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艺术欣赏》
作者 | 郑铁生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9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780386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8147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沈伯俊第一章 《三国演义》成书过程的双向建构和演进特征1
目 录1
第一节意象整合过程中的虚实关系4
第二节 意象建立过程中的想象与创造14
第三节艺术形象演化的过程及其特征39
第二章罗贯中艺术创造的总体特征58
第一节尊刘贬曹的民意凝固化形成罗氏的61
创作主题61
说的确立68
第二节 结构方式的史体化标志历史演义小68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系列化在中国小说发展史78
上的意义78
第三章《三国演义》回目的创立及其演进98
第一节 分回有目艺术形式的创立100
第二节 回目艺术形式外在美的表现103
第三节 回目艺术形式内在美的体现107
第四章《三国演义》艺术结构系统115
第一节 《三国演义》艺术结构系统的表现116
第二节 《三国演义》审美形态的时空关系133
第三节 《三国演义》艺术结构方式的组合141
与转换141
第五章 《三国演义》人物系统155
第一节曹、刘、孙为轴心的性格系统对历155
史本质的再现155
第二节 智囊人物的性格素质和从政心态185
第三节 过场人物在性格系统中的整体功能221
第六章 《三国演义》战争系统245
第一节 战争系统的层次性246
第二节 战争系统的结构性257
第三节 历史情绪的渲染是《三国演义》战争274
结构审美价值的独特贡献274
第七章《三国演义》艺术系统中的诗词294
第一节 小说中运用诗词与中国文化背景295
第二节诗词在小说中发挥的艺术功能299
第三节 小说和诗词的融合是艺术系统有机化325
的发展过程325
后记335
1992《三国演义艺术欣赏》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铁生著 1992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足球艺术欣赏
- 1996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艺术欣赏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艺术欣赏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画艺术欣赏
- 1997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
- 1996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
- 1996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裸体艺术欣赏
- 1988 深圳:海天出版社
-
- 电影艺术欣赏
- 1986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遗孤残妇大寻亲
- 1995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
- 1997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外国民歌艺术欣赏
- 1997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歌剧艺术欣赏
- 1997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中国民歌艺术欣赏
- 1997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戏曲艺术欣赏
- 1989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诗词艺术欣赏
- 1986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