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通信》
作者 | 小林宏治 编者 |
---|---|
出版 |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53 |
出版时间 | 1989年3月第1版(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93858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日本通信技术开创大事记1
引言1
1.某些早期的代表性成就与NEC2
2.专利技术的发展3
3.挑战:开发新技术6
4.大专院校中基础理论的研究12
第二章战后日本面临的挑战14
1.无线电波禁令的解除14
2.日本公众电报电话公司的创办15
3.NEC的重建与质量改进活动16
4.电缆载波传输系统的进一步改进18
5.向微波通信系统推进18
6.对流层散射微波通信系统的开发20
第三章新通信系统的探索22
1.向卫星通信系统推进22
2.向光通信领域推进24
3.向半导体元件行业推进26
4.向计算机行业推进29
5.语言识别和合成技术的研制34
第四章走向C&C36
1.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融合36
2.C&C概念的发表37
3.C&C作为共同的主体38
4.向C&C发展40
第五章发展计算机的经历43
1.计算机功能的发展43
2.系统化能力的发展48
3.半导体器件的发展50
4.软件的重要性52
第六章人与C&C的概念53
1.引进人的因素53
2.机械技术的发展阶段对人与C&C的影响61
3.人与系统的关系63
第七章个人计算机和文字处理机对C&C的影响71
1.个人计算机的作用71
2.文字处理机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73
第八章软件问题与解答76
1.技术发展水平76
2.改善软件质量和生产率的措施76
3.依靠C&C实现软件工厂现代化78
4.软件开发环境与智能设备82
5.国际合作有利于软件开发84
第九章现代通信87
1.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88
2.从人机接口的角度观察信息媒介93
3.现代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95
4.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98
5.各C&C系统的矩阵结构101
6.通信网的多层次结构105
第十章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110
1.家用系统110
2.C&C家用系统概况112
3.家用系统及其业务趋势113
4.家用系统的接入系统116
5.事务通信118
6.移动通信业务128
7.增值网络(VAN)的地位136
8.新的电子媒介143
第十一章环球基础结构的建设149
1.卫星通信系统149
2.电视广播系统151
3.信息业务中心系统154
4.电话自动翻译系统155
5.电信会议系统157
第十二章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倡议161
1.卫星的国际共享161
2.国际信息流的工作164
结论168
词汇表174
参考书目245
补充参考资料249
1989年3月第1版《计算机与通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小林宏治 1989年3月第1版 云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 199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计算机通信
- 1999
-
- 计算机通信网
- 1988
-
- 计算机通信
- 1995年9月第1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计算机与通信
- 1989年3月第1版 云南科技出版社
-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计算机通信技术
- 1997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个人计算机娱乐与通信
- 1996 长春:长春出版社
-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 1995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计算机网络通信与协议
- 199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信息·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 1994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计算机通信网
- 1988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 计算机通信
- 1992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计算机通信
- 1994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 计算机通信网
- 1985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