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评传》
作者 | 杨昌龙著 编者 |
---|---|
出版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79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391296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9652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 /1
第一章 意识早熟阶段1
(1905年~1920年) /1
一、人生的第一个偶然因素 /1
二、儿时的“自由”境遇 /4
三、上帝没有在心里扎根 /8
四、用自我意识的眼睛发现了自己 /10
五、对词语的崇拜 /13
六、想象和习作之始 /16
七、文学创作之梦 /19
第二章 前期创作阶段23
(1920年~1939年) /23
一、青年时代的好友尼赞 /23
二、初识波伏瓦和两次立“情约” /27
三、萨特、波伏瓦和奥尔嘉的“三重奏” /31
四、创作成熟的标志——《厌恶》 /37
五、恶人选择恶必自食恶果54
——《艾罗斯特拉特》 /54
六、极限处境中的自主选择——《墙》 /58
第三章 思想转变阶段65
(1939年~1945年) /65
一、从“绝对自由”转变为“相对自由” /65
二、存在主义的人学观念 /69
三、人类自由的颂歌75
——第一部成功剧作《苍蝇》 /75
四、精神地狱的写照86
——代表性剧作《禁闭》 /86
——《不惑之年》 /96
五、《自由之路》第一部96
——《缓期执行》 /110
六、《自由之路》第二部110
第四章 人生鼎盛阶段131
(1945年~1956年) /131
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出版 /131
二、《什么是文学?》发表 /141
三、与加缪的友谊和决裂 /158
四、萨特和波伏瓦的艳遇绯闻 /163
五、萨特声誉鹊起 /171
六、探讨“酷刑”中的精神冲突174
——《死无葬身之地》 /174
七、存在主义的真实人物186
——《恭顺的妓女》 /186
——《脏手》 /199
八、引人深思的个体尊严199
九、《自由之路》第三部209
——《痛心疾首》 /209
十、哲理论证剧226
——《魔鬼与上帝》 /226
第五章 政治活动阶段247
(1956年~1980年) /247
一、频繁的政治活动 /247
二、拒受诺贝尔文学奖 /253
三、宣告文学终点的《词语》 /259
四、萨特和波伏瓦的爱情终结 /265
萨特生平与创作大事记 /271
主要中文参考文献 /276
主要法文参考文献 /278
1999《萨特评传》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昌龙著 1999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安特列夫评传
- 1931 文艺书局
-
- Б.В.АСАФЬЕВ/阿萨菲耶夫评传
- 1954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МУЗЫКАЛЬНОЕ ИЗД
-
- 萨特文论选
- 198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萨特论艺术
- 1989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论萨特
-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狄更斯文集 我们共同的朋友下
- 1986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认识萨特
- 1988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萨特传
- 1996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 萨特
- 199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萨特 人的能动性思想析评
- 1993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 总统与我 萨达特夫人自传
- 1995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拉萨尔评传
- 1983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萨特传
- 1988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惠特曼评传
- 1988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萨特自述
- 1988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