2

第一节我国主要海洋哺乳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2

豚(4) 中华白海豚(4) 江豚(4) 虎鲸(5) ?艮5

灰鲸(2) 小须鲸(2) 小抹香鲸(2) 真海豚(3) 条纹原海豚(3) 宽吻海5

豚(4) 中华白海豚(4) 江豚(4) 虎鲸(5) ?艮5

灰鲸(2) 小须鲸(2) 小抹香鲸(2) 真海豚(3) 条纹原海豚(3) 宽吻海5

第二节 我国主要海洋鱼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6

第二节 我国主要海洋鱼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6

鲐鱼剖面形状测定(表4—3) 317

鲐鱼剖面形状测定(表4—3) 317

扁头哈那鲨(7) 姥鲨(8) 弧形长尾鲨(9) 灰星鲨(9) 吻沟双髻鲨10

扁头哈那鲨(7) 姥鲨(8) 弧形长尾鲨(9) 灰星鲨(9) 吻沟双髻鲨10

中国团扇鳐(10) 孔鳐(11) 赤?(11) 中国?(11) 脂眼鲱(12) 太平洋鲱鱼(1 2) 金色小沙丁鱼(13) 青鳞鱼(13) 鲥鱼(14) 斑?(15) 鳓鱼15

中国团扇鳐(10) 孔鳐(11) 赤?(11) 中国?(11) 脂眼鲱(12) 太平洋鲱鱼(1 2) 金色小沙丁鱼(13) 青鳞鱼(13) 鲥鱼(14) 斑?(15) 鳓鱼15

鳀鱼(16) 黄鲫(16) 刀鲚(1 7) 长蛇鲻(17) 长条蛇鲻(18) 多齿蛇鲻19

鳀鱼(16) 黄鲫(16) 刀鲚(1 7) 长蛇鲻(17) 长条蛇鲻(18) 多齿蛇鲻19

龙头鱼(19) 海鲇(20) 海鳗(21) 弓头燕鳐鱼(21) 鳕鱼(22) 棱鲻22

龙头鱼(19) 海鲇(20) 海鳗(21) 弓头燕鳐鱼(21) 鳕鱼(22) 棱鲻22

梭鲻(23) 鲻鱼(24) 四指马鲅(24) 宝石石斑鱼(25) 青石斑鱼(25) 赤点石斑鱼(26) 纵带石斑鱼(27) 云纹石斑鱼(27) 鲈鱼(28) 长尾大眼鲷28

梭鲻(23) 鲻鱼(24) 四指马鲅(24) 宝石石斑鱼(25) 青石斑鱼(25) 赤点石斑鱼(26) 纵带石斑鱼(27) 云纹石斑鱼(27) 鲈鱼(28) 长尾大眼鲷28

短尾大眼鲷(29) 高体若鲹(30) 六带鲹(30) 马拉巴裸胸鲹(31) 蓝圆鲹32

短尾大眼鲷(29) 高体若鲹(30) 六带鲹(30) 马拉巴裸胸鲹(31) 蓝圆鲹32

大甲鲹(33) 竹荚鱼(33) 乌鲳(34) 棘头梅童鱼(35) 大黄鱼(35) 小黄鱼36

大甲鲹(33) 竹荚鱼(33) 乌鲳(34) 棘头梅童鱼(35) 大黄鱼(35) 小黄鱼36

黄姑鱼(37) 印度白姑鱼(37) 五棘银鲈(38) 红鳍笛鲷(39) 金带笛鲷39

黄姑鱼(37) 印度白姑鱼(37) 五棘银鲈(38) 红鳍笛鲷(39) 金带笛鲷39

黄鲷(41) 真鲷(41) 四长棘鲷(41) 星斑裸颊鲷(42) 黄鳍鲷(43) 灰裸顶鲷(44) 大斑石鲈(45) 花尾胡椒鲷(45) 单带鲱鲤(45) 双带鲱鲤(47) 带鱼(47) 鲐鱼(48) 羽鳃鲐(49) 蓝点马鲛(49)51

黄鲷(41) 真鲷(41) 四长棘鲷(41) 星斑裸颊鲷(42) 黄鳍鲷(43) 灰裸顶鲷(44) 大斑石鲈(45) 花尾胡椒鲷(45) 单带鲱鲤(45) 双带鲱鲤(47) 带鱼(47) 鲐鱼(48) 羽鳃鲐(49) 蓝点马鲛(49)51

刺鲳(52) 印度双鳍鲳(52) 青干金枪鱼(53) 鲔(54) 黄鳍金枪鱼(54) 扁舵鲣(55) 牙鲆(56) 木叶鲽(56) 条鳎(57) 宽体舌鳎(58) 绒纹单角鲀58

刺鲳(52) 印度双鳍鲳(52) 青干金枪鱼(53) 鲔(54) 黄鳍金枪鱼(54) 扁舵鲣(55) 牙鲆(56) 木叶鲽(56) 条鳎(57) 宽体舌鳎(58) 绒纹单角鲀58

黄鳍马面鲀(59) 绿鳍马面鲀59

黄鳍马面鲀(59) 绿鳍马面鲀59

第三节 我国主要海洋软体动物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60

第三节 我国主要海洋软体动物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60

一、腹足纲动物61

一、腹足纲动物61

杂色鲍(61) 盘大鲍(62) 大马蹄螺(62) 夜光蝾螺(63) 篱凤螺(63) 福氏玉螺(63) 中国鹑螺(64) 红螺(64) 泥东风螺65

二、瓣鳃纲动物65

二、瓣鳃纲动物65

杂色鲍(61) 盘大鲍(62) 大马蹄螺(62) 夜光蝾螺(63) 篱凤螺(63) 福氏玉螺(63) 中国鹑螺(64) 红螺(64) 泥东风螺65

泥蚶(66) 毛蚶(67) 比那蚶(67) 偏顶蛤(67) 马氏珍珠贝(69) 栉江珧69

泥蚶(66) 毛蚶(67) 比那蚶(67) 偏顶蛤(67) 马氏珍珠贝(69) 栉江珧69

各级渔轮系柱拖力(表4—1 6) 372

各级渔轮系柱拖力(表4—1 6) 372

三、头足纲动物73

栉孔扇贝(70) 日本日月贝(70) 砗礞(72) 蛤仔73

栉孔扇贝(70) 日本日月贝(70) 砗礞(72) 蛤仔73

三、头足纲动物73

短蛸77

金乌贼(74) 虎斑乌贼(74) 曼氏无针乌贼(75) 台湾枪乌贼(75) 真蛸77

金乌贼(74) 虎斑乌贼(74) 曼氏无针乌贼(75) 台湾枪乌贼(75) 真蛸77

短蛸77

第四节我国主要海洋虾、蟹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78

第四节我国主要海洋虾、蟹类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78

对虾(78) 长毛对虾(79) 日本对虾(79) 周氏新对虾(80) 鹰爪糙对虾80

对虾(78) 长毛对虾(79) 日本对虾(79) 周氏新对虾(80) 鹰爪糙对虾80

中华管鞭虾(80) 近缘新对虾(81) 长额仿对虾(81) 戴氏赤虾(81) 中国毛虾82

中华管鞭虾(80) 近缘新对虾(81) 长额仿对虾(81) 戴氏赤虾(81) 中国毛虾82

脊尾白虾(82) 葛氏长臂虾(82) 中国龙虾(83) 多毛扇虾(83) 三疣梭子蟹83

脊尾白虾(82) 葛氏长臂虾(82) 中国龙虾(83) 多毛扇虾(83) 三疣梭子蟹83

远海梭子蟹(84) 红星梭子蟹(84) 锯缘青蟹(84) 日本?85

第五节 我国主要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海蜇)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85

第五节 我国主要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海蜇)中文名、学名、地方名对照及特点、分布85

远海梭子蟹(84) 红星梭子蟹(84) 锯缘青蟹(84) 日本?85

绿刺参(85) 刺参(86) 花刺参(86) 梅花参(87) 二斑布氏参(87) 黑怪参87

绿刺参(85) 刺参(86) 花刺参(86) 梅花参(87) 二斑布氏参(87) 黑怪参87

辐肛参(88) 黑乳参(88) 糙海参(88) 海地瓜(89) 镶边海星(89) 海燕90

辐肛参(88) 黑乳参(88) 糙海参(88) 海地瓜(89) 镶边海星(89) 海燕90

白棘三列海胆(90) 马粪海胆(91) 紫海胆(91) 海蜇(91) 面海蜇92

白棘三列海胆(90) 马粪海胆(91) 紫海胆(91) 海蜇(91) 面海蜇92

沙海蜇(92) 黄斑海蜇93

沙海蜇(92) 黄斑海蜇93

第一节渔用纤维材料94

一、渔用纤维材料的种类94

二、渔用合成纤维的基本形态(表2—1)94

第二章渔具材料94

第一节渔用纤维材料94

一、渔用纤维材料的种类94

二、渔用合成纤维的基本形态(表2—1)94

第二章渔具材料94

(一)聚酰胺纤维(PA)95

(二)聚酯纤维(PES)95

(二)聚酯纤维(PES)95

三、各类渔用合成纤维的主要特性95

(一)聚酰胺纤维(PA)95

三、各类渔用合成纤维的主要特性95

(三)聚乙烯纤维(PE)96

(四)聚丙烯纤维(PP)96

(三)聚乙烯纤维(PE)96

(四)聚丙烯纤维(PP)96

(五)聚乙烯醇纤维(PVA)97

(六)聚氯乙烯纤维(PVC)97

(五)聚乙烯醇纤维(PVA)97

(六)聚氯乙烯纤维(PVC)97

四、渔用纤维主要性能的表示和含义98

(七)聚偏二氯乙烯纤维(PVD)98

(一)纤维的细度98

(一)纤维的细度98

四、渔用纤维主要性能的表示和含义98

(七)聚偏二氯乙烯纤维(PVD)98

细度单位换算表(表2—2)99

(二)吸湿性99

细度单位换算表(表2—2)99

(二)吸湿性99

(三)强度100

(三)强度100

(五)耐磨性101

几种纤维至断裂时经受的磨擦次数(表2—3)101

(四)弹性101

(四)弹性101

(五)耐磨性101

几种纤维至断裂时经受的磨擦次数(表2—3)101

(六)比重102

(七)抗候性102

五、主要渔用纤维的性能102

(一)渔用合成纤维的性能(表2—4)102

五、主要渔用纤维的性能102

(一)渔用合成纤维的性能(表2—4)102

(六)比重102

(七)抗候性102

(二)渔用纤维的性能(表2—5)107

(二)渔用纤维的性能(表2—5)107

(三)燃烧试验108

(三)燃烧试验108

六、渔用合成纤维的一般鉴别方法108

(一)外观检验108

(二)浸水试验108

六、渔用合成纤维的一般鉴别方法108

(二)浸水试验108

(一)外观检验108

合成纤维的燃烧特征(表2—6)109

(四)溶解试验109

合成纤维的燃烧特征(表2—6)109

(四)溶解试验109

溶解试验鉴定合成纤维(表2—7)110

(五)熔点试验110

一、网线的种类和结构110

溶解试验鉴定合成纤维(表2—7)110

(五)熔点试验110

一、网线的种类和结构110

第二节 网线111

第二节 网线111

(一)合股捻线111

(一)合股捻线111

几种合成纤维的结构(表2—8)112

捻制网线的结构(表2—9)112

几种合成纤维的结构(表2—8)112

捻制网线的结构(表2—9)112

(二)辫结线113

(二)辫结线113

二、网线主要性能的表示和含义114

(一)网线的粗度114

长丝辫结网线的结构(PA和PP) (表2—10)114

(一)网线的粗度114

二、网线主要性能的表示和含义114

长丝辫结网线的结构(PA和PP) (表2—10)114

(二)网线的捻度116

(二)网线的捻度116

(三)网线的比重、沉降力和沉降速度119

(三)网线的比重、沉降力和沉降速度119

(四)网线的强度和伸长度120

不同材料的沉降速度比较(表2—11)120

不同材料的沉降速度比较(表2—11)120

(四)网线的强度和伸长度120

各种网线的引用强度和断裂长度比较(表2—12)121

各种网线的引用强度和断裂长度比较(表2—12)121

各种网线在1/2湿结断裂载荷下的平均伸长值(表2—13)123

(五)网线的延伸性123

各种网线在1/2湿结断裂载荷下的平均伸长值(表2—13)123

(五)网线的延伸性123

(一)PA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4)127

三、不同材料和号数网线的强度特性127

(一)PA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4)127

三、不同材料和号数网线的强度特性127

(二)PA长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5)128

(二)PA长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5)128

(三)PA短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6)129

(三)PA短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6)129

(四)PA单丝的技术性能(表2—17)130

(五)PES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8)130

(五)PES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8)130

(四)PA单丝的技术性能(表2—17)130

(六)PP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9)131

(六)PP长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19)131

(八)PP裂膜纤维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1)132

(八)PP裂膜纤维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1)132

(七)PP长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0)132

(七)PP长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0)132

(十一)PVA短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4)133

(九)PE单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2)133

(十)PE单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3)133

(十一)PVA短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4)133

(十)PE单丝辫结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3)133

(九)PE单丝捻制网线的技术性能(表2—22)133

(十二)PA和PP长丝辫结网线的结构(表2—25)134

(十二)PA和PP长丝辫结网线的结构(表2—25)134

(十三)锦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表2—26)135

(十三)锦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表2—26)135

(十四)维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27)136

(十四)维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27)136

(十五)维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表2—28)137

(十五)维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表2—28)137

(十六)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 (表2—29)138

(十六)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上海) (表2—29)138

(十七)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30)139

(十七)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30)139

(十八)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大连) (表2—31)139

(十八)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大连) (表2—31)139

(二十)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大连) (表2—33)140

(十九)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天津) (表2—32)140

(二十)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大连) (表2—33)140

(二十一)氯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34)140

(十九)丙纶网线的技术性能(天津) (表2—32)140

(二十一)氯纶网线的技术性能(泰州) (表2—34)140

(二十三)维纶与乙纶混纺线的技术性能(表2—36)141

(二十二)维纶与氯纶混纺线的技术性能(表2—35)141

(二十三)维纶与乙纶混纺线的技术性能(表2—36)141

(二十二)维纶与氯纶混纺线的技术性能(表2—35)141

(二)网片的种类142

第三节网片142

第三节网片142

一、网片的结构和种类142

(一)网片的结构142

(二)网片的种类142

(三)网目尺寸与网片长、宽度142

一、网片的结构和种类142

(一)网片的结构142

(三)网目尺寸与网片长、宽度142

二、网片的强度143

(四)结节中网线消耗量的测定143

(四)结节中网线消耗量的测定143

二、网片的强度143

(一)单目破断试验144

(一)单目破断试验144

(三)网片撕裂试验145

三、网片的缩结145

三、网片的缩结145

(三)网片撕裂试验145

(二)网片破裂试验145

(二)网片破裂试验145

缩结系数表(表2—37)146

缩结系数与缩短度的关系(表2—38)146

缩结系数表(表2—37)146

缩结系数与缩短度的关系(表2—38)146

缩结系数与网目面积相应对照值(表2—39)147

缩结系数与网目面积相应对照值(表2—39)147

部分斜边配纲系数u3表(表2—40)148

部分斜边配纲系数u3表(表2—40)148

四、网片的重量149

四、网片的重量149

(二)按网片的利用率计算149

(一)按网片的虚构面积计算149

(二)按网片的利用率计算149

(一)按网片的虚构面积计算149

结节耗线系数(表2—42)150

(三)按网线的消耗量计算150

u1值和k值的关系(表2—41)150

(三)按网线的消耗量计算150

结节耗线系数(表2—42)150

u1值和k值的关系(表2—41)150

(1)聚乙烯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3)152

(1)聚乙烯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3)152

(2)尼龙股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4)154

(2)尼龙股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4)154

(3)尼龙胶丝双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5)156

(3)尼龙胶丝双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5)156

(4)维尼纶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6)157

(4)维尼纶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6)157

(5)棉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7)158

(5)棉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7)158

(6)锦纶网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8)159

(6)锦纶网线单死结万目耗线重量表(表2—48)159

五、合成纤维网片的定型处理160

五、合成纤维网片的定型处理160

(一)网片的拉伸160

(一)网片的拉伸160

网线强度利用系数K1和网线断裂伸长利用系数K2(表2—49)161

(二)网片的热定型161

合成纤维网片热处理工艺过程(表2—50)161

网线强度利用系数K1和网线断裂伸长利用系数K2(表2—49)161

(二)网片的热定型161

合成纤维网片热处理工艺过程(表2—50)161

(二)网片的油染162

六、网片的染色和油染162

(一)网片的染色162

(二)网片的油染162

(一)网片的染色162

六、网片的染色和油染162

七、网片的剪裁163

(一)网片剪裁单元和网片的类型163

(一)网片剪裁单元和网片的类型163

七、网片的剪裁163

(二)网片剪裁的种类和剪法164

(二)网片剪裁的种类和剪法164

(三)剪裁循环和剪裁斜率165

(三)剪裁循环和剪裁斜率165

剪裁斜率计算表(表2—51)166

剪裁斜率计算表(表2—51)166

(四)有关网片剪裁的计算公式168

(四)有关网片剪裁的计算公式168

(五)网片的对称剪裁169

(五)网片的对称剪裁169

边旁斜剪对称剪裁表(表2—52)171

边旁斜剪对称剪裁表(表2—52)171

宕眼斜剪对称剪裁表(表2—53)176

宕眼斜剪对称剪裁表(表2—53)176

(六)网片的联合剪裁177

(六)网片的联合剪裁177

(七)国际常用剪裁比与增减目比率的表示法178

(七)国际常用剪裁比与增减目比率的表示法178

一、绳索的种类和结构180

(一)植物纤维绳180

国际常用剪裁比与增减网目比率(表2—54)180

第四节绳索180

(一)植物纤维绳180

一、绳索的种类和结构180

第四节绳索180

国际常用剪裁比与增减网目比率(表2—54)180

(二)钢丝绳的种类和结构181

(二)钢丝绳的种类和结构181

(三)混合索183

(四)合成纤维绳183

(一)绳索圆周测量法183

(二)绳索直径测量法183

二、绳索的粗度和捻度183

(四)合成纤维绳183

(二)绳索直径测量法183

(三)混合索183

二、绳索的粗度和捻度183

(一)绳索圆周测量法183

(三)绳索的捻度指标184

绳索股数与直径的关系(表2—55)184

(三)绳索的捻度指标184

绳索股数与直径的关系(表2—55)184

(一)绳索强度的测定和计算185

三、绳索的强度和弹性185

绳索捻度系数值(K=L/C) (表2—56)185

(一)绳索强度的测定和计算185

三、绳索的强度和弹性185

绳索捻度系数值(K=L/C) (表2—56)185

各种绳索的强度系数(K1)值(表2—57)186

合成纤维绳索的强度系数K1值(表2—58)186

各种绳索的强度系数(K1)值(表2—57)186

合成纤维绳索的强度系数K1值(表2—58)186

圆周7.5—25厘米各类绳索强力比较(表2—60)187

各类绳索断裂长度比较(表2—59)187

圆周7.5—25厘米各类绳索强力比较(表2—60)187

各类绳索断裂长度比较(表2—59)187

(二)绳索的弹性188

(二)绳索的弹性188

四、绳索的规格和计算189

(一)长度规格189

四、绳索的规格和计算189

(二)重量规格189

(一)长度规格189

(二)重量规格189

(一)合成纤维三股绳索规格表(上海) (表2—63)190

经验系数C与捻度系数K值的关系(表2—62)190

五、各种绳索的技术特性190

(一)合成纤维三股绳索规格表(上海) (表2—63)190

经验系数C与捻度系数K值的关系(表2—62)190

五、各种绳索的技术特性190

几种绳索的重量系数K值(表2—61)190

几种绳索的重量系数K值(表2—61)190

(二)合成纤维八股缆绳规格表(上海) (表2—64)191

(二)合成纤维八股缆绳规格表(上海) (表2—64)191

(四)白棕夹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上海) (表2—66)192

(三)白棕绳规格表(SC12—78) (表2—65)192

(四)白棕夹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上海) (表2—66)192

(三)白棕绳规格表(SC12—78) (表2—65)192

(六)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Ⅱ(大连) (表2—68)193

(六)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Ⅱ(大连) (表2—68)193

(五)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Ⅰ(大连) (表2—67)193

(五)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Ⅰ(大连) (表2—67)193

(八)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Ⅳ(大连) (表2—70)194

(七)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Ⅲ(大连) (表2—69)194

(八)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Ⅳ(大连) (表2—70)194

(七)夹棕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Ⅲ(大连) (表2—69)194

(九)日本绳索的技术性能表(干态、三股捻绳) (表2—71)195

(九)日本绳索的技术性能表(干态、三股捻绳) (表2—71)195

(十)日本混合纲索的技术性能表(表2—72)197

(十)日本混合纲索的技术性能表(表2—72)197

(十一)圆股钢丝绳(6×19)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3)198

(十一)圆股钢丝绳(6×19)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3)198

(十二)圆股钢丝绳(6×24)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4)199

(十二)圆股钢丝绳(6×24)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4)199

(十三)圆股钢丝绳〔6X(19)、6X(19)+7×7〕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5)200

(十三)圆股钢丝绳〔6X(19)、6X(19)+7×7〕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5)200

(十四)圆股钢丝绳〔6W(19)、6W(19)+7×7〕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 (表2—76)201

(十四)圆股钢丝绳〔6W(19)、6W(19)+7×7〕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 (表2—76)201

(十五)圆股钢丝绳〔6W(24)、6X(24)〕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7)202

(十五)圆股钢丝绳〔6W(24)、6X(24)〕的技术性能表(GB1102—74)(表2—77)202

第五节浮子、沉子和其他属具203

一、浮子203

(一)浮子的材料、种类和性能203

几种浮子材料的比重和浮率(表2—78)203

几种浮子材料的比重和浮率(表2—78)203

(一)浮子的材料、种类和性能203

一、浮子203

第五节浮子、沉子和其他属具203

(二)浮子的浮力及其测定方法204

(二)浮子的浮力及其测定方法204

(三)浮子的其他性能和测试方法207

(三)浮子的其他性能和测试方法207

1.圆柱形泡沫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79)208

1.圆柱形泡沫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79)208

(四)各种浮子的规格性能208

(四)各种浮子的规格性能208

2.球形泡沫塑料浮子的规格表(表2—80)209

2.球形泡沫塑料浮子的规格表(表2—80)209

3.日本球形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81)210

3.日本球形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81)210

二、沉子211

各种沉子材料的比重和沉率(表2—84)211

5.国产球形硬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83)211

4.玻璃球形浮子规格表(表2—82)211

(一)沉子的材料、种类和使用性能211

5.国产球形硬塑料浮子规格表(表2—83)211

4.玻璃球形浮子规格表(表2—82)211

二、沉子211

(一)沉子的材料、种类和使用性能211

各种沉子材料的比重和沉率(表2—84)211

(二)沉子的沉降力及其测定方法214

(二)沉子的沉降力及其测定方法214

1.圆柱形硬橡胶沉子规格表(表2—85)215

2.聚氯乙烯塑料滚轮规格表(表2—86)215

3.橡胶、塑料滚轮规格重量表(表2—87)215

1.圆柱形硬橡胶沉子规格表(表2—85)215

(三)各种沉子的规格性能215

2.聚氯乙烯塑料滚轮规格表(表2—86)215

(三)各种沉子的规格性能215

3.橡胶、塑料滚轮规格重量表(表2—87)215

三、渔具的其他属具216

(一)卸扣216

三、渔具的其他属具216

(一)卸扣216

(二)转环217

(二)转环217

(三)套环218

(四)绳夹218

(三)套环218

(四)绳夹218

1.MA型麻索螺纹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88)219

(五)渔具其他属具的规格性能219

1.MA型麻索螺纹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88)219

(五)渔具其他属具的规格性能219

2.MB型麻索光直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89)221

2.MB型麻索光直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89)221

3.MC型麻索螺纹销圆形卸扣(GB559—65) (表2—90)224

3.MC型麻索螺纹销圆形卸扣(GB559—65) (表2—90)224

4.GD型钢索螺纹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91)227

4.GD型钢索螺纹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91)227

5.GE型钢索光直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92)230

5.GE型钢索光直销直形卸扣(GB559—65) (表2—92)230

6.GT型钢索套环(GB560—65)(表2—93)233

6.GT型钢索套环(GB560—65)(表2—93)233

7.MT型麻索套环(GB560—65)(表2—94)234

7.MT型麻索套环(GB560—65)(表2—94)234

8.双重转环规格表(表2—95)235

10.钢丝绳夹规格表(表2—97)235

8.双重转环规格表(表2—95)235

10.钢丝绳夹规格表(表2—97)235

9.普通转环规格表(表2—96)235

9.普通转环规格表(表2—96)235

1.渔具设计使用的略语与符号236

(六)FAO《渔具设计图集》中有关附录及说明236

1.渔具设计使用的略语与符号236

2.计算单位名称解释及换算236

2.计算单位名称解释及换算236

(六)FAO《渔具设计图集》中有关附录及说明236

3.世界各国合成纤维的商品名称237

3.世界各国合成纤维的商品名称237

(一)阻力240

第一节渔具构件的水动力计算240

第三章渔具力学基础的计算和渔具模型试验240

一、渔具水动力的基本概念240

(一)阻力240

一、渔具水动力的基本概念240

第一节渔具构件的水动力计算240

第三章渔具力学基础的计算和渔具模型试验240

一个大气压下空气的粘滞系数(表3—2)241

淡水的粘滞系数(表3—1)241

一个大气压下空气的粘滞系数(表3—2)241

淡水的粘滞系数(表3—1)241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υ和密度ρ(表3—3)242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υ和密度ρ(表3—3)242

(二)升力243

二、平板的水动力243

(一)平行来流时平板的边界层和阻力系数243

(一)平行来流时平板的边界层和阻力系数243

二、平板的水动力243

(二)升力243

()与来流垂直的平板的边界层与阻力系数245

(三)与来流成角度的平板的阻力系数245

(三)与来流成角度的平板的阻力系数245

()与来流垂直的平板的边界层与阻力系数245

(四)平板的水动力计算246

(四)平板的水动力计算246

三、圆球和球形浮子的水动力247

(一)圆球的水动力247

三、圆球和球形浮子的水动力247

(一)圆球的水动力247

(一)圆柱体的阻力系数与边界层248

四、圆柱体和钢索的水动力248

(一)圆柱体的阻力系数与边界层248

四、圆柱体和钢索的水动力248

(二)四球形浮子的水动力248

(二)四球形浮子的水动力248

(二)圆柱体的阻力计算249

(二)圆柱体的阻力计算249

圆柱体与水流方向平行时的阻力系数(表3—4)250

圆柱体与水流方向平行时的阻力系数(表3—4)250

五、机翼的水动力计算251

(一)机翼的名称与概念251

(二)有关机翼方面的计算251

(一)机翼的名称与概念251

五、机翼的水动力计算251

(二)有关机翼方面的计算251

()苏联巴拉诺夫计算式254

(一)日本田内计算式254

六、平面网片的水动力计算254

六、平面网片的水动力计算254

(一)日本田内计算式254

()苏联巴拉诺夫计算式254

(三)苏联伏依尼加尼斯—米尔斯基计算式255

v1.75的计算表(表3—5)255

(三)苏联伏依尼加尼斯—米尔斯基计算式255

v1.75的计算表(表3—5)255

缩结系数与75/K的关系(表3—6)255

缩结系数与75/K的关系(表3—6)255

一、柔索平衡微分方程256

(四)苏联列维恩计算式256

第二节柔索的计算256

一、柔索平衡微分方程256

第二节柔索的计算256

(四)苏联列维恩计算式256

(二)载荷沿弦长均布的柔索(图3—12)计算公式(抛物线)257

二、柔索张力的计算257

(一)载荷沿弧长均布的柔索(图3—11)计算公式(悬链线)257

二、柔索张力的计算257

(一)载荷沿弧长均布的柔索(图3—11)计算公式(悬链线)257

(二)载荷沿弦长均布的柔索(图3—12)计算公式(抛物线)257

(三)悬点在不同高度的柔索(图3—13)计算公式258

(三)悬点在不同高度的柔索(图3—13)计算公式258

(一)悬链线主要因素表(表3—7)259

三、柔索主要因素表259

(一)悬链线主要因素表(表3—7)259

三、柔索主要因素表259

(二)悬链线和抛物线主要因素表(表3—8)260

(二)悬链线和抛物线主要因素表(表3—8)260

(三)悬链线坐标(表3—9)260

(三)悬链线坐标(表3—9)260

四、柔索的图解计算262

(一)f/S、f/L、tgα与L/s的关系图表262

(二)柔索悬点的张力计算图262

四、柔索的图解计算262

(二)柔索悬点的张力计算图262

(一)f/S、f/L、tgα与L/s的关系图表262

(三)确定悬链线悬点的垂直和水平张力图264

一、渔具模型试验概说264

第三节渔具模型试验264

(三)确定悬链线悬点的垂直和水平张力图264

一、渔具模型试验概说264

第三节渔具模型试验264

(一)相似性力学265

二、渔具模型试验的基本公式265

(一)相似性力学265

二、渔具模型试验的基本公式265

(三)特种模型定律266

(二)牛顿普通相似定律266

(二)牛顿普通相似定律266

(三)特种模型定律266

(四)佛劳德定律(重力相似定律)267

(四)佛劳德定律(重力相似定律)267

(五)雷诺定律(粘滞力相似定律)268

(五)雷诺定律(粘滞力相似定律)268

(六)网渔具模型水池试验准则269

(六)网渔具模型水池试验准则269

(七)模型相似定律(准则)的应用275

(七)模型相似定律(准则)的应用275

(一)静水水池276

三、渔具模型试验的主要设备276

三、渔具模型试验的主要设备276

(一)静水水池276

(二)动水水池277

(二)动水水池277

(三)风洞279

(三)风洞279

四、网具模型水池试验280

四、网具模型水池试验280

(一)网具模型试验的程序281

(一)网具模型试验的程序281

(二)网具模型试验的内容和系列模型试验281

(三)模型网的设计和制造281

(三)模型网的设计和制造281

(二)网具模型试验的内容和系列模型试验281

网具试验主要尺度表(表3—10)282

网具各部分网衣规格表(表3—11)282

网具各部分网衣规格表(表3—11)282

网具试验主要尺度表(表3—10)282

(四)静水水池的拖网模型试验283

(四)静水水池的拖网模型试验283

网具各部分纲索索具规格表(表3—12)283

网具各部分纲索索具规格表(表3—12)283

(五)动水水池的拖网模型试验285

(五)动水水池的拖网模型试验285

网具阻力测试记录表(表3—13)285

网具阻力测试记录表(表3—13)285

(六)天然水域的大尺度模型试验286

(六)天然水域的大尺度模型试验286

五、网板模型的风洞试验287

五、网板模型的风洞试验287

(一)网板模型试验的程序287

(一)网板模型试验的程序287

(二)网板模型试验的内容和系列模型试验288

(二)网板模型试验的内容和系列模型试验288

(三)网板模型的设计和制造288

(三)网板模型的设计和制造288

(四)网板模型的风洞试验289

(四)网板模型的风洞试验289

网板模型风洞试验记录、计算表(表3—14)291

网板模型风洞试验记录、计算表(表3—14)291

(一)试验资料的列表表示法292

(二)试验资料的作图表示法292

六、试验资料的整理和试验公式的作法292

(一)试验资料的列表表示法292

六、试验资料的整理和试验公式的作法292

(二)试验资料的作图表示法292

(三)试验公式的类型和判定293

(三)试验公式的类型和判定293

试验公式类型的判定(表3—15)294

(四)试验公式常数的求法和方法比较294

试验公式类型的判定(表3—15)294

(四)试验公式常数的求法和方法比较294

(五)直线公式的算例295

(五)直线公式的算例295

(六)抛物线公式算例298

“拖网网目系列”网具阻力(R)和拖速(V)的试验资料(表3—16)298

(六)抛物线公式算例298

“拖网网目系列”网具阻力(R)和拖速(V)的试验资料(表3—16)298

“拖网网目系列”A、B值比较表(表3—17)299

“拖网网目系列”A、B值比较表(表3—17)299

一、联邦德国A.Von Brandt(勃拉恩特)渔具分类法300

第一节渔具的分类300

第四章海洋渔具和渔法300

一、联邦德国A.Von Brandt(勃拉恩特)渔具分类法300

第一节渔具的分类300

第四章海洋渔具和渔法300

三、中国的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301

二、苏联A.И.TpeшeB(脱莱晓夫)渔具分类法301

三、中国的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301

二、苏联A.И.TpeшeB(脱莱晓夫)渔具分类法301

渔具分类的类、型、式名称及代号总表(表4—1)304

渔具分类的类、型、式名称及代号总表(表4—1)304

第二节刺网类渔具305

第二节刺网类渔具305

二、刺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306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306

一、刺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306

一、刺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306

二、刺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306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306

(二)按刺网的作业方式分类307

(二)按刺网的作业方式分类307

三、刺网网图310

三、刺网网图310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刺网网图311

(二)我国的刺网网图311

(二)我国的刺网网图311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刺网网图311

(一)刺网设计中主要参数的确定313

四、刺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313

四、刺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313

(一)刺网设计中主要参数的确定313

几种海、淡水鱼类的K和K1值(表4—2)316

几种海、淡水鱼类的K和K1值(表4—2)316

我国部分地区刺网u1值(表4—4)318

我国部分地区刺网u1值(表4—4)318

(二)刺网纲索、属具的计算320

(二)刺网纲索、属具的计算320

(三)刺网的设计程序和计算例题323

(三)刺网的设计程序和计算例题323

蓝点马鲛流刺网材料规格表(表4—5)326

蓝点马鲛流刺网材料规格表(表4—5)326

第三节围网类渔具327

二、围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32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327

一、围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32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327

二、围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327

一、围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327

第三节围网类渔具327

(二)按围网作业船数分类328

(二)按围网作业船数分类328

(二)我国的围网网图330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围网网图330

三、围网网图330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围网网图330

(二)我国的围网网图330

三、围网网图330

(一)围网长度的确定341

四、围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341

(一)围网长度的确定341

四、围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341

Σ与K关系表(表4—6)342

Σ与K关系表(表4—6)342

鱼群速度与鱼群大小(表4—7)343

鱼群速度与鱼群大小(表4—7)343

(二)围网高度的确定344

(二)围网高度的确定344

(三)围网缩结系数的选择347

国外一些国家的围网长高比值表(表4—9)347

我国各地围网长度和高度(表4—8)347

(三)围网缩结系数的选择347

国外一些国家的围网长高比值表(表4—9)347

我国各地围网长度和高度(表4—8)347

不同缩结系数所需网衣数量表(表4—12)349

网片缩结系数与网片面积利用系数的关系表(表4—11)349

水平缩结系数与网衣高度的变化(表4—10)349

网片缩结系数与网片面积利用系数的关系表(表4—11)349

不同缩结系数所需网衣数量表(表4—12)349

水平缩结系数与网衣高度的变化(表4—10)349

(三)纲索的阻力计算350

(三)纲索的阻力计算350

(四)围网下纲长度的确定350

(四)围网下纲长度的确定350

我国机轮围网缩结系数E及上、下纲长度(表4—13)351

(五)围网网目尺寸和网线粗度的选择351

(五)围网网目尺寸和网线粗度的选择351

我国机轮围网缩结系数E及上、下纲长度(表4—13)351

(六)围网纲索的计算352

(六)围网纲索的计算352

(七)围网沉降力配备的计算354

(七)围网沉降力配备的计算354

(八)围网浮力配备的计算356

(八)围网浮力配备的计算356

一、拖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357

二、拖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35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35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357

二、拖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357

一、拖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357

第四节 拖网类渔具357

第四节 拖网类渔具357

(二)按拖网的作业船数和作业水层分类360

(二)按拖网的作业船数和作业水层分类360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拖网网图362

三、拖网网图362

三、拖网网图362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拖网网图362

(二)我国的拖网网图364

(二)我国的拖网网图364

(一)拖网渔具设计程序和相互关系366

四、拖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366

(一)拖网渔具设计程序和相互关系366

拖网渔具设计程序和相互关系(表4—14)366

拖网渔具设计程序和相互关系(表4—14)366

四、拖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366

(二)拖网渔船主机功率和拖力的估算367

(二)拖网渔船主机功率和拖力的估算367

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A)369

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B)369

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A)369

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B)369

南海、湛江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单拖)(表4—15D)370

大连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C)370

南海、湛江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单拖)(表4—15D)370

大连海洋渔业公司拖网实测数据(对拖) (表4—15C)370

东方号底层拖网实测数据(单拖) (表4—15E)371

东方号底层拖网实测数据(单拖) (表4—15E)371

(三)拖网网具的设计原理和计算373

(三)拖网网具的设计原理和计算373

V1/V2和N2/N1的比值表(表4—17B)380

V1/V2和N2/N1的比值表(表4—17A)380

V1/V2和N2/N1的比值表(表4—17B)380

V1/V2和N2/N1的比值表(表4—17A)380

拖网网口周长与渔船主机功率间的经验关系式(对拖)(表4—18)381

拖网网口周长与渔船主机功率间的经验关系式(对拖)(表4—18)381

拖网各部分长度与网口周长比例(表4—19)382

我国各级渔船使用的拖网规格(表4—20A)382

拖网各部分长度与网口周长比例(表4—19)382

我国各级渔船使用的拖网规格(表4—20A)382

各级拖网纲索长度及浮沉力配备(表4—20B)383

各级拖网纲索长度及浮沉力配备(表4—20B)383

日本三种单拖网具主要尺度(米)(表4—21)386

日本三种单拖网具主要尺度(米)(表4—21)386

(四)拖网网板的设计原理和计算387

(四)拖网网板的设计原理和计算387

球缺形网板的各项主要尺寸(表4—22)403

球缺形网板的各项主要尺寸(表4—22)403

改型的球缺形网板的主要尺寸(表4—23)404

改型的球缺形网板的主要尺寸(表4—23)404

主要网板性能一览表(表4—24)405

主要网板性能一览表(表4—24)405

(五)国外应用的几种典型拖网简述418

(五)国外应用的几种典型拖网简述418

日本对拖网曳纲、空纲规格(表4—25)423

日本对拖网曳纲、空纲规格(表4—25)423

联邦德国中层拖网渔具配置和使用情况(表4—26)427

联邦德国中层拖网渔具配置和使用情况(表4—26)427

第五节地拉网类渔具431

一、地拉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31

二、地拉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31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431

(二)按地拉网的作业方式分类431

(二)按地拉网的作业方式分类431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431

二、地拉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31

一、地拉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31

第五节地拉网类渔具431

三、地拉网网图432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地拉网网图432

(二)我国的地拉网网图432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地拉网网图432

三、地拉网网图432

(二)我国的地拉网网图432

(一)网具类型的选择436

四、地拉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436

(二)网具规格和尺寸的确定436

(二)网具规格和尺寸的确定436

(一)网具类型的选择436

四、地拉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436

(三)网线材料和规格的确定437

(四)缩结系数的确定437

(三)网线材料和规格的确定437

第六节 张网类渔具437

第六节 张网类渔具437

(五)上、下纲粗度和长度的确定437

(五)上、下纲粗度和长度的确定437

(四)缩结系数的确定43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438

一、张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38

二、张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38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438

二、张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38

一、张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38

(二)按张网的作业方式分类442

(二)按张网的作业方式分类442

三、张网网图445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张网网图445

(二)我国的张网网图445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张网网图445

三、张网网图445

(二)我国的张网网图445

(二)网目尺寸的确定448

四、张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448

(三)网线材料的选择448

(三)网线材料的选择448

(四)缩结系数的选择448

(五)张网的网口扩张和浮力配备448

(四)缩结系数的选择448

(二)网目尺寸的确定448

(一)张网网具规格的确定448

四、张网的设计理论和计算448

(一)张网网具规格的确定448

(五)张网的网口扩张和浮力配备448

材料的许用应力(表4—27)449

(六)桩的计算449

(六)桩的计算449

材料的许用应力(表4—27)449

不同底质的斜面角和体积重量(表4—28)450

(七)锚的计算450

(七)锚的计算450

不同底质的斜面角和体积重量(表4—28)450

第七节敷网类渔具451

第七节敷网类渔具451

一、敷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51

二、敷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51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451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451

一、敷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51

二、敷网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51

(二)按敷网的作业方式分类453

(二)按敷网的作业方式分类453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的敷网网图454

三、敷网网图454

(二)我国的敷网网图454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的敷网网图454

三、敷网网图454

(二)我国的敷网网图454

(二)按抄网的作业方式分类457

第八节抄网类渔具457

(二)按抄网的作业方式分类45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457

二、抄网类渔具的种类、结构和网图457

一、抄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57

第八节抄网类渔具457

一、抄网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57

二、抄网类渔具的种类、结构和网图45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457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459

(一)按网具结构特点分类459

二、掩罩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59

一、掩罩类渔具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59

第九节掩罩类渔具459

二、掩罩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59

一、掩罩类渔具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59

第九节掩罩类渔具459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掩网网图460

(二)按掩罩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460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掩网网图460

(二)按掩罩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460

三、掩网网图460

三、掩网网图460

(二)我国的掩网网图461

(二)我国的掩网网图461

一、陷井类渔具的捕鱼原理和主产特点462

二、陷井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62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462

第十节陷井类渔具462

一、陷井类渔具的捕鱼原理和主产特点462

第十节陷井类渔具462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462

二、陷井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62

(二)按陷井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463

(二)按陷井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463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陷井类渔具图466

三、陷井类渔具的渔具图466

(一)FAO的《小型渔具设计图集》陷井类渔具图466

三、陷井类渔具的渔具图466

(二)我国的陷井类渔具的网图468

(二)我国的陷井类渔具的网图468

(一)按钓具的结构分类469

二、钓具的种类和结构469

第十一节钓具类渔具469

一、钓具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69

二、钓具的种类和结构469

一、钓具的捕鱼原理和生产特点469

第十一节钓具类渔具469

(一)按钓具的结构分类469

(二)按钓具的作业方式分类470

(二)按钓具的作业方式分类470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钓具渔具图473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钓具渔具图473

三、钓具渔具图473

三、钓具渔具图473

(二)我国的钓具渔具图476

(二)我国的钓具渔具图476

(一)钓钩的形状、规格及其使用性能477

我国钓钩的类型(表4—29)477

四、钓具的设计原理和计算477

我国钓钩的类型(表4—29)477

(一)钓钩的形状、规格及其使用性能477

四、钓具的设计原理和计算477

(二)钓钩的机械性能和检验方法478

(二)钓钩的机械性能和检验方法478

钓钩抗弯强度拉力(千克力)(表4—32)479

钓钩公差应满足数(表4—31)479

钓钩公差应满足数(表4—31)479

(三)钓钩质量的主要检验指标479

钓钩刚度试验预载(千克力)(表4—30)479

(三)钓钩质量的主要检验指标479

钓钩刚度试验预载(千克力)(表4—30)479

钓钩抗弯强度拉力(千克力)(表4—32)479

(四)钓具主要纲索属具的力学计算480

钓钩刚度标准(表4—33)480

(四)钓具主要纲索属具的力学计算480

钓钩刚度标准(表4—33)480

第十二节耙刺类渔具482

第十二节耙刺类渔具482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483

二、耙刺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83

一、耙刺类渔具的捕捞原理和生产特点483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483

二、耙刺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83

一、耙刺类渔具的捕捞原理和生产特点483

(二)按耙刺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484

(二)按耙刺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484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488

二、笼壶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88

三、耙刺类渔具图488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耙刺类渔具图488

(二)我国耙刺类渔具的渔具图488

第十三节笼壶类渔具488

一、笼壶类渔具的捕捞原理和生产特点488

二、笼壶类渔具的种类和结构488

一、笼壶类渔具的捕捞原理和生产特点488

第十三节笼壶类渔具488

(二)我国耙刺类渔具的渔具图488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耙刺类渔具图488

三、耙刺类渔具图488

(一)按渔具结构特点分类488

(二)按笼壶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489

(二)按笼壶类渔具的作业方式分类489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笼壶类渔具图491

三、笼壶类渔具的渔具图491

(一)FAO的《渔具设计图集》笼壶类渔具图491

三、笼壶类渔具的渔具图491

(二)我国笼壶类渔具图492

(二)我国笼壶类渔具图492

附录493

附录1 常用计量单位名称493

附录493

附录1 常用计量单位名称493

附录3 面积单位换算(附表—3)494

附录4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附表—4)494

附录2 长度单位换算(附表—2)494

附录4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附表—4)494

附录3 面积单位换算(附表—3)494

附录2 长度单位换算(附表—2)494

附录8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495

附录7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495

附录5 重量单位换算(附表—5)495

附录6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495

附录8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495

附录7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495

附录6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495

附录5 重量单位换算(附表—5)495

附录9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496

附录10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应的词头496

附录10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应的词头496

附录9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496

附录11有关海洋问题的几个名词解释497

附录12我国的海区和岛屿497

附录12我国的海区和岛屿497

附录11有关海洋问题的几个名词解释497

附录13各海区划分一览表498

附录14各海区的面积和深度一览表498

附录15沿海省、市、自治区大陆海岸线起迄点及长度498

附录14各海区的面积和深度一览表498

附录13各海区划分一览表498

附录15沿海省、市、自治区大陆海岸线起迄点及长度498

附录16各海区的海湾和岬角499

附录18各海区海水温度(℃)及密度499

附录17各海区的表面盐度499

附录18各海区海水温度(℃)及密度499

附录17各海区的表面盐度499

附录16各海区的海湾和岬角499

附录19各海区最大海水透明度500

附录20主要的通外海峡500

附录20主要的通外海峡500

附录19各海区最大海水透明度500

主要参考书目501

主要参考书目501

1990《海洋捞捕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锡昌编 1990 北京: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海洋捕捞工具(1958 PDF版)
海洋捕捞工具
1958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海洋捕捞(渔船基础知识)(1981 PDF版)
海洋捕捞(渔船基础知识)
1981
魁蚶捕捞技术( PDF版)
魁蚶捕捞技术
海洋捕捞专业学术讨论会论文报告选编·1982( PDF版)
海洋捕捞专业学术讨论会论文报告选编·1982
钢质海洋捕捞渔轮图集(1977 PDF版)
钢质海洋捕捞渔轮图集
1977 农林部设计院
海洋捕捞专业学术讨论会论文报告选编  1979( PDF版)
海洋捕捞专业学术讨论会论文报告选编 1979
淡水捕捞(1980 PDF版)
淡水捕捞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渔业资源与渔场  海洋捕捞专业用(1981 PDF版)
渔业资源与渔场 海洋捕捞专业用
1981 北京:农业出版社
鱼类学与海洋生物  捕捞专业用(1981 PDF版)
鱼类学与海洋生物 捕捞专业用
1981 北京:农业出版社
海洋手册(1987 PDF版)
海洋手册
1987 北京:海洋出版社
海洋手册(1984 PDF版)
海洋手册
1984 北京:海洋出版社
上海海洋大学档案里的捕捞学(2020 PDF版)
上海海洋大学档案里的捕捞学
2020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总路线照耀下的我国水产事业(1958 PDF版)
总路线照耀下的我国水产事业
195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广东海洋捕捞技术研究  上  1(1959 PDF版)
广东海洋捕捞技术研究 上 1
1959 广东省水产研究所
广东海洋捕捞技术研究  中  2(1960 PDF版)
广东海洋捕捞技术研究 中 2
1960 广东省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